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港股牛市進行時,航運股這輛飛馳的車能否繼續上?

港股牛市進行時,航運股這輛飛馳的車能否繼續上?

太平洋上的船多起來了。

周一早上,航運業最重要的經濟指標——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簡稱:BDI)收報1183點,延續了2017年7月以來的攀升勢頭,能客觀反映集裝箱市場狀況的重要運價指數CCFI(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自2016年大幅提升後一直保持高位運行。

運價指數高企,意味著航運盈利能力已大大增加。

需求端方面,歐美地區經濟復甦的消費回升為航運帶來了市場,行業景氣度上升,港股航運板塊已是一片歡騰。

從數據上看,港股該行業本年度漲幅的中位值高達34.16%,在紅得發紫的TMT和地產行業之外,航運可能是港股今年最耀眼的板塊了。

今年的中報業績也印證了大部分航運相關企業的盈利水平,航運業回暖趨勢進一步確定,航運業被推向了市場熱點。

現在進場,還晚不晚?

冰點融化,航運業看到曙光

航運業周期性特彆強。2016年BDI指數創下歷時級低位,航運業達到冰點。表象是,大海上貨輪幾乎銷聲匿跡。

此後BDI指數開始回升,在逐步接近盈虧線後,進出口貿易復甦又帶來了航運需求,運力供給端的縮減也為行業帶來了曙光。

隨著航運回暖趨勢基本確定,部分較優秀的標的,也浮出了水面。智通財經APP在2017年初曾研究過的東方海外國際(00316)(下圖),3月份起股價一路上行。7月,東方海外得到中遠海控(01919)高溢價收購刺激後,股價再次飆漲,到達了現階段73港元/股的平台,據最初推薦時,漲幅已近翻倍。

作為收購主體,中遠海控也因東方海外的收購成功,逐步在行業內脫穎而出,有望成為領軍者,在航運業集中度大幅提升的如今,依舊能佔據一席之地。

自2017年7月收購完成後,中遠海控股價(下圖)由3.66港元/股的價格沖至最高點達5.59港元/股,增幅超過50%。

除此之外,還有擁有亞洲貿易市場高頻運輸經營模式的海豐國際(01308)(下圖),作為細分領域龍頭的航運股,公司通過自身經營特點,抵禦住了行業寒冬。

待到行業回暖,立刻開啟了加速上沖的勢頭,2017年6月底放量後,一路由5.5港元/股的平台,漲至7.32港元高點,漲幅達到33%。

業績兌現,航企迎來了盈利時期

各運價指數的高位運行,以及航企業績的大面積兌現,正逐步印證此前提出的航運投資邏輯,航企們正處於盈利的好時期。智通財經APP了解到,BDI、CCFI(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等重要的運價指數,都於2017年有了較大幅度提升,其中BDI指數,7月份以來的再次開始持續上漲,近期高點沖至1266更是表明了航運業回暖的強勁態勢,而CCFI指數則自2016年初650的低位一路上行,至今穩定在850的平台運行。

下圖清晰明了的顯示,各航企2017年半年經營成績普遍轉好,要麼扭虧,要麼凈利大幅增長。

等到上述邏輯被市場普遍認可,各航企的股價已經部分體現了市場逐步提高的預期值,意味著航運回暖帶來行業普漲的第一階段投資機會,空間已沒那麼充足了。

航運景氣度持續性如何?現階段仍否還有介入空間?大部分投資者此刻更為關心。

航運需求端較充足,運力供給端較樂觀,航企盈利具備一定的持續性。

首先來看需求端:受益於全球貿易復甦,尤其是美國和歐盟是我國最主要的出口目的國,其消費回暖態勢帶來的外部需求,使得我國進出口鏈得以修復。

從7月海外主要經濟體經濟領先指標(製造業 PMI 指數)來看,美歐經濟景氣仍處於近期高位和景氣擴張區間,疊加我國 PMI 新出口訂單指標、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等出口領先指數仍在修復,並且,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不斷落實使得中國和相關國家貿易越來越頻繁,未來勢必會充分利用周邊國家的能源優勢,進口擴大趨勢明顯,因此進出口改善是具備持續性的。

而這也對應了現階段的航運趨勢:美國走量,歐洲走價。從美國航線上來看,尤其是亞洲至美國集裝箱運輸在運輸量和同比增速上都處於明顯的上升階段,運輸量的提升和價格的穩定帶來中美航運產業向上波動;在歐洲航線運輸中,航線運價經歷了較大幅度的上漲,價格成本上升趨勢比較明顯,以此帶來中歐整體航運數額的上漲。

繼續來看運力供給端:首先是行業集中度有著非常明顯的提升,過去5年發生了10 多起兼并收購,CR10 接近 80%。

2017年4月1日,老牌的2M與新生的OCEAN Alliance和THE Alliance三大聯盟正式開啟運作。相比15年的四大聯盟,17年的三大聯盟代表的市場份額更大,本身聯盟數量也由4個減少到3個,單個聯盟的市場份額佔比明顯提升。同時,聯盟內涉及的船企數量減少,使得內部的協同更加容易達成。

經過本輪大型的整合重組潮,未來行業出現惡性價格競爭的概率有望大幅度下降,運力投放也會更加理性。同時,可以看到2016-2017 年新增集裝箱船的訂單幾乎為零,行業進入訂單消化期,訂單運力比在不斷下行。

因此,航運未來兩年仍大概率將保持需求略大於供給的狀態,對於標的選擇的方面,在經歷行業低迷期對企業的考驗後,強者恆強仍是較合理的狀態。

以下所提及標的是個人認知範圍內較為認可的企業,僅供大家參考。

一、東方海外國際

以貨櫃運輸業務為100%純主業的東方海外國際,2017年上半年實現5361萬美元的凈利潤,相比2016年上半年虧損5666萬美元而言大幅扭虧,主要得益於公司在營收增長13%的基礎上,毛利實現了近72%的增長,毛利率大幅提高也證實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好轉趨勢。

截至2017年9月4日收盤,公司股價為72.75港元/股,對應市值為455億港元。由於此前受溢價收購刺激,股價已較大程度體現了預期值,因此該標的已非現在的最佳選擇;

二、中遠海控

以集裝箱航運、碼頭為核心業務的行業巨頭,中遠海控於2017年上半年實現18.6億元人民幣的凈利潤,也實現了大幅度的扭虧。公司現行股價達到了5.03港元/股,對應市值為829億港元,雖然2017PE值仍較高,但綜合考慮到其規模效益提升、集運業務純凈度提升以及協同效應的產生,已經具備成為行業領軍企業的潛力,在行業集中度已縮至三大聯盟的現在,市場或將給予較高的期望值。

三、海豐國際

以實現亞洲區域高頻航運、物流服務的海豐國際,2017年上半年實現8508萬美元的凈利潤,同比增長近21%,公司現行股價為7.22港元/股,對應市值為191億元,增長態勢較穩健的海豐,2017年PE值或將下降到13倍以下,並不算貴。

同時考慮到其抵抗行業低迷期的獨特經營模式,同時疊加航運回暖雙重增效,公司是具備長期關注價值的。

四、勝獅貨櫃(00716)

作為集裝箱製造的龍頭企業,勝獅貨櫃於2017年上半年實現1660萬美元凈利潤,同比大幅扭虧。公司現行股價為1.6港元/股,對應市值不到39億港元,綜合考慮到集運行業回暖對集裝箱的需求大增,以及環保政策對公司獲取訂單具有利好導向而言,公司未來時期的業績較為確定,公司2017年PE或降至10倍左右,同樣具有較高的關注價值。

五、青島港(06198)

作為全球最大的綜合性港口之一的青島港,2017年上半年實現了15.5億人民幣的凈利潤,同比較大幅度上漲。

但就港口企業方面,吞吐量數據持續上升是市場樂意看到的,區域激烈競爭導致港口企業成本也在持續上升,則是市場擔憂的一面,但從中期業績總體來看,港口企業的盈利能力還是有所回升。

據此來看,港口板塊中仍是有機會的,推薦同時還具有港口整合潛能的青島港作為可關注的港口標的。(文/江松華)

更多港股重磅資訊,下載智通財經app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港股挖掘機 的精彩文章:

華津國際控股以1686萬元購買年產60萬噸推拉式酸洗機組
花旗:升睿見教育目標價至4.1元 維持「買入」
花旗:分拆九倉置業令九倉(00004)擁凈現金252億 重申「買入」評級
中國生物製藥肝葯板塊受壓 還有千千萬萬個板塊站起來?
港股異動︱融創中國績後獲大行大升目標價4成 股價漲逾4%

TAG:港股挖掘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