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那些霸氣外露的帝王詩詞

那些霸氣外露的帝王詩詞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在中國歷史上,有這樣一些君王,他們雄才大略、開疆闢土,或開創大國盛世的繁榮景象,或舞動風雲成為一時梟雄;同時他們也喜歡舞文弄墨、借物詠志,在文字中抒發理想、彰顯氣魄。小編帶您一起走近他們,從那些不朽的文字當中,領略他們那些霸氣外露,指點江山的帝王詩詞

西楚霸王項羽《垓下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項羽在進行必死戰鬥的前夕所作的絕命詞。《垓下歌》中既洋溢著無與倫比的豪氣,又蘊含著滿腔深情;既顯示出罕見的自信,也有為人的渺小而發出的沉重嘆息。

漢高祖劉邦《大風歌》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這是劉邦擊破英布軍,回長安,途徑故鄉(沛縣)時,邀集父老鄉親飲酒。酒酣,劉邦擊築(一種打擊樂器)高歌,唱了這首《大風歌》。表達了他維護天下統一的豪情壯志。

漢武帝劉徹《天馬歌》

太一貢兮天馬下。

沾赤汗兮沫流赭。

騁容與兮跇萬里。

今安匹兮龍為友。

漢武帝既為一代雄才大略的君主,也是一位頗具文學情懷的詩人。在這首詩中,他以準確的語詞、豪邁雄健的筆法和流暢靈動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在他眼中、更在他想像中的天馬形象,生動地展現了大漢王朝經過六七十年的休養生息之後強盛的國力和飛騰的理想。

魏武帝曹操《龜雖壽》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曹操剛擊敗袁紹、袁術兄弟二人,充滿建功立業的豪情壯志,詩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藝術形象於一爐,表現了老當益壯、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龜雖壽》可貴的價值在於它開闢了一個詩歌的新時代,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代人的思想被禁錮了三四百年,曹操帶頭叛經離道,給文壇帶來了自由活躍的新鮮氣息。

唐太宗李世民《入潼關》

崤函稱地險,襟帶壯兩京。

霜峰直臨道,冰河曲繞城。

古木參差影,寒猿斷續聲。

冠蓋往來合,風塵朝夕驚。

高談先馬度,偽曉預雞鳴。

棄繻懷遠志,封泥負壯情。

別有真人氣,安知名不名。

李世民這首詩通過敘寫在冬日入潼關時的所見所聞和所感,抒發了詩人的毫邁氣概。詩歌先從潼關的地理形勢和地位起,接著寫所見和所聞,最後又聯想到諸多古代名士入關和出關時的所作所為,讚賞他們的奇才和豪志,從而抒發了詩人想建功立業干一番大事業的英雄氣概。

宋太祖趙匡胤《詠初日》

太陽初出光赫赫,

千山萬山如火發。

一輪頃刻上天衢,

逐退群星與殘月。

此詩一氣呵成,詩意質樸而又粗獷,境界開闊而又壯觀。首二句寫一輪紅日噴薄欲出,赫赫炎炎,勢盛光艷。「光赫赫」、「如火發」、形如口語,把太陽初升時的壯麗景象描繪得活龍活現。後二句,詩人以紅日初升自況,以群星、殘月比喻當時的各個割據勢力,並以紅日逐退星月普照大地,象徵自己剷平割據、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這首詩雖然只有四句,但氣勢磅礴、寓意深刻、形象生動,是一篇比較成功的述志之作。

明太祖朱元璋《燕子磯》

燕子磯兮一秤砣,

長虹作竿又如何。

天邊彎月是持鉤,

稱我江山有幾多。

《燕子磯》抒發了一代開國之君心懷黎民、胸裝天下、反對元朝腐敗統治、重建華夏一統江山的雄心偉志和豪邁情懷。朱元璋正是從這裡走向金陵,跨向帝王寶座!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松花江放船歌》

松花江,江水清。

夜來雨過春濤生,

浪花疊錦繡谷明。

浮雲耀日何晶晶?

乘流直下蛟龍驚,

連檣接艦屯江城。

媲貅健甲皆銳精,

旌旄映水翻朱纓,

我來問俗非觀兵。

松花江,江水清。

浩浩瀚瀚衝波行,

雲霞萬里開澄泓。

這首詩是康熙二十一年(1682)春末夏初,玄燁來吉林巡視,於松花江上所作。玄燁時年29歲。作為一個年輕的皇帝,他不迷醉宮廷享樂,走馬關外,親臨邊陲,在松花江的驚濤駭浪中視察水師、艦船,鼓舞東北各族人民反擊沙俄侵略者的鬥志,即興寫下了反映松花江沿岸錦繡河山、北國風光的詩篇。表達了康熙皇帝濃重的愛國情懷和保境安民的理想抱負,也反映了當時中國廣大民眾保衛國家、創造安樂祥和生活的民意。

其實,並非帝王寫的詩就是帝王詩,有帝王氣派的詩才叫帝王詩。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領袖,毛澤東的詩歌氣勢磅礴、霸氣十足,不輸給古代任何一位帝王。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沁園春·長沙》是毛澤東於1925年晚秋,離開故鄉韶山,去廣州主持農民運動講習所,途經長沙,重遊橘子洲時,感慨萬千而作,通過對長沙秋景的描繪和對青年時代革命鬥爭生活的回憶,抒寫出革命青年對國家命運的感慨和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治者,改造舊中國的豪情壯志。

(來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有意思 的精彩文章:

台灣一飯店暗藏專供蔣介石逃生用的密道!
歷史上最牛宮女,死後全村人為其守墓
中國歷代狀元之最,你知道多少?
大陸滿分作文VS台灣滿分作文,哪一個更牛?
《傻兒師長》處理姨太太出軌

TAG:歷史有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