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親手擊沉德國俾斯麥號戰艦的男人
實拍「俾斯麥號」戰艦殘骸 回顧被擊沉全程
2016年12月11日,前英國皇家海軍中尉飛行員Jock Moffat去世,享年97歲。
如果只提Jock Moffat這個名字,恐怕沒有幾個人會知道,但如果提起追擊俾斯麥號戰列艦的戰鬥中,那枚另俾斯麥號船舵受損的幸運魚雷,恐怕軍事愛好者中就無人不曉了。而這枚魚雷,正是由當時駕駛劍魚攻擊機的Moffat中尉發射的。
1939年2月下水的俾斯麥號是當時德國海軍噸位最大、火力最強的戰列艦。她一服役就被英國海軍視為心腹大患,欲除之而後快。
1941年5月18日,俾斯麥號與歐根親王號重巡洋艦結伴啟程進入大西洋參加「萊茵河演習」破交行動,英國海軍隨即出動大批戰艦試圖對其進行堵截。1941年5月24日,俾斯麥號在丹麥海峽海戰中花了不到十分鐘就打沉了皇家海軍的驕傲――胡德號戰列巡洋艦,順帶還擊傷了最新銳的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
胡德號戰沉激怒了英國海軍,英國首相邱吉爾下令不惜一切代價擊沉俾斯麥號,挽回英國海軍的士氣。包括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在內的1艘航母、3艘戰列艦、3艘巡洋艦和6艘驅逐艦被動員起來搜尋俾斯麥號的下落。Moffat中尉服務的皇家海軍航空兵818中隊當時正在皇家方舟號上。
雖然英軍調動大批艦隊,但俾斯麥號擁有高達30節的最大航速。英國人只能期望一輪又一輪的空襲能夠拖住俾斯麥號逃跑的步調
劍魚攻擊機是英國費爾利公司20世紀30年代研製的。這款雙翼機到二戰爆發時性能已經非常落伍,卻因為在奇襲塔蘭托和追擊俾斯麥號等行動中的優異表現獲得巨大的聲望。
5月27日晨,英軍主力艦隊終於趕上俾斯麥號。在數十枚魚雷和上百發大口徑炮彈的轟擊下,這艘邱吉爾稱之為「最可怕」的戰艦終於沉入海底。可以說,小人物Moffat和他的劍魚攻擊機這一擊改變了整場戰鬥。
Moffat中尉平安度過戰爭,他與1946年離開英國海軍,進入大學,並從此停止飛行。不過在他60多歲的時候,他又重新開始了飛行,2009年時,90歲的Moffat還駕駛一架特技表演機升空慶祝了自己的90歲生日。2010年,他還出了一本回憶錄,名字就叫《我擊沉了俾斯麥》。Moffat和他的幸運一擊,將永遠為人們所記住。
回顧俾斯麥號建造老照片
1936年7月1日,「俾斯麥」號戰列艦位於漢堡的布隆·福斯(Blohm & Voss)造船廠的9號船台上鋪設龍骨,正式開工建造,建造編號為BV509。船體的建造工作於1938年9月完成,並開始轉移到下水道上。1939年2月14日情人節,「俾斯麥」號戰列艦舉行了下水儀式。1940年11月21日加入德國海軍服役,1941年5月27日,被英國海軍擊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