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寸山河一寸血」他是抗日名將,至今鮮為人知

「一寸山河一寸血」他是抗日名將,至今鮮為人知

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第29軍奮起抗戰。

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

而在此後,羅卓英率部隊與日軍在正面戰場拼殺,他參與了許多著名的抗日戰役,名副其實的抗日名將。

羅卓英(1896年3月19日-1961年11月6日),字尤青,今湖寮鎮嶺下村人。中華民國11年(1922年)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八期炮科畢業。先後任炮兵連長、營長、團長、旅長、師長、副軍長、軍長、第十五軍團司令等職。民國30年(1941年),他以迂迴戰術大勝日軍,後調任廣東省政府主席。民國35年授上將軍銜。1950年,在台北任台灣國民黨總統府戰略顧問、國防研究會副主任等職。

1937年8月13日的凇滬會戰中,羅店成為雙方的必爭之地,羅卓英率領部隊參與的上海羅店爭奪戰,這是抗戰中最慘烈的拉鋸戰,整個戰爭歷時27日,評價每小時傷亡上千人,日寇為之膽寒,「一寸山河一寸血」的說法就是從羅卓英這裡傳出來的。

1938年,在武漢會戰中,從6月11日始,至10月27日止,歷時四個月的武漢會戰,我軍傷亡40多萬人,斃傷日軍25.7餘萬,整個武漢會戰中,羅卓英每每臨危受命,知難而進,力挽狂瀾,獨支殘局。

最後放棄武漢時,全靠羅卓英率部墊後,死守半個月,才讓我軍全身而退,不至於重蹈南京之覆轍,在眾多將領中,能像羅卓英一樣「任務之重,壓力之大,處事之智,臨敵之勇,實惟一人爾」。

羅卓英的輝煌不僅僅如此,在1941年後,抗日進入了相持階段,在這個期間羅卓英打出了被譽為「抗戰以來最精彩的一戰」。

日軍大兵南下,進攻贛北,羅卓英奉命在贛西北地區和日軍展開決戰,史稱上高戰役。

此後為了配合美英在太平洋上作戰,中國派出了遠征軍,軍隊人數達幾十萬人,遠征軍在印度和緬甸充分展現了中國軍人的威風,尤其是孫立人和戴安瀾將軍,深受盟軍的讚賞。

可是大家都不知道,這支遠征軍的總指揮是羅卓英,孫立人、戴安瀾、鄭洞國、宋希濂等名將都是羅卓英的下屬,受他指揮,羅卓英的地位不言自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風暴 的精彩文章:

擁有80萬軍隊的南明,為何不到兩年便被清廷消滅?

TAG:歷史大風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