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垃圾再生館 「管」出山清水秀

垃圾再生館 「管」出山清水秀

北極星環保網訊:【倡導綠色生活反對鋪張浪費】

藍天白雲下,清澈的溪水穿村而過;村道小路、房前屋後乾乾淨淨;路邊花壇里鋪滿了青苔,茶花、三角梅隨風搖曳……

9月2日,記者來到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溝溪鄉洞頭村,彷彿走進了一幅恬靜安詳的田園山水畫。

「幾年前的洞頭村,可不是這樣的。」村婦女主任邱利芳說,之前,這個700餘人的小山村裡家家戶戶養豬、雞、鴨等,村民圖省事,經常把家禽糞便往溝渠「一排了事」,塑料袋、紙板箱、爛菜葉等垃圾堆積如山,散發著陣陣惡臭。一到夏天,蚊子、蒼蠅滿天飛。條件好點的村民,都到城裡買房逃離「垃圾村」。

「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垃圾產生量也在不斷加大,露天堆放垃圾,對空氣、土壤、水環境會造成一定的污染。將垃圾進行合理處理,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是我們最大的責任擔當。我們必須要堅定不移地打響剿滅『髒亂差』的攻堅戰,推進創新轉型,創造幸福生活,為老百姓營造乾淨整潔、和諧有序的良好發展環境。」柯城區區委書記徐利水說:「推進綠色發展、實現生態富民,是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去年開始,一場聲勢浩大的「清理垃圾戰」在柯城區全面打響:打通生物技術、互聯網技術、資源回收三大鏈條,打造垃圾再生館模式,實現垃圾分類「高標準、全覆蓋、可持續」的目標……

習習涼風拂過鬱鬱蔥蔥的山村。在洞頭村,記者看到村民老李正提著一袋農藥瓶、香煙頭等來到村裡的垃圾再生館。

「100個一次性杯子能換一袋黃酒,15個農藥袋兌換一袋洗衣粉,6杯煙頭換一包抽紙或一塊肥皂。老李,挑挑看,想換啥?」村幹部問。

「換黃酒、洗衣粉、抽紙吧,實用!」老李樂呵呵地接過物品。他告訴記者:「沒想到垃圾還能換鹽、換肥皂,垃圾再生館真好,不僅環境好了,也給我們帶來實惠。」老李說,他拎來兌換的垃圾都是撿的。現在,村裡的垃圾越來越少,蒼蠅、蚊蟲也沒了,整潔舒適的環境讓村民們思想跟著進步,大家都主動保護環境。

溝溪鄉洞頭村的改變只是柯城區全面推行垃圾再生館,實現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利用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柯城區垃圾分類工作在城鄉全面展開,實現「一村一館」「一社區一館」的垃圾再生館全覆蓋,在再生館裡,各類垃圾都可以「變廢為寶」。

柯城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徐登富說:「再生館將可回收垃圾分為舊家電、舊傢具、紙張、電子產品等11大類,回收後二次細分至20餘種,按類別提供給再生資源公司利用。舊衣物等較優的物品還會清洗消毒處理後捐贈給社會愛心公益組織,真正做到物盡其用。」

他介紹,對不可回收的垃圾,如餐廚垃圾,則是聯合專業公司利用技術手段製成「綠肥」,實現循環利用,破解前端廚餘垃圾無處去、終端回收公司「吃不飽」的難題。而油漆桶、農藥瓶等常見的有害垃圾,再生館則定期交由醫療和固體廢棄物集約化處理中心處理,在實現垃圾減量化的同時,從源頭上避免了有害垃圾流入填埋場,實現安全處置。據統計,從4月末到9月初,全區處理可回收垃圾220餘噸,餐廚垃圾1500餘噸,有毒有害垃圾1.6萬餘件。

柯城區打造的垃圾再生館「長」得都一樣:門頭是設計成綠底白字,上面嵌有「垃圾再生館」×××店字樣的「綠房子」;專門設計了LOGO,運用蜿蜒流暢的線條,綠、青、金、銀四色勾勒出山形,寓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再生館面積、功能布局都進行了統一設置規劃;開發了APP等「互聯網+」模式,方便群眾在手機上直接「下單」預約上門收垃圾,還開通了114「一鍵呼叫」,提供垃圾上門回收、清運、兌換一條龍服務。

「垃圾再生館的建立,對我們區的生態環境改變有著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徐利水表示,與之前政府「唱獨角戲」截然不同,現在人人主動參與垃圾分類工作。「比如華墅鄉,全鄉漸漸形成了『村民見煙蒂就撿,煙民抽完煙不扔』的習慣,村莊垃圾存量被基本消滅,保潔壓力大大減輕,環境與經濟效益雙贏。」

依託垃圾再生館平台、引入市場主體、制定網格化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常態化機制悄然重塑著柯城區的村容鎮貌和鄉風文明的高度和厚度:山清水秀、城美人和。

原標題: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垃圾再生館 「管」出山清水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極星電力網 的精彩文章:

環保部印發《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規範》
國電新能源院獲三項火電清潔高效利用發明專利授權

TAG:北極星電力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