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衝冠一怒為紅顏,吳三桂為何要降清,為君父報仇還是貪圖榮華富貴

衝冠一怒為紅顏,吳三桂為何要降清,為君父報仇還是貪圖榮華富貴


史海爭鳴19:吳三桂降清之謎

衝冠一怒為紅顏,吳三桂為何要降清,為君父報仇還是貪圖榮華富貴

吳三桂像

吳三桂降清,為清廷最終吞併全國起到了直接而巨大的作用。吳三桂也因此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那麼,吳三桂究竟要降清呢?歷史上對此一直是眾說紛壇,莫衷一是。

起到吳三桂,不得不說到一代名妓陳圓圓。陳圓圓是「秦淮八艷」之一,「容辭閑雅,額秀頤豐」,幾經輾轉,她來到了吳三桂身邊,倍受寵愛。

按明朝的制度,軍中是不能攜帶姬妾的。無奈之下,吳三桂只得撇下陳圓圓,領兵奔赴北方前線,鎮守山海關。

在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帝自縊殉國。吳三桂的父親吳襄也降了闖王李自成。

遠在山海關的吳三桂聽聞北京失陷,寢食難安,給其父寫了第一封信:

聞京城已陷,未知確否?大約城已被圍。如可遷避,出城不可多帶銀物,埋藏為是,並祈告陳妾,兒身甚強,囑伊耐心。

沒等到回信,吳三桂更為焦急,又寫了第二封信:

得探京城已陷,幾擬即退駐關外……陳妾安否,甚為念。

這次吳襄收到了信,謊稱陳圓圓已赴遼東,細心的吳三桂發覺不對勁,連忙來信質疑:

惟來諭陳妾騎馬來營,何曾見有遺迹?如此青年小女,豈可放令出門,父親何以失策至此?

接連三封來信,其中心話題都是「陳妾」,吳三桂對陳圓圓挂念至此,爾後的「衝冠一怒」,也是勢在必然的了。

所說,李自成手下的將領劉宗敏,聞得陳圓圓的美貌,逼迫吳襄將其交出。吳襄推說,陳圓圓已追隨吳三桂去了遼東,因氣候不適,病死在途中。

劉宗敏哪裡肯信,直接帶兵抄了吳襄的家,將陳圓圓帶走。

消息傳到吳三桂的帳中,吳三桂勃然大怒,拍案而起,拔劍砍斷案角,狠狠地說道:「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有何面目見天下人?」

於是他轉而向清廷借兵,著六軍披麻戴孝,打著為大明王朝和崇禎帝報仇的旗號,與李自成在山海關大戰,李自成兵敗後逃離北京。

爾後吳三桂就正式投降了清廷,成為清廷吞併全國的開路先鋒。

吳偉業《圓圓曲》一出,吳三桂因為愛妾被擄而降清,真是「痛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似乎已成定論。然而也有人認為,對於像吳三桂這樣的將領來說,女子不過是他們玩物而已,吳三桂對陳圓圓現寵愛,也改變不了陳圓圓的妓女出身,以及她被當作禮物送來的卑賤小妾身份,斷不至於影響吳三桂作出叛降異族的決策,這可是要背負千來萬代的罵名的!再說,劉宗敏是李自成最為忠實的部屬,曾在危難中殺妻從李,也不太可能會如此不明大義,任性胡來,為一女子而妨礙李自成招降吳三桂的大局。人們之所以在陳圓圓這個弱女子身上大肆渲染,一方面是出於文藝創作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對吳三桂投靠異族做了漢奸的貶斥和揶揄。

衝冠一怒為紅顏,吳三桂為何要降清,為君父報仇還是貪圖榮華富貴

一代名妓陳圓圓

李自成的大順軍進入北京後,實行了一項追贓助餉的政策,對原先明王朝的大小官吏嚴加拷打,對其追逼銀兩助軍。吳三桂之父吳襄已經投降,而且其子吳三桂在外握有重兵,但目光短淺的李自成仍舊對其追逼不已。

時人所著的《遼東海州衛生員張世珩塘報》載:

有闖賊在北京捉拿勛戚文武大臣,拷打要銀,將吳總兵父吳襄夾打要銀,止湊銀五千兩,已交人,吳襄打發旗鼓傅海山將京中一應大事,一一訴稟,吳老總兵(吳襄)已受闖賊刑法將死。吳總兵聞之,不勝發堅。

據當時文獻記載,李自成拿下北京之後,曾以禮招吳三桂來降,吳三桂也確有歸順之意。當他帶兵走到了永平,聽到了父親被大順軍拘捕夾打,索要二十萬兩白銀的消息。吳三桂算準了里程日期,估計自己到京之時,父親已死;又想到李自成以禮相招,不過是誘捕自己的計謀而已。於是他停止前進,轉而求助於清兵。

後來吳三桂回憶這段事也說道:「值闖賊構亂,召衛神京,計不能兩全,乃乞師本朝,以雪君父大仇。

但更多的學者認為,吳三桂所謂的為君父報仇是假,為自己保位才是真。對於他來說,不是忠孝不能兩全,而是無忠無孝。

他的父親吳襄歸順了大順之後,曾充當說客,寫信給吳三桂,勸他歸順新政權。吳三桂非常生氣,立即回信,說要和父親斷絕父子關係:「兒與父訣,請自今日。父不早圖,賊雖置父鼎俎之旁,以誘三桂,不顧也。

正也是為此,大順軍才以他全家性命相脅,吳三桂置之不理。結果,他全家數十餘口被殺。

自從他充當清廷南進的急先鋒之後,不遺餘力的剿殺反清軍民。永曆帝被俘後送到昆明,吳三桂為了獻媚清廷,竟將永曆父子用弓弦勒死。如果吳三桂真心為了大明朝廷,又何至於做到這一步呢?

吳三桂唯一考慮的即是他自身的安全和地位。

明王朝覆亡之後,他處於清廷和大順王朝之間,一支四五萬人馬的軍隊,用來自立自保是遠遠不夠的。但用來作政治投機,做討價還價的籌碼還是綽綽有餘的。他曾一度打算投靠李自成,以保護其家業和地位,但當他聽說大順軍在京城中的所作所為後,知道大順政權沒有長久的眼光,不願意自投羅網。

衝冠一怒為紅顏,吳三桂為何要降清,為君父報仇還是貪圖榮華富貴

吳三桂迎接清兵入關

而清廷則出於擴張政策的需要,優待降將,許以高官,委以重任。吳三桂出於自身利益和切身安然的考慮,降清亦是勢在必然,所謂的「忠孝」二字,不過是其卑劣靈魂上的一塊遮羞布而已。

有人認為,吳三桂的降清,不過是無可奈何之下的權宜之計,前有李自成「率精銳十餘萬,東攻三桂于山海關,以別將二萬騎從一片石繞出關外夾擊之。」後有交戰數十年的宿敵清廷,他倚關自重的那點人馬,不過是夾在兩塊巨石之間的一枚雞蛋罷了,轉眼之間,就會變成碎片。形勢迫使他不得不作出選擇:要麼聯清抗李;要麼聯李抗清。由於李自成的大順軍執行了錯誤的虐待、拷掠明朝降官的錯誤策略,實際上已經堵塞了他歸順李自成的通道。哪怕是僅僅為了生存,他也不得不走上聯清抗清的道路。至於投降,不僅僅不是他的初衷,更不是他的結果。這一派認定的理由有以下幾點:

一是明清松錦大戰之後,許多明廷的名將如李永芳、洪承疇等人紛紛降清,吳三桂的舅舅祖大壽也來相勸,但都被他嚴詞拒絕,這表明他確無降清之意。

二是在李自成的威逼之下,吳三桂準備實行聯清策略時,曾寫信給多爾袞時說:「我國與北朝(清)通好二百餘年。今無故遭國難,北朝應惻然念之……速選精兵,三桂自率所部,合兵以抵都門,滅流寇於宮廷,示大義於中國。則我朝之報北朝者,將裂地以酬。」(《清世祖實錄》)從這封信也可以看出,吳三桂想的是借兵、聯合,事後以割讓國土相酬,並無投降之意。

三是清兵入關後,如出山猛虎勢不可擋,其局面已遠非吳三桂所能控制的。但他仍然「傳檄遠邇」,提出「周命未改,漢德可思」, 「試看赤縣之歸心,仍是朱家之正統」等口號。進京之前,他一再聲言「吾將奉太子歸位」,並要求「凡我臣民為先帝服喪,整備迎候東宮」,為復辟明王朝搖旗吶喊。此時,他還儼然獨立於清軍之外。

四是他在清軍的追迫之下,不得不接受多爾袞的命令:西行追賊。但他仍然招攬人才,廣植黨羽,訓練將士,囤積大量的財力物力,隨時準備與清廷叫板。爾後,他以「平西王」的名義經營雲貴,並於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舉兵叛清,於康熙十七年(1678年)在衡州稱帝。由此可以看出,吳三桂並非真心投降,而是要乘機恢復漢家天下。

衝冠一怒為紅顏,吳三桂為何要降清,為君父報仇還是貪圖榮華富貴

多爾袞的影視形象

但也有人認為,吳三桂是真心投降清廷的。他們的理由如下:

一是他有投靠清廷的實據。吳三桂致書乞兵後,多爾袞給他的回函是:「伯(指吳三桂)遣使致書,深為喜慰,若率眾來歸,必封以故土,爵為藩王,國讎可報,身家可保。」吳三桂並未對此進行駁斥和拒絕,反而含糊其辭地催促多爾袞趕緊行動。

二是他有受命和受封的實情。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後,直接受多爾袞指揮,史書上更有「命三桂軍先鋒」,「命三桂以步騎二萬前驅追賊」,「檄三桂……前驅追賊,勿入京」等記載。最後,他還接受了「平西王」的爵位,為清廷坐陣西南。

三是他有追剿南明政權的實惡。清人入主北京後,吳三桂多次拒絕與南明政權合作,反而繼續為鞏固清廷政權與之作戰,立下了赫赫戰功。史書記載:「破流賊、定陝、定川、定滇、取永明王與緬甸」,最後他還親自絞殺了永曆帝。

由此看來,吳三桂的確是真心投降清廷的,為清廷立下了不世奇功,也獲取了巨大的利益。之所以吳三桂會和清廷鬧翻,最終也走上了反清的道路,不過是因為清廷實行了削藩政策,他自感身危,不得不放手一搏的結果。但這絲毫不能減輕他降清滅明的罪責,他的漢奸之名是怎麼也洗脫不了的。

衝冠一怒為紅顏,吳三桂為何要降清,為君父報仇還是貪圖榮華富貴

永曆帝殉國處。永曆帝被吳三桂所絞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慧讀古典 的精彩文章:

關羽的赤兔馬是怎麼來的?它最終的結局是什麼?真的能活幾十年嗎
佛與菩薩有何區別,佛教影響力最大的「四大菩薩」是哪幾位
為何說呂洞賓是八仙之中的「色仙」,他是怎樣度白牡丹成仙的
「鳥吏」的由來,本是出於神話和圖騰,為何成為官員的通稱
馬騰參與「衣帶詔」事件嗎?為何《三國演義》將其塑造成忠義英雄

TAG:慧讀古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