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慢性濕疹不好治?這張驗方赫赫有名,專治老患者

慢性濕疹不好治?這張驗方赫赫有名,專治老患者

本文理論依據:《本草經疏》、國醫泰斗朱仁康先生用藥心法

列位看官,今天為你說上一病,這就是惱人的慢性皮膚濕疹。閑言少敘,先來看一則真實病例——

話說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有一位男性患者就醫,主訴就是下身陰囊瘙癢。這一癢,竟然三年不愈。瘙癢劇烈的時候,他忍不住用手撓。皮膚撓破之後,竟然有黃色的粘糊糊的水流出來。每當此時,就用藥治療,癥狀稍有改變,不久又會複發。如此一來,該患者的陰囊皮損日見乾燥,肥厚,尤其是到了晚上,瘙癢使得他根本難以入眠。之前,患者已經被明確診斷為慢性陰囊濕疹。

此患的主治醫師,乃我國著名中醫皮膚科專家、國醫泰斗朱仁康先生。朱師見此患舌質紅,舌苔剝裂,揮筆寫下一方,囑患者服用。想不到,僅僅七劑之後,瘙癢明顯減輕,一個月之後,三年頑症宣告痊癒。

此患服下的是什麼方?在這裡,精誠名醫匯為您描述如下——

生地30克,元參10克,丹參15克,當歸10克,茯苓10克,澤瀉10克,蛇床子10克,白鮮皮1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此方精義幾何?這就要說到慢性濕疹的治療原則了。

其實,濕疹作為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在早期經過針對治療,效果還是很不錯的。但是,濕疹如果到了慢性期,發展為頑固的濕疹,比如陰囊濕疹、嬰兒濕疹等,調治難度就增加了。因為在這個時候,患者往往有濕熱之毒日久而耗傷陰血的問題。此時該怎麼辦呢?朱師此方,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

首先,我們用蛇床子和白鮮皮來除濕止癢,這是治標之舉。蛇床子,性味辛、苦,溫,入腎經,功在燥濕,祛風,殺蟲。那白鮮皮,性味苦,寒,入脾、胃、膀胱經,功在清熱燥濕,祛風解毒。兩味葯聯手,可以幫助我們很好的止癢,改善癥狀。

濕疹發病,畢竟是有濕熱之毒發於皮膚。因此,我們要利水除濕。用什麼?用茯苓和澤瀉。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腎經,功在利水滲濕,健脾寧心。還有那澤瀉,性味甘,寒,入腎、膀胱經,功在利小便,清濕熱。兩味葯聯手,功在清除患者體內余濕。

上面這四味葯,是治療濕疹的常規之法,沒有什麼特殊性。接下來這四味葯,可就不一般了。它體現了中醫對慢性濕疹的獨特治療手段,這就是滋陰養血。

有些看官可能會問,這濕疹,本來就是濕熱之毒作祟。患者往往體內有濕熱,或者生活環境有濕熱之氣。為什麼在治療的時候還要滋陰養血呢?其實,此類病機多體現在患病初期。濕疹日久,濕熱之邪耗傷陰血,矛盾就轉化了。簡單說來,就轉化成患者的血虛、血熱、陰虛。這個時候的治療,就得滋陰養血了。

正因如此,我們看到了生地和元參、丹參和當歸的搭配。生地,滋陰清熱,為大補陰津之品。那元參,即玄參,性味甘、苦、咸,微寒,入肺、胃、腎經,功在涼血滋陰,瀉火解毒。兩者搭配,功在滋陰潤燥,清熱去火。那丹參,能涼血活血,那當歸能養血而行血,兩者搭配,功在涼血行血,養血潤燥,血行風自滅,風滅則癢消。所以,這簡單的八味葯,就將患者多年的病情解除了。

列位看官,這方子適合什麼樣的人呢?這就是慢性濕疹患者,屬傷陰耗血之類。這類人的最典型特點在舌頭,就是舌質發紅,舌苔剝落,或者舌質發淡,舌苔幾無。前者為傷陰之狀,後者為耗血之狀。抓住了這兩點,辯證就有了根據。列位看官在借鑒應用前,要請中醫師辯證指導,隨症加減,以求最佳之療效。

全文完。不知列位看官意下如何?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跟我來 的精彩文章:

26歲患上胃癌!確診之後,她有三句話想告訴所有同齡人
陽痿只因腎虛?沒那麼簡單!還有一些原因你不知道
尿道結石能不能自己調理?能!這個辦法可能是最靠譜的
人過四十,為啥小病不斷?根本原因就藏在《黃帝內經》里
七名癌症患者的忠告:這是他們確診後最想說的話

TAG:健康跟我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