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好的創造猶如一曲優美的爵士樂

好的創造猶如一曲優美的爵士樂

均衡不僅意味著死亡,它本身就是死亡狀態。

謀求持久的不均衡態。靜止不變和過於劇烈的變化都無益於創造。好的創造就猶如一曲優美的爵士樂,不僅要有平穩的旋律,還要不時地爆發出激昂的音節。均衡即死亡。沒有事物能既處於平衡態又處於失衡態。但某種事物可以處於持久的不均衡態——彷彿在永不停歇、永不衰落的邊緣上衝浪。創造的神奇之處正是要在這個流動的臨界點上安家落戶,這也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目標。

下文選自喜馬拉雅付費專欄

《KK對話未來》

你好,歡迎來到《KK對話未來》!

這周我們的主題是「均衡」。那什麼是均衡?均衡是一個在很多領域都會遇到的概念——物理學、化學、控制論、社會學、經濟學、生物學,等等;有時候也被稱為「平衡態」。所謂「均衡」,是指在一個系統中,各方力量都達到平衡,不再有此消彼長的變化過程。舉個例子:在碗底靜止不動的小球,就處在均衡態;如果它在碗里滴溜溜亂滾,就是非均衡態。

《失控》中第六章第一小節的標題叫《均衡即死亡》。海爾集團的老總張瑞敏、復星集團的老總郭廣昌,都曾經引用過這個說法。像張瑞敏就說:傳統管理學的理念是要在企業內部的部門之間尋求平衡;但在互聯網時代,外部的變化非常非常快,內部均衡了、靜止了,那就等於死了,等於被時代拋棄了。

張瑞敏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均衡是對不變的適應,而不是對變化的適應。

最近幾年有個概念很流行,叫「鯰魚效應」,不知道你聽說過沒有?

所謂鯰魚效應,就是指要在團隊里引入一些不安分又有能量的人,像鯰魚在魚群中拱來拱去一樣,打破團隊內部原有的平衡或平靜,從而起到激發團隊活力的作用。

鯰魚效應還有個典故。據說北歐的挪威人喜歡吃沙丁魚,特別是活的沙丁魚。在碼頭上,活的沙丁魚要比死的沙丁魚貴上好多。所以漁民們就想法設法把沙丁魚活著運回海港。不過,大部分的沙丁魚還是在到達港口前就死掉了。只有一艘漁船,總是能把大部分沙丁魚活著運回海港。人們很好奇這艘漁船是怎麼做到的;但船長的嘴很嚴,不吐露半點兒秘密。直到他去世,人們在他的魚槽里發現了一條鯰魚,才恍然大悟——原來,他是靠鯰魚來攪動沙丁魚群,讓沙丁魚在魚槽中不停地游來游去,從而保持了生命力。

這個故事據考證,杜撰的可能性很大。一個很大的破綻就是,沙丁魚是鹹水魚,而鯰魚是淡水魚。

不管故事的真假,「鯰魚效應」這個說法已經很普及了。

《KK對話未來》

美國有個很有名的技術博主,叫Michael Lopp,網名Rands。他在幾年前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講如何保持團隊的創新力。他認為團隊中有兩類人:一類我們暫時把他們叫做「靠譜的人」,另一類暫時叫做「搞事兒的人」。

靠譜的人喜歡做事有明確的方向、計劃和日程表;他們通常都能與人為善,合作起來效率很高;對於業務中可能遇到的風險,他們總是會認真評估,盡一切可能避免失敗;他們喜歡把工作流程化,用KPI來量化工作效果。這樣一類人總是給人很強的信賴感。

而那些搞事兒的人則總是不滿足於現狀,喜歡在戰略問題上指手畫腳;他們也不太能跟同事搞好關係,特別是跟上級之間,總會弄出些無組織、無紀律的事情來;他們喜歡單幹,或是搞個小團體,喜歡對別人橫挑鼻子豎挑眼;他們看上去總是在忙忙碌碌地張羅很多事情,但往往都虎頭蛇尾,只有在他們最感興趣的事情上才能有比較亮眼的表現,大多時候都需要別人來給他們擦屁股。

Michael認為,我們大多數人都喜歡靠譜的人而討厭搞事兒的人。但一個團隊要想保持活力、要想不斷地創新,卻少不了那些搞事兒的人。新產品、新業務,往往都是那些搞事兒的人弄出來的。但那些搞事兒的人往往因為不受人待見,所以在團隊里待不長。Michael認為,怎樣平衡這兩類人在團隊中的作用,是對管理者的一個考驗。

這篇文章,大概算是「鯰魚效應」的直白版了。

不論是「鯰魚效應」,還是Michael的「靠譜」和「搞事兒」之分,都是在探討如何讓團隊處在一個持久的非均衡態。

在這方面我們也許可以向Google學習。

Google 有一條非常有名的「20%時間」政策,也就是鼓勵員工拿出20%的工作時間,用來做他們感興趣的項目。Google的很多產品,像Gmail、AdSense,都屬於「20%時間」項目。

這兩年也有不少報道和文章說,Google的這項政策名存實亡,因為對大多數員工來說,用120%的時間來做本職工作都感到不夠用,哪有什麼閑工夫去做額外的項目?但另一方面,哪怕只有10%的員工能夠利用這個政策去做些創新的項目,這個政策就是有意義的。畢竟,那些有天分的人本來就是少數。

KK在《新經濟,新規則》中提到了另一個保持非均衡態的行業案例,就是好萊塢的娛樂業。

我們一般會以為,好萊塢的電影製作是工業化的典範——大公司、大資本運作,製作過程中每個環節都按部就班,分工明確,就像工廠的流水線一樣。

這個看法只對了一半。你可能很難想像,好萊塢的許多大片,都是「臨時工」團隊的作品。

《KK對話未來》

在洛杉磯從事娛樂產業的人有25萬之多,但將近85%的公司,其員工規模還不到十人。這些大量的微型公司做著各種各樣的事情:有特效製作,有燈光道具,有安保,有送餐,甚至還有管理工資發放的公司。當一部電影項目啟動時,會有幾十家小公司臨時搭夥,組成一個大的團隊。等影片拍攝完成,這個臨時組織立馬解散。各個小公司又去尋找其他的項目了。所以有人把這種模式稱為「好萊塢電影的臨時工制」。

有一個叫約爾·柯特金的美國作者,在1995年時曾經為Inc.雜誌撰寫了一篇里程碑式的文章,標題為《為什麼所有生意終將向演藝圈看齊》。作者在文章中這樣寫道:「好萊塢已經從一個滿是傳統大型垂直結構公司的產業,轉型為全球網路經濟的最新典範。最終,所有知識密集型產業都會進入扁平化、去中心的狀態。好萊塢首先實現了這種轉型。」

這是1995年的文章。今天我們看到,在文化領域,確實十個人左右的團隊往往是最有活力的團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譯言 的精彩文章:

15個令人震驚的冷知識:這不是我所認識的科學!
躺在床上看鯨魚:中國房地產商去迪拜開發海底別墅
當莫言邂逅大江健三郎 文學史上5對文豪相見的趣事
原始部落的婚嫁習俗 充滿著遠古蠻荒的氣息

TAG:譯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