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常去健身房也沒用,研究指持續輕運動才對身體有益

常去健身房也沒用,研究指持續輕運動才對身體有益

常去健身房也沒用,研究指持續輕運動才對身體有益

【Technews科技新報】現代文明病有一部分是因為懶,開車坐著、看電視坐著、上班坐著,這樣的生活型態對健康造成很大傷害,就算時不時到健身房報到也沒用,只要長時間不活動,身體就會受到影響。最新研究發現,人類要保持健康,必須保持持續的低強度活動,即使站立也可以。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報導,1953 年就有一篇研究發現,公車售票員因為都站著工作,罹患心臟病的比率比公車司機少一半,1970 年代醫界開始注重身體活動對健康的益處。2012 研究發現,活動量最少的人罹患糖尿病是活動量最高的人的 2 倍,不活動的人因心臟病發而死亡比率高 2 倍,罹患心血管疾病高 2.5 倍。

且最重要的是,健身房型運動不會改變研究結果。報導指出,不活動影響新陳代謝是主要原因,實驗顯示,把老鼠後腿綁住固定一天,骨骼肌中出現大量三酸甘油脂,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也急劇下降,高密度脂蛋白數值太低會促發心臟病。

其他研究發現,只要幾小時不活動,調節三酸甘油酯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脂蛋白脂肪酶活性急劇下降,懶惰會導致身體內超過 100 個基因的活性水平發生變化,還好這些改變是可逆的,只要透過低量活動就可以扭轉。研究發現只要不要長時間不動,如吃飽飯後每 20 分鐘進行 2 分鐘步行,血糖水平比坐著的人低將近 30%。

有些科學家結合流行病學、動物實驗與人類試驗等,認為輕中度運動,如站起來、走動等獲得的效果與高強度鍛煉不同,但並不是每個人都相信,主要原因是人類研究的規模還很小,也不是每個研究都有同樣的發現。

不過不需待實驗證實,自古以來從達文西、海明威,到矽谷與北歐企業都發現站著工作的好處,有些辦公室放跑步機鼓勵員工動起來,輕運動風已不是時尚象徵而已,而是有越來越紮實的科學根據證明,不需高強度的活動就能保持大腦清晰,更能延年益壽。

(首圖來源:Flickr/David McDermott CC BY 2.0)

如需獲取更多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賬號:Technews科技新報

在科技產業研究機構做公關多年,本身對科技新聞很有感,擅長操作科技新聞議題,關心產業趨勢,科技業品牌、行銷、策略布局等,工作之餘喜歡以書寫參與與刻劃時代。

Latest posts by 黃 嬿

未經許可,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複製、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違者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echNews 的精彩文章:

聯發科積極推廣新一代 P40 中端處理器,更先進的 P70 也開始設計

TAG:Tech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