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九問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九問

Hi!大家好,丹丹談健康又和大家見面了。在這裡Dr.許丹將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最複雜的疾病。這一段時間,由於工作的原因,文章更新的慢了,望大家見諒!每次寫文章我還是要說這句話:我們是同一個戰壕里的戰友,疾病是我們共同的敵人!

炎熱的夏季剛剛過去,幾場秋雨下來,天氣逐漸轉涼,Dr.許丹在工作當中遇到的骨關節炎患者又漸漸地多了起來。由於骨關節炎發病率較高,中老年人居多,可以佔到骨科門診量的50%。大家來我們骨科門診就診時,關心的問題基本一樣。今天Dr.許丹有時間,把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最常問的問題總結了一下,讓大家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消除心中的疑慮。

一、什麼是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是所有關節炎中最常見的類型,曾被稱為骨質增生、骨刺、退行性關節炎等,現統一稱為骨關節炎。它是以關節內軟骨變性及破壞、關節邊緣及軟骨下的骨質過度增生為特點的常見病。

骨關節炎可以被通俗的理解為因為關節長期磨損所導致的「老化」、退變,從這個角度來講,骨關節炎其實不算「病」,而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生的頭髮變白、牙齒鬆動一樣的自然「老化」現象。但是它又會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甚至喪失運動功能!

人的膝關節內都有一個「軟墊」,起到「避震器」的作用,這個裝置就是關節軟骨。軟骨的彈性極強,覆蓋和保護骨頭末端,用來應付生活中走路、跑步、跳躍等動作造成的關節面摩擦。隨著年量的增長,摩擦的時間久了,關節軟骨也會想機器當中的皮墊一樣會磨損、會消耗。如果膝關節失去了軟骨的保護,關節就會發生骨頭與骨頭之間的直接摩擦、碰撞,人就會感到膝關節腫脹、疼痛。同時失去軟骨保護的硬骨與硬骨之間的直接摩擦刺激,會使硬骨向旁邊增生,形成所謂的「骨刺」,使關節活動受到影響。這就是骨關節炎發生機制!

二、為什麼會得骨關節炎?

「胖老太太」是膝關節骨關節炎的高危人群,這裡面也包含了骨關節炎的三大危險因素:

「胖」------肥胖,體重增加,加重了關節的負荷

「老」------年齡大、老年人,年齡越大,關節磨損越嚴重

「太太」-------女性,女性發病率是男性的2-3倍

當然了,還有膝關節損傷、膝關節畸形、遺傳等其他的原因。但是「胖老太太」是最主要的因素!

三、骨關節炎有哪些表現?

通常發病緩慢,最常見的癥狀是疼痛和僵硬,這種疼痛和僵硬在久坐後活動時明顯,活動後可以有所緩解,但是過度活動後又會導致癥狀加重。

三大癥狀:

關節疼痛-----尤其是上下樓梯或久坐站立時明顯

僵硬-----不再靈活,可以聽到骨與骨摩擦的「咔咔」聲

腫脹-----關節內積液,關節活動受限

四、生活中應該怎樣預防膝骨性關節炎呢?

1、保持良好的姿勢

俗話說「站如松、坐如鐘」還是很有道理的,保持良好的姿勢,避免膝關節的負重。注意走路時的身體姿勢,不要扭著腰幹活、撇著腿走路,避免長時間下蹲。日常下蹲動作(如洗衣服、擇菜、擦地)最好改坐小板凳。避免長時間保持一種姿勢,注意經常變換姿勢。比如,站立一段時間後可以抻抻腿、扎扎馬步,養成在日常生活中保護關節的良好習慣。

膝關節炎患者還要避免跪著擦地板、坐矮板凳等深度屈膝的動作。避免搬、抬重物,如廁時應避免蹲廁,改為坐廁,床鋪也最好以硬木床為主。居住房間應該向陽、通風,溫度和濕度適宜,避免關節受涼受潮。

2、選擇合適的鞋子

愛美的媽媽們注意哦,盡量避免穿高跟鞋走遠路,高跟鞋會改變下肢的力線。日常活動中應首選厚底而有彈性的軟底鞋,以減少膝關節所受的衝擊力,避免膝關節軟骨發生撞擊、磨損。多穿運動鞋是不錯的選擇噢!

3、必要時佩戴護膝

溫度下降時,膝關節遇冷血管收縮,血液循環變差,往往使關節僵硬、疼痛加重,故在天氣寒冷時應注意保暖,必要時戴上護膝,防止膝關節受涼。另外在運動中也不要忘了戴護膝,能為膝關節提供外部的支撐和保護,避免運動損傷,避免為以後的膝關節疾病埋下禍根。所以愛運動的夥伴們,也別忘了戴護膝哦!

4、戶外活動要謹慎

參加戶外運動(如廣場舞、扭秧歌、爬山等)之前一定要做好準備活動,輕緩地舒展膝關節,增加下肢的柔韌度和靈活性,讓膝關節活動開以後再參加運動。練壓腿時,不要猛然把腿抬得過高,防止過度牽拉膝關節韌帶和肌肉組織。打太極拳時,動作幅度不宜過大、下蹲位置不宜過低,以防膝關節負擔過重發生損傷。

5、減肥!減肥!減肥!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保持合適的體重,防止身體肥胖,否則會加重下肢膝關節的負擔,加速膝關節的磨損。一旦體重超標,要積極減肥,注意調節飲食,控制體重。

6、游泳和騎自行車

游泳,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最好的運動哦,有條件的化還是首選游泳來進行運動。騎自行車是非負重下鍛煉膝關節的良好方法。但在騎車時,要調好車座的高度,以坐在車座上兩腳蹬在腳蹬上、兩腿能伸直或稍微彎曲為宜,車座過高、過低或上坡時用力蹬車,對膝關節都有不良的影響,應注意避免。

7、合理的飲食

飲食方面,應多吃含蛋白質、鈣質、膠原蛋白、異黃酮的食物,如奶及奶製品、豆及豆製品、魚蝦、海帶、黑木耳、雞爪、豬蹄、羊腿、蹄筋等,這些既能補充蛋白質、鈣質,防止骨質疏鬆,又能營養軟骨及關節潤液,還能補充雌激素,使骨骼、關節更好地進行鈣質的代謝,減輕關節炎的癥狀。

8、避免長期負重

對於膝關節骨關節病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盡量注意少上下樓梯、少遠足、少登山、少久站、少抱小孩、少提重物,避免膝關節的負荷過大而加重磨損。

9、保持心情愉快

骨關節炎多發於老年人,且病程較長,纏綿難愈,病人最容易情緒低沉,總覺得自己什麼也做不了。因此,一方面要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解除顧慮。另一方面要生活規律,堅持鍛煉,配合治療。

可以在現實或網路中找到一些病友,病友之間相互交流治病的心得體會,以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此外,為了放鬆心情,調節情志,消除緊張等不良情緒,在關節腫脹疼痛時,可採用聽音樂、看書、交談等轉移注意力的方式來緩解疼痛。

五、膝骨關節炎能治癒嗎?

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關節炎一旦發生就會有逐漸加重的趨勢。目前對於骨關節炎尚缺乏真正有效的、能逆轉病情的治療方法,主要的治療措施是減輕癥狀及延緩病情發展!對於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晚期的患者,膝關節置換術已經被證明是最成熟、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六、膝骨性關節炎該如何運動?

1、靠牆靜蹲

這種鍛煉方式由於趙之心老師推薦,已逐漸被廣大人民群眾認可,想想也是有道理的。方法是:背靠牆,向下慢慢半蹲,以自己感覺膝關節微微用力為準。這種鍛煉方法可以通過牆來分散膝關節的壓力,同時股四頭肌收縮,刺激關節,增減關節液的產生量。而且不需要任何輔助器械,簡單易學。在這裡Dr.許丹也是極力推薦哦!

多囑咐一句,靠牆靜蹲的程度和深度根據您自己的體力情況決定。如果您年齡較大,體力不行,就稍微蹲淺一點。若果您經常鍛煉,力量很好,那您蹲到90度也沒有關係。時間您也自行掌握吧,以不產生肌肉酸痛為宜!

2、屈伸功能鍛煉

屈伸鍛煉的目的是增加關節活動度,改善關節疼痛和活動受限。不論膝關節還是髖關節,正常情況下的屈伸範圍都很大,這就保證了下蹲、坐立、跑跳等活動自如。疼痛輕者除了正常活動外,每天可主動地鍛煉彎腰、下蹲、小步跑跳、擺動大腿和小腿。疼痛較重者,可扶著床頭、窗檯,練習逐漸下蹲等活動。如果疼痛特別嚴重,可由他人幫助活動各關節。

3、肌力訓練

老年人的肌肉力量本來已相對較弱,加上疼痛困擾,長期不動,肌肉必定會逐漸萎縮,甚至出現畸形。因此,增加肌力訓練非常重要。

肌力的訓練包括主動、被動兩種。所謂主動肌力訓練,是指平時的舉手投足、抬腿伸腕、直腿抬高等靠自己發力的關節活動,適宜預防性鍛煉及關節疼痛較輕者;疼痛較重者需要他人幫助進行抬腿、伸臂以及各個關節全方位的活動,或者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正規的肌力訓練,這都屬於被動訓練。

無論哪一種訓練,都貴在長期堅持、循序漸進。

4、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其實就是要促進肌肉的新陳代謝。人的一切生命活動均需熱量,消耗熱量就需要氧的支持、在肌肉活動的新陳代謝中,耗氧—需氧—肌肉收縮—關節活動—耗氧,循環往複。

各位親們可以通過清晨到公園、小河邊散步、做廣播操等達到增加需氧鍛煉的目的,這類鍛煉可促進呼吸運動,使攜氧豐富的血液到達那些由於運動產生乳酸堆積的肌肉,促進它們新陳代謝,從而使肌肉強勁有力。

5、避免關節過度屈曲、旋轉和碰撞

中老年人鍛煉時要科學,不恰當的運動會適得其反,比如因姿勢不正確、身體著力點不均,使關節面受力不勻;還有突然轉動身體、擠扭關節,特別是深蹲、上下樓梯……這些行為都會破壞關節軟骨,加重關節疼痛。這就要求各位患者進行關節活動時要動靜結合,活動強度、幅度均應由小到大,不要急於求成。

七、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的藥物有哪些?

1、氨基葡萄糖

是從蝦殼、蟹殼、膠原蛋白中提取的一種物質,它類似於我們關節軟骨的合成原料,可以幫助軟骨進行修復。這類藥物副作用很小,在國外屬於「保健品」,在超市裡就可以買到。口服三個月為一個療程,長期服用,對於輕中度的膝骨關節炎有明顯的療效!

2、糖皮質激素

大家不要對激素談虎色變,對於膝骨關節炎的急性發作、關節積液的患者,小劑量的激素局部注射,能有效緩解關節疼痛。這種小劑量、短期、局部注射對人體的副作用是非常小的,大家完全沒有必要擔心!

3、玻璃酸鈉注射液

就像是給汽車發動機注入機油一樣,直接把玻璃酸鈉注射到關節腔內,可以增加關節液的潤滑和粘稠度,緩解關節的疼痛和僵硬癥狀。一周注射一次,五周為一個療程。必須由像Dr.許丹這樣的專業的關節外科醫師來完成哦!

4、非甾體類抗炎葯

比如依託考昔、塞來昔布、艾瑞昔布、美洛昔康、雙氯芬酸鈉、醋氯芬酸、洛索洛芬等藥物,同時具有消炎和止痛的作用,對於骨關節炎的急性期效果較好。但是這類藥物有消化道副作用,因此不能長期服用。有胃十二指腸潰瘍的患者應用此類藥物時應諮詢消化內科醫生,或酌情使用胃粘膜保護劑。

5、外用藥物

比如依託芬那酯凝膠、雙氯芬酸二乙胺乳劑、吲哚美辛巴布膏等,由於局部用藥,避免了非甾體類抗炎葯的消化道副作用,但是止痛效果差些,可以輔助應用。

6、單純止痛藥

需要靠止痛藥來止痛時,說明膝骨性關節炎已經非常嚴重了,不推薦應用,需要行手術治療了。常用藥物:曲馬多、羥考酮、嗎啡等。

八、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保守治療還是手術治療呢?

事實上應該遵循階梯治療的原則,根據疾病的嚴重程度、發病時間的長短,選擇適合的保守治療或手術治療。

1、保守治療

、鍛煉+理療

剛剛有癥狀,癥狀間斷髮生,程度較輕的時候適合保守治療。比如調整生活習慣和運動方式,避免膝關節負重增大的動作或運動,例如爬山、爬樓、下蹲、跪地等等。同時加強大腿肌肉力量的訓練,比如直腿抬高練習。再輔助物理治療,比如熱敷、烤電,很多輕症的病人通過上述治療就可以達到減輕癥狀、延緩發展的目的。

、藥物+減負

對於通過上述治療後疼痛癥狀緩解不滿意的病人,可以口服氨基葡萄糖三個月,期間間斷加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物,比如美洛昔康、塞來昔布、依託考昔等等,再輔以拐杖減輕關節的負重。如果治療一段時間效果變差啦,可以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治療。就好像給機器上潤滑油一樣,當然啦,這必須由專業的骨科醫師來完成注射哦!

如果通過上述這些保守治療措施能夠緩解或控制關節疼痛,能夠滿足個人對日常工作生活的需要的話,就不需要手術治療。

2、手術治療

如果服用或者注射藥物後疼痛仍然緩解不滿意,或者藥物雖有效,但一旦停葯就疼痛明顯,嚴重影響到生活質量的時候需要考慮手術治療了。手術治療又有很多方法,主要包括微創關節鏡清理術、截骨畸形矯正術、單髁表面置換術和全膝關節表面置換術,每個手術都有適應症,主要參考骨性關節炎的嚴重程度。

、微創關節鏡清理術

主要適用於關節有遊離體絞鎖或半月板損傷,而關節磨損程度還不算嚴重的病人,關節鏡手術對於嚴重骨性關節炎的病人效果不理想。

、截骨矯正畸形術

主要適用於關節退變程度輕,但關節內翻或外翻畸形明顯的病人,這樣的病人通過截骨矯正畸形,恢復關節正常的負重後疼痛會隨之減輕。

、單髁表面置換術

主要適用於中到重度關節磨損,但磨損尚且局限於脛股關節的前內側間室、畸形較輕的病人,單髁表面置換術手術相對較小,不改變關節的運動學方式,恢復快,效果好。

、全膝關節表面置換術

適用於重度的關節磨損、嚴重的關節畸形的病人,全膝關節表面置換術到目前來講是比較成熟的手術技術,而且也只是關節表面的置換,所以不必過分畏懼手術,但膝關節置換手術也是對手術技術和經驗要求極高的手術,手術效果和手術技術的好壞關係很大,還是要找像Dr.許丹這樣的專業醫生來做這樣的手術哦!

九、什麼樣的膝骨關節炎患者需要行關節置換手術?

主要從三個方面來判斷:

1、癥狀,如果疼痛、僵硬較為劇烈,膝關節活動障礙,嚴重影響生活質量,並且經過保守治療無效,可以考慮膝關節置換手術治療。

2、X線片,從影像學上反應了膝關節骨關節炎的嚴重程度。如果增生嚴重,內翻或外翻畸形明顯,關節間隙明顯狹窄或者消失,表示重度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可以考慮膝關節置換手術治療。

3、年齡,人工膝關節置換的黃金年齡是60-75歲,年齡太小可能出現假體使用壽命不夠,年齡太大可能因為身體狀況較差難以耐受手術。當然,年齡是相對的,主要看癥狀和X線片。

朋友們,請把這篇文章轉發到您的朋友圈和微信群,讓更多的朋友看到它。專業的骨科醫師Dr.許丹會用自己最專業的眼光來審視您的疾病,為您娓娓道來,使您更好的了解自己的身體,預防疾病,早期發現疾病,還是那句話,我們是同一個戰壕里的戰友,疾病是我們共同的敵人!

如果您喜歡,請點開下方的二維碼,長按下方的二維碼,識別下方的二維碼,關注丹丹談健康,關注Dr.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關節炎 的精彩文章:

膝骨關節炎治療流程的國際推薦
骨關節炎的臨床表現、診斷和手術治療方法
骨科專家提醒:治療膝關節炎警惕十大誤區
2,500 具骨骼告訴我們,骨關節炎第一誘因是……
「關健之愛 同心童行」,幼年特發性關節炎關愛中心揭幕

TAG:關節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