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雄才大略,手下謀士武將眾多,一生稱臣,後世卻評他為漢賊

此人雄才大略,手下謀士武將眾多,一生稱臣,後世卻評他為漢賊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是《三國演義》中對於曹操的側面描述,從此曹操的負面形象開始根深蒂固。

事實上,建安元年,勢力已經頗具規模的曹操聽了東漢大臣毛玠對天下的分析後,接受他的建議,「宜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畜軍資,如此則霸王之業可成也。」

時間一長,曹操則變成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漢賊,但是曹操和他的勢力根本沒有「挾天子以令諸侯」。建議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的人是毛玠,毛玠的歷史的爭議就比較少,都說他清廉公正,古代忠義思想重,一個如此正義的人說服曹操挾天子?

事實上,漢獻帝雖然手上沒有權利,但是日子過得很是滋潤,曹操並沒有像董卓那樣粗暴,他對皇帝還是很尊重,保持著君臣之禮,而漢獻帝對此也很滿意,多次主動給曹操加官進爵。

那麼為何曹操會背上這個黑鍋呢?其實扔鍋的人是袁紹,袁紹底下有個謀士叫沮授,他就向袁紹建議挾天子以令諸侯,然而袁紹內部的謀士並沒有達成一致,對此爭吵不休,加上袁紹曾經反對漢獻帝登記,如果挾天子,那麼不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嗎?正當猶豫之時,曹操把漢獻帝接了過去,袁紹一看自己已經慢了一步,就把這個黑鍋拋給了曹操。

而曹操的各項才能在歷史上也充分展現出來,任人唯賢,知人善用,他憑藉著自己的能力,愣是把東漢「民人相食,千里蕭條」的景象改造成了屯田屯糧,百姓能安居樂業,起碼在他所一統的北面是這樣的。

而曹操生於官宦之家,官宦之家從小教育的就是傳統的儒家之道,儒家大家都知道,講究忠義,這也是他一直在丞相位置上,從未有過稱帝表現原因之一。

東漢政權自從靈帝駕崩之後,權利一直在宦官與權臣之間更迭,先是何進宮殺宦官反被其殺,宦官解決之後,又出現了董卓,東漢政權已經名存實亡。之後各地諸侯討伐董卓,其實已經是各路勢力為爭奪地盤的表現了。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曹操這個丞相還保了東漢政權二十幾年。

歷史慢慢走到了三國鼎立時期,雖然叫三國鼎立,其實勢力最大的還是曹操。既然武力打不過曹操,那麼就從名分上攻擊曹操,民間對劉漢的思想還透到骨子裡,所以負面的評論也開始越來越多。後來曹操也忍不住了,建安十五年,曹操寫了《讓縣自明本志令》用來回應質疑,說道:如果沒有我,那麼天下不知道有多少人稱王稱帝,有人見我勢力強盛,特意來攻擊我。

曹操身邊並不是沒有人建議曹操稱帝,建議稱帝的人還不在少數,例如夏侯淳就說道:「天下咸知漢祚已盡,異代方起。」但是曹操一直是拒絕的。自古以來,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天下的歸屬必須是有實力,且能讓百姓安居樂業的,曹操所割據的北方也算安定,稱帝其實也是可行的。

對於曹操的形象抹黑最深的應該就是《三國演義》了,作為一本演繹,羅貫中在其中把善惡對比寫得很鮮明。作為一本演繹,我們應該從作者的歷史背景去看這本演義,羅貫中早年時想輔佐君王的,但是張士誠使他失瞭望,從此全心寫小說,當然也把自己的情懷寄托在作品之中,劉姓更符合世俗對於東漢王朝的繼承,於是劉備成了正義的一方,反之曹操只能成為反面。

其實除了演義,歷史中的史學家對於曹操的評價都挺高的,例如寫《三國志》的陳壽,寫《資治通鑒》的司馬光。

近代的魯迅先生評價也很高: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我雖不是曹操一黨,但無論如何,總是非常佩服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淺讀 的精彩文章:

杜月笙的最信任的門生,硬氣面對日軍的酷刑,絲毫沒有妥協
第一個投降清朝的明朝將領,娶了大清的格格,子孫滿堂
清朝一家族,康熙說只要大清在就保他繁榮,雍正登基後卻被抄家
抗戰時期最有骨氣的川軍將軍饒國華,被日軍包圍寧死不投敵
此人跟隨曹操三十餘年,最後卻成為曹操最失望的武將

TAG:歷史淺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