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麥田圈竟是設計圖!幫助我們製造UFO?

麥田圈竟是設計圖!幫助我們製造UFO?





  


感性的看待麥田圈是最容易的,我們會不假思索的說它「真美」、「很震撼」…… 然而僅僅把麥田圈當作風景畫欣賞,就無法發現隱藏其中的秘密。

  


麥田圈研究者 Jeremy 提出了非常驚人的觀點。他認為,當我們對麥田圈深入分析以後,就能把麥田圈組合成一張設計圖並製造「UFO」--「麥田圈之艦」(The Crop Circle Ship),這才是麥田圈來到地球的真正目的。每一個麥田圈都描繪了整體構造中的一個局部。一旦某一部分被識別,那麼就可以通過這部分去破譯其他部分。大部分(也可能是全部)的麥田圈提供了有關製造這個「UFO」的信息,製造過程將會應用水、氫、現有能量以及微波等。「UFO」將為我們提供超級強大的可控制的能量,幫助我們克服引力束縛並實現真正的星際旅行。


  


聽起來有點玄,不是嗎?似乎這是個全新的思路,它能幫我們揭開麥田圈之謎嗎?現在,讓我們一起來開動自己的左腦,用理性思維來解讀這一觀點,這將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探索之旅。







UFO核心部分設計圖






「UFO」的核心結構分為四部分:超級四面體結構、水球結構、電力結構、場發生器。據Jeremy 理解,大概工作原理是:四大結構之間相互作用,以常見的水作為原料,使水中的分子裂變產生氫原子,再發生聚變等化學變化,從而產生巨大的能量 …… 






超級四面體結構





 


這是「UFO」的能量發動裝置,由空心管道和空心球體組成。其所處方位可能是設計的關鍵點之一。頂部某裝置向下發射微波,微波穿過內部管道並作用於其他結構,從而使超級能量被激活。







1999年4月19日出現的側麥田圈(左側)與「UFO」的能量發動裝置(右側)








四大結構相互作用






  


微波源發射出的微波通過大四面體的內部管道,經過6個球體(3個小的3個大的)射向水球結構,下圖中的「微波發射源」剛好通過6次彎折後連到中心的「水球結構」,體現了這個過程。另外,「電力結構」和「水球結構」之間的相互關聯也能在1997年那兩個同時出現的麥田圈中找到證據。







萬有引力屏蔽試驗裝置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2001年,科學家進行了「萬有引力屏蔽實驗」,所採取的裝置及原理與上面的麥田圈有些關聯。一個三角形裝置包含三個球空腔耦合諧振器,配有2.45 GHz的微波爐磁控管。試驗結果表明這個裝置能夠產生強烈的萬有引力屏蔽效應。克服引力束縛是實現太空旅行的重要課題:如何以宇宙驚人的光速飛向更遙遠的星球?







上側麥田圈是1991年7月17日出現的;下圖右側兩個麥田圈是1997年7月30日同一天出現的




如果你能花時間看看關於麥田怪圈的視頻,會覺得 Jeremy 的觀點不是「空穴來風」,還是符合邏輯的。有趣的是,他的這些分析將許多看似孤立的麥田圈關聯起來,並且很好的解釋了為什麼「多個麥田圈在同一天出現」以及「一個麥田圈在出現一天或幾天後又變化成了更複雜的圖案」。另外,我想到麥田圈形成過程中與水有密切關係,而水是「UFO」的能量源物質,並且,產生麥田圈的能量將麥子灼燒並導致分子結構變異,可能是一股瞬間高熱的能量,這與微波又有些類似 ……


  


總之,或許,可能,大概,麥田圈真的是高等智慧送給我們的「UFO」設計圖,為了讓我們能夠製造出超越現有科技水平的交通工具,與他們在遙遠的宇宙中相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探索發現未解之迷 的精彩文章:

妹子鐵頭功已練成
關於無人超市,這位大媽的回答亮了!
為什麼中國人迷信風水
外星人竟然就是人類自己,UFO可能是未來人類穿越!
盤點世界高校中最奇葩的專業,居然有靈學專業學習捉鬼驅邪!

TAG:探索發現未解之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