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金磚合作有沒有前景?看看經貿數據就知道了

金磚合作有沒有前景?看看經貿數據就知道了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王文、劉英】

由於國際金融體系尚不完善,歐美髮達國家主導的金融體系一定程度上限制甚至阻礙了發展中國家的金融發展,因此金磚國家之間有必要通過彼此合作,減少來自歐美金融體系的衝擊,提高自身金融體系的穩定性,形成新興國家自己的經濟流動區域。

金磚國家中的亞洲諸成員國都擁有一定的政治和軍事影響力,南非和巴西則自然資源豐富。中國、印度經濟增長最快,即便遭受金融危機的衝擊和國際貿易形勢的惡化,各金磚國家也都保持了相對積極的經濟增長趨勢,金磚國家發展的動力遠未衰竭。但各國國情不一,金融發展現狀良莠不齊,因此需要在合作中逐漸完善金融框架,建立良好的金融秩序。

金磚國家目前及在此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會處於經濟發展階段,要分析金磚國家之間的合作趨勢,就必須了解金磚國家的經濟及產業結構發展情況和彼此之間的雙多邊貿易投資關係,這也是推動金磚國家金融合作的基礎。

1. 中俄經貿投資關係

2015年中俄兩國簽署聯合聲明,在經貿、投資、安全等各領域提升了兩國合作關係。作為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國,中俄經貿和投資也步入了發展快車道,儘管兩國投資起步低,但中俄近年來保持著良好發展勢頭,俄羅斯已成為中國投資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俄羅斯聯邦統計局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年底,中國在俄羅斯的投資存量達366.7億美元。近年來,中俄投資合作機遇前景廣闊,尤其是在西伯利亞鐵路改造、高鐵、

公路等大型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領域可以吸引中俄直接投資。而在高科技領域,中俄也形成了共同開發第三方市場的合作局面。在油氣方面,中國作為俄羅斯的油氣輸出大國,近年來油氣需求不斷上漲,中俄已成為關鍵合作夥伴。此外,中俄在遠東地區的農產品合作,在人文、醫療、教育等領域的合作也亟待開展。

俄羅斯長期以來受到西方打壓,北約東擴也對俄羅斯造成日漸嚴峻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同東方國家尤其是中國的合作發展是其必然的選擇。為推進中俄兩國的貿易和投資合作,中俄兩國簽署了雙邊本幣結算互換協定,俄羅斯也加速建立了本幣支付體系,為中俄兩國在債券、股權、基金等領域的合作提供了重要基礎。

在美國退出「巴黎協定」、特朗普政府解除能源管制的當下,美國能源產業的生產力受到極大刺激,美國由石油等能源的進口國轉化為能源出口國,這將從根本上改變世界能源格局。此外,在美聯儲持續加息的背景下,美元走強打壓以美元計價的油價,國際油價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持續保持低迷。而中國作為俄羅斯石油、天然氣的進口大國,是俄羅斯油氣的大客戶,這是俄羅斯支柱產業的關鍵合作夥伴,中國穩定、持續、大量的油氣進口對於俄羅斯經濟無異於雪中送炭。

但目前,中國和俄羅斯兩國之間的合作幾乎只涉及油氣方面,雙方應加強內部改革,探索兩國互補的方向和合作的可能性,推進兩國更多的經貿合作,從而加強兩國之間、金磚國家之間甚至全球的金融合作,進而促進內部實體經濟的發展,使經濟發展成果惠及人民,同時減輕俄羅斯金融的脆弱性,共同推動國際經濟治理體系的變革。

在金融危機期間,美國實施了三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在經濟復甦後又退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進入加息通道,在這一過程中,美元的貶值和升值對開放資本市場的俄羅斯盧布造成了巨大的風險,使盧布發生劇烈的貶值。在此背景下,近年來中俄兩國的本幣互換,尤其是2016年中俄兩國進行的貨幣交換機制顯得極為關鍵,堪比輸血之舉。而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迅速的發展使其被視為了既有國際秩序的潛在挑戰者,近年來逐漸受到國際社會的注意。作為彼此最重要的戰略夥伴,中俄雙方的密切交流能夠促進兩國深化合作,共同應對挑戰。在金磚合作中,中俄兩國都得到了「去美國化」的發展環境,能夠削弱西方政治的影響,兩國在金磚框架下的合作將改善兩國發展遇到的政治瓶頸,為兩國發展贏得更好的機會。同時,中俄之間的合作,以及中、俄在金磚國家加強合作,也增強了金磚的積極力量,對於維護多邊主義、反對霸權具有重要意義。

從中俄貿易與投資數據可以看出,十年中兩國進出口貿易額迅速提升,展現出良好的市場前景;同時,中俄交互投資數額呈現萎縮,說明兩國有很大的合作空間尚未發掘。這種狀況也在一定程度上與中國的投資模式相關,目前中國多數跨境購買以投資少數股份為主,缺乏控制權影響對俄投資收益,而跨境收購中,主體多為500萬美元以下的小型收購,落後的投資模式導致雙邊投資效益不高。

從基建等情況看,俄羅斯公路交通落後,鐵路、航空多為蘇聯遺產,2011年,俄羅斯計劃在此後的10年內向交通領域注資重建現代化交通條件,這勢必帶來巨大的市場機會。面對西方壓力,俄羅斯同中國合作,修建中俄原油管道,並通過建設波羅的海輸油管道擺脫西部國家限制,這也為管道運輸領域帶來了契機。基礎設施建設的輻射效應伴隨俄羅斯現代化戰略和外資准入門檻的降低,將給俄羅斯企業帶來更多發展機會。

俄羅斯中東部地區地廣人稀,勞動資源匱乏,與之接壤的中國東北則恰恰相反,處於勞動力資源豐富,工業企業較多的狀態,俄羅斯橫跨亞歐兩洲,資源豐富,金融危機後,經濟復甦超過大多數發達國家,工業、基建的改造給投資帶來了更多機遇。中俄雙方都有明顯的比較優勢,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如何在雙邊貿易基礎上擴大彼此的投資,是中俄合作中值得討論的話題。此外,中俄兩國交流歷史悠久,除工業、金融合作以外,雙方在教育、旅遊等方面也有諸多合作基點。

2. 中印經貿關係

中印兩國都是文明古國,兩國山水相連,文化交融。印度經濟基本面良好:人口紅利巨大,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國,勞動成本低廉;地理位置重要,海岸線長,海運能力居世界第十六位,輻射中東、南亞、東非市場,且和西方關係密切;經濟潛力巨大,保持了經濟體量長期的良好增長;有大量亟待開發的地區,需求旺盛,對經濟增長做出了有力支撐;信息技術發達,擁有全球第二大電信網路,在經濟信息化方面具有優勢。中印兩國1950年建交,新世紀以來兩國保持著快速良好發展勢頭,2015年印度總理莫迪訪華,全面提升了兩國關係及經貿發展水平。

中印兩國經濟和產業互補性強,儘管兩國在軍事政治貿易等領域仍存在爭議,但是從中印雙邊貿易數據可以看出,兩國貿易額增長迅速,雙方仍是彼此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和發展動力。近年來中印兩國經貿發展逐步深入,兩國貿易額從2000年的29億美元大幅提高到2015年的716.5億美元,14年時間增長了23倍。中國發展成為印度第一大貿易夥伴,商務部數據顯示,2015年中企在印度新簽承包工程合同128份,總額達18.11億美元,截至2015年年底,中國在印度累計承包工程合同額達657.8億美元。

2014年9月習主席訪印,兩國敲定了五年期經貿合作計劃,為深化經濟關係、推動貿易再平衡制定了路線圖。在2020年前,中方將爭取向印工業和基礎設施發展項目投資200億美元,並擴大印度在中國的藥品、農產品市場,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兩國常年貿易逆差造成的負面影響。中國企業對印度製造戰略反應迅速,中國通過習主席訪問印度時成立的電力和汽車產業園,開展對印投資,兩個產業園區進展迅速,對於提高印度製造業起到了促進作用。但兩國的經濟規模和經貿合作水平尚不相稱,在世界銀行的營商環境排名中,印度2015年排在185個國家的第130位,在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仍有很大改善的空間。

印度近年來拓展東方市場,為兩國合作帶來了由內而外的動力。在金磚合作的框架下,兩國合作的深度廣度進一步提高,矛盾與糾紛有所緩解,印度對中國的反傾銷案件自2010年後也不斷減少。中印兩國作為亞洲最大的兩個新興經濟體,雙方的合作能夠為地區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對世界經濟的走向也會起到重要影響。受制於地緣政治、領土糾紛、軍事衝突等各種原因,中印關係較為複雜。同樣作為快速發展的新興經濟體,兩國在投資、貿易、技術等領域存在競爭,但中國始終是印度最大的貿易夥伴。

作為金磚銀行和亞投行的成員國,對中國和金磚國家的支持,也是對印度基建和製造業的支持,不僅將拓寬兩國投融資渠道,更有助於增強印度在全球治理中的發言權。整體看來,印度和中國的合作可以基於三點:

一是提高基礎設施建設能力,在完善的基礎設施之上更好更快地推進經濟發展,並促進中印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二是提升印度的製造業,印度製造業較為薄弱,中國則是製造大國,中印可以加強製造業領域合作,通過互設分廠,增進投資;三是中印雙方加強科技創新合作,優化兩國經濟結構,促進兩國經濟發展。

在此基礎之上,印度也應加強與金磚其他國家之間的合作,使金磚各國優勢互補、協同發展。中國對印度出口的主要產品是機電、音像、機械、有機化學、貴金屬、鋼鐵、塑料;而印度對中國出口的主要產品是金屬製品、礦產品、珠寶、化工、紡織、橡膠。由於兩國巨大的市場和強勁的發展潛力,雙方在競爭環境下仍應求同存異,拓寬合作領域,努力為兩國發展謀求較為良好的市場環境。伴隨金磚國家合作的深入,中印兩國的往來溝通對於增強兩國戰略對話、增強互信、促進了解等具有深遠的意義。

3. 中國與南非經貿關係

南非是非洲第二大經濟體,也是外商在非投資的首要集中地。戰略地位重要,東部眺望亞歐市場,西部聯通美洲市場,獨特的地理位置是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加之政局穩定、金融法律相對健全、礦產豐富、市場需求較大,吸引了來自英、美、荷、德、中等諸多國家的投資。內部來看,南非擁有非洲最發達的公路網路,覆蓋全國且與鄰國有便利交通,鐵路同公路相輔相成,航空運輸業和水運也較為發達,為海外投資和國內建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自1998年中國與南非建交以來,兩國關係平穩健康發展。從2009年起中國連續8年持續成為南非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進口來源地,截至2011年,兩國雙邊貿易額達454.3億美元,同比增長76.7%,快於與其他國家的進出口增速。兩國雙向投資逐步擴大,2009年年末,南非在華投資達到5億美元以上,涵蓋冶金、環保、啤酒等領域,而中國在南非的投資也接近10億美元,從服裝紡織擴展到能源機電、金融信息等諸多領域,南非成為中國在非洲的最大投資目的地。截至2015年,中國在南非的投資存量達47.2億美元。南非也是中國到非洲旅遊 人數最多的國家,2015年,中國到非洲的旅遊人數達84,878人次,同比增長2.2%。

近些年來,中國和南非兩國深化交流合作,取得了巨大成就。2015年,習主席前往南非進行國事訪問,在約翰內斯堡和南非總統祖馬共同主持了中非合作論壇。訪問期間提出了包括「中非貿易投資便利化合作計劃」等「十大中非合作計劃」,作為中非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南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將帶來中非合作廣闊的前景。

中國和南非兩國貿易雖然有長足進步,但雙方貿易結構仍有待優化。中國向南非出口的產品一半以上是低附加值的輕工產品,南非由於工業尚不發達,以出口原材料為主,其中礦產資源和賤金屬是南非向中國出口的最主要產品,類似的發展階段使得兩國產品難免遇到同類競爭的處境,貿易摩擦時有發生,如何開放市場,發揮比較優勢實現產品多元化,緩解出口產品類型過度集中,是雙方合作需要考慮的問題。

短缺電力的問題一直是制約南非工業發展和經濟增長的障礙。與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相近,近年來,南非承受著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雙重壓力。為此,南非政府希望打造多元電力供給結構。一方面通過公私合作開發光熱發電設備,降低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成本;另一方面,南非正在尋找合作夥伴嘗試核電發電的可能性,電力領域表現出新的市場機會,給中南合作帶來了機遇。但同時,南非由於勞動法律嚴格,罷工事件成為南非投資的不穩定因素;諸多外商投資使得南非同世界各主要國家貨幣往來頻繁,匯率波動加大;較大的市場需求和相對落後的建設進度使得南非失業率和犯罪率較高,教育缺失使得人口資源和勞動法規尚未轉化為人口紅利,抬高了經營成本。如何通過金磚合作增強勞資互信妥善處理工會關係,建立相對穩定的經營環境和金融條件,在發展的同時承擔社會責任,保護非洲生態環境,是南非同其他金磚國家合作需要解決的問題。

4. 巴西及中巴經貿關係

自1974年中巴建交以來,雙方經貿關係取得了長足發展,1993年兩國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2013年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中國連續六年成為巴西最大進口來源地和出口目的地以及第一大貿易夥伴。巴西則成為中國第十大貿易夥伴,也是中國在拉美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巴兩國在貿易、投資和金融三大領域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一是中巴之間的經濟及產業互補性強,國際產能合作發展前景廣闊。中巴兩國經濟貿易的互補性強,巴西自然資源豐富,是中國在拉美地區最為重要的礦產資源和原材料進口國,也是中國最具潛力的石油進口國之一。但巴西工業生產能力還有待提高,同時對於中國製造的電子和電器類產品、計算機、機械設備等大型工業設備需求量大且逐年增加。基於中巴兩國巨大的消費市場,未來兩國的貿易和投資將持續穩定增長。

二是中巴兩國間的投資領域合作潛力巨大,貿易投資發展機遇廣泛。相對於貿易,中巴兩國投資合作雖然起步晚但發展迅速,而且成果豐碩。中國企業對巴礦產、能源、製造業、基礎設施、農業等領域累積投資接近200億美元,中資在巴西投資的企業超過1,000家。巴西對華投資更是逐年增長,主要包括客車零部件生產、飛機製造、壓縮機、水力發電、房地產等項目,截至2015年,巴西在中國的實際投資額已超過20億美元。巴西農業生產條件良好,但是基礎設施落後,物流成本高,勞工問題突出,整體的出口價格缺乏競爭力。中國與巴西農業投資合作的開展有利於提高巴西在全球農業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當中的地位,有利於滿足市場需求,促進中巴兩國的投資合作實現共贏。

巴西作為拉美地區經濟規模最大的國家,市場容量大,資源體量大,承接能力強,這為中國產業轉移的實現提供了良好機會和條件。中國政府鼓勵企業的「走出去」和巴西政府「經濟加速發展計劃」也為兩國間國際產能合作提供了橋樑和基礎,將極大地促進巴西工業的升級和中國產業結構調整。

不僅如此,中巴兩國從自身發展需求和互利共贏角度出發,在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等國際事務上都有強烈的合作意願和巨大的合作空間。習主席和李克強總理先後對巴西的訪問進一步深化了兩國政治互信,擴大了共識,為兩國經貿合作注入了活力。

三是基礎設施合作成為中巴合作亮點,提升了中巴兩國金融合作水平。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巴西政府為改善其薄弱的基礎設施,連續推出三期「經濟加速發展計劃」和兩期「物流投資計劃」,大力提高和改善鐵路、公路、機場、港口等多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巴西政府希望中國企業參與相關項目投標,在基礎設施和物流領域進行投資,提高巴西基礎設施和物流行業的現代化程度。

基礎設施投資建設也促進了中巴兩國的金融合作。中國大型金融機構開始涉足巴西經濟業務,中巴兩國金融機構互設海外辦事處和代表處,為兩國企業界產能合作提供便利。金融的撬動和引擎作用也極大地支持了中巴在基礎設施領域的合作及經貿投資合作,尤其是在保障國家資源供給和大型成套設備出口事業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金融危機後,中巴間貿易不平衡問題逐漸凸顯。由於中國和巴西比較優勢的差異,中國多進口礦物和農產品,結構相對單一,但巴西則對中國輕紡、鋼材、基建、化工等諸多領域存在巨大需求。目前中國對於巴西的投資限於資源開發和基建領域,對其他領域涉足不深,有大量的開發空間尚未得到合理利用,巨大需求和跨國投資領域不匹配使得兩國貿易不對稱現象加劇,已有的中國投資難以滿足巴西對其他領域產品的需求,直接導致貿易摩擦的加劇。

在發展中國家合作中,若要改變雙邊和多邊貿易摩擦和不平衡現象,根本做法是改善貿易結構,加大市場開放力度,以開展多領域的合作,發揮比較優勢,同時吸引投資為本國發展增添動力。伴隨金磚國家經貿與金融合作的深入,中國可以擴大對巴西在工業、高新技術、環境保護等其他新領域的投資,使兩國商品進一步細分,避免同質化導致的惡性競爭和貿易衝突,同時在經貿合作區建立的過程中,逐步建立平等互利、安全可靠的資本市場,逐步實現貨幣兌換以維護本國貨幣價值的穩定性,規避跨國貿易帶來的匯兌風險。

5. 俄印經貿關係

而從印度和俄羅斯的關係來看,兩國關係長期建立在軍事產品購買的基礎之上。俄羅斯油氣資源非常豐富,而發展中的印度則是能源進口大國,俄羅斯通過金磚機制,包括建立金磚國家能源俱樂部等,可以更多地推動其能源出口的多元化,並形成穩固的長期的合作關係,通過金磚合作交流,對於俄印兩國改變物質關係基礎,拓寬經貿往來領域具有積極幫助。

6. 印巴經貿關係

近年來,印度和巴西也在不斷深化彼此之間的經貿合作關係,印巴之間的雙向貿易額也在持續擴大。2014年印巴之間的貿易額就超過114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0.4%。巴西每年通過印度信實公司進口柴油達15億美元,約佔巴西柴油進口量的50%。從雙向投資來看,巴西在印度主要投資在汽車、信息技術、礦業、能源、生物燃料、鞋類等行業。而印度對巴西的主要投資領域則更多集中在信息技術、製藥、能源、農業、礦業、工程以及汽車等行業。

7. 印南經貿關係

近年來,印度與南非之間的經貿投資關係突飛猛進,雙方之間的特殊關係決定了其經貿投資聯繫更為密切。近年印度與南非兩國雙邊貿易額發展到130億-140億美元,印度則主要向南非出口汽車及零部件、交通運輸設備、藥品、機械產品、化工、紡織品、大米、珠寶等。印度主要從南非進口黃金、鍋爐用煤、銅礦石和精礦、磷酸、錳礦、鋁錠及其他礦物質。儘管印度尚處於貿易逆差地位,但主要是受到印度作為黃金消費大國大量進口黃金的影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的精彩文章:

全身鮮血跪地,釜山14歲少女被學姐暴打「震驚韓國」
印度女防長剛上任就被印媒質問:買武器的錢在哪?
只有兩國還在建造,中國海軍為什麼還要這種軍艦?

TAG: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