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儒家思想的內在普遍價值

儒家思想的內在普遍價值

自從晚清東西文化和傳統大規模接觸之後,中國的思想家所從事的工作,就是探尋兩者中的差異性與普遍性,其中也有外國朋友加入到這一行列,如羅素。他雖然稱不上是中國學問和問題的專家,但作為旁觀者,他在《中國問題》中對中國文化中的普遍價值的認識,也領略到了中國文化的誘人之處和魅力。

儒家承認事物的差異性和多樣性,用孟子的話說是「物之不齊,物之情也」。但儒家從來就不否認文化中的普遍性。這可以從兩大方面說。

一是儒家認識到了文化的普遍性和差異性、文化的多元性和共識的關係。《周易·繫辭傳下》說的「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宋明道學家說的「理一分殊」。這種思維肯定了有「我們」,肯定了我們有「共同的世界」,同時也肯定了「他者」,肯定了有他者的「不同世界」。這兩個世界的關係,按《禮記·中庸》的說法,是「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

儒家傳統和資源如何對當代的中國人和世界作出貢獻,依賴於我們對它的深度觀察和視點。在儒家思想和學說中,它有一些內在的普遍性。其中之一,是它的仁愛精神。若尊重他人的願望是一個普遍性的價值,那麼儒家的「仁愛」精神就具有這樣的內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正好就體現了這一方面。

仁愛本質上是普遍同情,它主張包容一切、關照一切。儒家始終把「反求諸己」和「不尤人」作為修身的中心,同樣是尊重他人。儒家的「天人合一」和「萬物一體」思想,有機主義和整體主義世界觀,教導人類還要學會同萬物相處,善待作為自然的他者。儒家「仁愛」中的孝親層面,主要是指明了一個人實踐仁愛的出發點和入手處,並不是把它狹隘為只是孝親。

再如,儒家始終把人的尊嚴和價值放在人的道德自覺和人格境界上,從不以出身和身份來衡量人的優越性。儒家的人性論,主要是人性平等論,它為所有的人都賦予了共同的人性。人與聖人的差別只在於學與不學的問題。

儒家沒有印度的種姓意識,也沒有古希臘的奴隸觀念。儒家的「禮」雖然注重區分人類事務中的「差異性」,其許多禮儀規定了「差別待遇」,但不能說這是主張等級制和人類的不平等,在現代社會的許多禮儀活動中,人們所受到的禮遇不是也很不一樣嗎?

總而言之,儒家的學說和思想,總體上傾向於普遍性和可公度性思維,而主要不是特殊性和差異性思維。《呂氏春秋·有始》的一段話可以代表儒家的這種思維:「天地萬物,一人之身也,此之謂大同。眾耳目鼻口也,眾五穀寒暑也,此之謂眾異。則萬物備也。天斟萬物,聖人覽焉,以觀其類。」

不同的文化和傳統既是自身的、自我的,但同時又是開放的、包容的和彼此可以分享的。在不同的文明傳統和文化並存的前提下,我們更需要以理性和真誠展開交往和深層的對話。

本文原載於《光明日報》(作者王中江,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北京大學教授),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萬樹涼生霜氣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TAG:大道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