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死之間,中國人的智慧

生死之間,中國人的智慧

如果要從中國人生文化裡面,找一個既能為上層社會所認同,也能深入一般階層民眾心理的文化個例,梁祝的故事無疑是最好的。顯然,單純從愛情的角度來討論這一民間故事的深刻含義,已經遠遠不夠,我們所要真正懂得的地方在於,透過兩個人的人生故事,那種蘊含著變化和轉變帶來的新的世界的生活,構成了中國人生文化心理的重要內容,這一內容,不僅僅支撐著此刻現實人生的任何困難的來襲或者挑戰,更能夠讓中國人生借著所有單純的轉變而賦予未來以莫大的希望和鼓勵。死亡不足以構成人生的悲劇,跨越死亡的轉變,才是生命的本質。如何在另外一個真正屬於永恆的時間裡美好的存在,才是中國人生功利主義的偉大內涵。這一內涵,是普通中國人生的底牌,在面對死亡的挑戰之際,一個鄉村舞台上樑祝的故事片段,就足以溫暖所有村子裡幾乎沒有正規教育的百姓,就足以穩定他們關於生死之間轉變帶來的情緒上的不適應,把緊張,恐慌,不安帶入永恆。有一點需要刻意留心的是:沒有誰比中國人更加現實,卻沒有誰比中國人更能夠接近永恆。中國文化裡面那一份安靜的美學人生,非得和他們關於生死的認識在一起才可以聞見其中奇妙的芬芳的味道。?比如,我的父母加起來的文化大抵等於小學二年級左右的文化,要知道,我母親為了一條紅頭巾,就在十六歲從一個偏遠的山村嫁給了屬於另外一個山村的我的父親。這是他們在1960年代開始的新的生活。我母親在直到今天的所有時間裡,都會無師自通地哼唱梁祝的片段,無師自通地跳起來屬於經典的湖南花鼓戲「劉海砍樵」的舞蹈。我從來不否認我母親以及和她一樣年紀的鄉下女人在生活里創造的單純快樂,我甚至懷疑研究中國人生快樂與幸福的大學教授從來不懂得中國人生的細節內涵。屬於民間文化的深刻心裡,舞台,廟會,趕場,幾個女人在柴火的灶屋裡的聊天,這些真實的生活,才是中國人生幸福的煙火。我要說明的是,屬於一般百姓的梁祝故事或者其中某些片段 ,竟然可以讓他們懂得生死這樣嚴肅的課題。鄉下人把生死都叫做「紅白大喜事」,同樣的鞭炮,同樣的噼啪作響,同樣的飯菜,同樣的擺放在眾人聚集的餐桌上。生的時候是歡笑,死的時候是哭泣。一切眼淚臨到之際,前一刻是悲傷,眷戀,後一刻是鼻涕擦乾的回憶。死人就在叫做「千年睡」的棺材裡(「千年睡」這一單詞是如何安靜地描述了生死的根本品質,而毫無感情上偏執的糾纏,太美了的詞語常常被人忽略,所以,我小的時候,就覺得父親告訴我的一切,都和他當廚師,從鍋裏手指拈出來一片肥肉餵給我吃的喜悅感覺是一樣的)躺著,棺材的蓋子放在一邊,死的人安靜異常,活的人可以去看他或者她的面孔,或者就坐在兩米遠的附近,聊天喝酒嗑瓜子,一切似乎圍繞著死的生命,一切又沉浸在回憶里。或者偏離話題,談到隔壁某人的不夠厚道,談到今年雨水的順利,談到死的人所選擇的埋葬的地方的風水,因為,道場過後,一路的嗩吶鞭炮就會把一個人的一段徹底埋葬在地下。?這樣的鄉下人生的片段,乃是全部中國人生的關鍵之處。明白了這一點,即刻可以明白全中國普通人生的奇妙。中國人從來沒有被死亡恐嚇住,從來就不會在死亡面前打住,越過死亡,或者說越過生死之間,中國人生文化心理進入了來世,進入了來生。依然是生,依然是跨越死亡的奇妙的循環。於是,可敬的生命態度里,用了四個字來概括:慎終追遠。顯然,你不大可能具體地尋問一個普通中國人關於生死的觀念,有一點可以肯定,每一年農曆的七月半,他們叫做「鬼節」的時間裡,竟然喜樂著迎接自己所有的祖先,他們得讓這些依然在自己生命里流淌著血液的祖先,甚至無法想像的列祖列宗都接回到自己的家裡,一切最好的煙酒雞肉都在桌子上,點著香燭,燃著錢紙,在青煙里作揖,等拜完了,一切恭敬的儀式結束,就會讓活著的生命圍著上好的酒與菜,吃一頓。我從小就被曾祖父叫著,學者他的樣子,給錢紙寫字,然後做包封,然後寫上幾派的祖先。他們實在距離我太遠,我無法想像他們的樣子,卻無法拒絕他們的存在和影響。於是,一個屬於可以傳宗接代的男孩子,就會理所當然地接受這樣安靜的有著秩序的教育,自然而帶著樸素的情感,現在想起來,依然生動無比。?所以,對於一般普通中國人生而言,他們會安靜地接受死亡,會安靜地走近死亡,會和一切已經死亡的現象打著親切的交道。故事裡不僅僅是死,而且是尤為重要的生。你要在一個樸實的鄉下人那裡看見死亡的悲涼凄慘實在非常困難,而發現單純的快樂幸福卻似乎更加容易。死亡是全部生命的一個片段,一個點,一個過程,一個細節,一個季節,一個談起來就可以感覺人生意義的真實存在,他們於循環里看見了生命的真相,他們把這樣的真相理解為命運。這個世界上很難找得到一個民族像中國人一樣如此懂得命運的安排,如此敬畏命運的安排,有時候,敬天就是他們一生的哲學,一生關於命運的理解,這一點,讓我們直到今天依然保持肅穆的態度。於是,梁祝的故事,就是兩隻蝴蝶的再生。人生是短暫的,自然卻是永恆的。中國人生所理解的永恆永生是如此的浪漫,超越現實的沉重,超越此刻死亡的悲催,他們有此生,有來世,有前世,有今生,他們和生命打著親切無比的交道,安靜異常地守候著一切的到來,心理上穩定平衡,文化上無法破壞解構。死亡不是最後的功課,生命才是無可懷疑的真實存在。所以,我們不會繞過死亡蒼白的面孔,而是懷著蝴蝶飛舞的形式,敬畏和期待一切有利於人生的真實內容。這樣的人生這樣的心理,是美學的,也是哲學的,更是生活的。(圖文原創,毛歌微信號:maoge196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頭刊 的精彩文章:

TAG:今日頭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