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台軍買這個「神器」 1個花了美軍6個的錢

台軍買這個「神器」 1個花了美軍6個的錢

台媒9月4日報道,台灣「立法院」發表聲明,反對台空軍計劃9月中旬前與美國簽署購買AN/ALQ-131A FMS電子戰吊艙的協議,因台軍原計劃花費1.6億美元購買42個電子戰吊艙,結果因美軍自身不再採購這一弔艙,要將研製費用全部轉嫁到台軍身上,結果採購電子戰吊艙的數量從42個縮水到12個,即使去掉測試研製成本,每個吊艙的售價也達到600萬美元之巨。

據相關資料顯示,美軍ALQ-131A電子戰吊艙採購價格僅為75萬美元。

美軍F-16戰鬥機掛載AN/ALQ-131電子戰吊艙

美軍ALQ-131電子戰吊艙

將F-16 BLOCK 52的內置電子戰系統放到吊艙里,就成了ALQ-211(V)9吊艙,其功能相當

據報道,台空軍針對這一項目解釋稱,ALQ-131A FMS電子戰吊艙是重新研發的產品,卻是針對「鳳展專案」(F-16V改裝方案)所研發的裝備,與台軍需求整合,零件與台軍現役AN/ALQ-184通用。而針對台灣部分立法委員說到的ALQ-211(V)9電子戰吊艙,台軍官員稱這種吊艙美軍自身沒有使用,如果要整合到「鳳展專案」中,恐怕另需預算。

也有官員承認, 台灣選擇ALQ-131A吊艙是由美方主導,台灣自身沒有「置喙空間」。

有知情人士認為,美軍稱ALQ-131A可以使用ALQ-184的零部件,其實很有爭議,一個是雷西昂公司的產品,另一個是諾斯羅普·格魯曼的產品,兩家公司的零部件如何通用?認為台軍應該向外界說明,不能什麼都推給美軍。

據稱,這位知情人士還說,美軍也有向台灣方面透露,他們是以為台灣空軍制定特別廠商作為升級選項,原本需求量為42個,但現在預算只夠買12個,未來勢必追加預算繼續增購,台軍沒有說實話。

台灣「台海安全分析中心」主任梅復興在社交媒體上說,此案到頭來不是追加巨額經費,就是大幅縮水或大幅推遲,恐怕又是一個官僚體系下無人擔責導致惡果的典型案例。

據稱,當初台軍本著「與美軍保持一致」原則,選用ALQ-131吊艙是考慮當時美軍計劃未來自己也要用這款吊艙。但現在美軍已經放棄對F-16機隊進行航電升級計劃,但仍要求台灣繼續使用這款吊艙。

台灣媒體和「立委」口中所說的「廉價」的ALQ-211吊艙用戶不多,巴基斯坦使用了這種電子戰系統,但其安裝方式是安裝在機內,也就是ALQ-211(V)4型,不用帶吊艙

目前簽約購買ALQ-211(v)9吊艙的只有土耳其,打算用來加強其F-16A戰鬥機的作戰能力,對於台灣來說,這種性能較差的吊艙自然無法滿足需求

梅復興說,他多年前就提出建議,應該密切關注美軍ALQ-131研發進程與經費問題可能產生的影響,並對其他可能的解決方案保持開放觀念。

他說,事實上,這一方案從一開始就變數很大,不僅報價不確定,美軍甚至要看其自身ALQ-184和ALQ-131電子戰吊艙(外殼)裝備數量變化情況,才能確定有多少剩餘物資向台灣出售。至於台軍設定預算所需的信息,美方回復都要延遲2年。

在這種情況下,梅復興說,台軍一直堅持「與美軍同步」,但實際上ALQ-131A FMS的核心技術是所謂「數字化射頻記憶」(Digital RF Memory/DRFM)技術(一種欺騙式干擾技術),而美國所能批准出口給台灣的FRFM技術水平,不管是哪家廠商提出的什麼方案,其實都是受到完全相同限制的。也就是說,無論選擇哪個方案,無論是ALQ-131AALQ-211還是ALQ-184改裝,其性能基本上都會完全相同,差別不過是成本和研製時間。

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表示,從台灣方面說到的這些情況看,台灣購買的ALQ-131A FMS吊艙,其實和美軍自用的ALQ-131或者ALQ-184都有不同,其基本概念是將台灣現有AN/ALQ-184(V)7吊艙的部分設備,安裝到美軍提供的剩餘物資ALQ-131A吊艙內,並對其軟硬體進行部分升級,使之具備類似美軍現役自用ALQ-184吊艙的性能。基本上來說是個「新瓶裝舊酒」的方案。

台灣現役的AN/ALQ-184(v)7吊艙是美國1994年批准出售的,這是這種電子戰吊艙首次批准對外出口,台軍以1.06億美元的價格,購買了82套此型吊艙,包括其各種附件,相當於每個吊艙129萬美元。相比之下,美軍2010年採購全新製造的AN/ALQ-184(V)9(包括一套ALE-50拖曳式誘餌)的價格約為95萬美元。這樣比一下,美軍出售給台灣的ALQ-184吊艙價格大概是美軍採購價的2倍左右,符合國際軍火市場價格通例。

但到了今年,1.6億美元的天價,最後台灣拿到手的只有12套ALQ-131吊艙,按照台軍說法,去掉研製成本,每台採購價是600萬美元。而美軍自身採購全新AN/ALQ-131的價格,約為每台75萬美元。換言之,台灣花費了6-7倍的價格,拿到的卻是一個拼湊產品。

台軍ALQ-184電子戰吊艙,該型吊艙是1994年美軍首次批准對外出口的產品,在當時台軍眼中堪稱「神器」,能有效干擾解放軍當時裝備的俄制R-27導彈,甚至降低S-300導彈的作戰效能

如今美軍正逐步將手中的ALQ-184更新到ALQ-184(V)9,安裝了ALE-50型拖曳誘餌,以對抗具備目標軌跡分析能力的先進雷達制導導彈

美軍現役部分F-16戰鬥機在機翼外側掛架上安裝了ALE-50誘餌系統,沒有選擇昂貴的ALQ-184(V)9,當然,ALE-50是不會賣給台灣的

那麼,導彈如何對付ALE-50?解放軍當然不會沒有辦法

據資料,美軍現在同時裝備有AN/ALQ-184和AN/ALQ-131吊艙。這兩種吊艙都是自衛電子對抗系統,可以干擾空中和地面的火控雷達和導彈雷達系統,不過它們的功率都不足以讓對方雷達無法鎖定自身戰鬥機,但可以增加對方雷達探測誤差,降低導彈命中率。美軍中,執行反雷達作戰任務的F-16CJ戰鬥機經常攜帶這兩種吊艙,在面對擁有現代化空軍的對手的時候,F-16也經常攜帶這兩種吊艙。

而台灣媒體提到的,ALQ-211吊艙,實際上則是將F-16C Block 52型內置的電子對抗系統為基礎,研製的一種吊艙,對於那些電子設備較為落後的飛機來說,這套系統能夠提供與F-16 BLOCK 52相似的電子對抗能力。

其中,ALQ-184吊艙的性能更好、重量更輕、售價更貴,且對飛機氣動影響較小,而且其最新改型ALQ-184(V)9還整合了ALE-50拖曳式誘餌系統,因此是美軍「高端」型電子吊艙。相比之下ALQ-131則因為比較廉價,對外出口較多。而ALQ-211吊艙則有土耳其空軍選用,主要用於裝備較為老式的F-16A戰鬥機,使其電子對抗能力達到接近F-16後期批次水平。

殲-10B/C和F-16 BLOCK 52以後型號一樣,在機內整合了自衛電子對抗系統

但如果需要應對高威脅環境下的SEAD(防空壓制)作戰,殲-10B也可以攜帶RKL-700A電子對抗吊艙,以增強生存力

ALQ-131是一種模塊化系統,這就為根據用戶需要研製「定製版」產品成為可能,台軍這次採購的ALQ-131就是用ALQ-184部分硬體設備的「拼湊版」特殊產品。然而,二手外殼,加二手設備,這本來是雙份的「便宜」啊,為什麼最後卻變成了這個樣子呢?……

關於台灣的ALQ-184和131通用零件的問題,據資料,ALQ-184和ALQ-131相比主要的區別在於前者使用了合成孔徑(羅曼透鏡天線 Rotman RF lens),其殼體內安裝有一根9英寸管子,其中布滿射頻單元,通過合成孔徑技術來產生波束,而ALQ-131則使用單個大型高增益天線。這兩者性能上沒有本質區別,但ALQ-131的故障率高一些,但維修相對容易;而ALQ-184則相反,故障率較低,但檢修困難。

此前有雷西昂公司參與過ALQ-184研製的工程師透露,美國空軍並沒有制定什麼情況下選用哪種吊艙的規範,但因為ALQ-184的阻力較小,且在實戰中被證明更加有效,因此美軍往往更傾向於優先選用ALQ-184。

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認為,美國向台灣提供ALQ-131改進型的主要考慮可能是,如果為台灣繼續升級ALQ-184(v)7,就需要向台灣提供帶有ALE-50拖曳誘餌系統的ALQ-184(V)9,而這種系統即使美軍自己也因為價格昂貴(95萬美元),裝備數量不多,而且目前解放軍尚未公開展示類似的拖曳式誘餌系統,按照美國對外出口武器裝備的規則,顯然不能向台灣出售——當然解放軍實際上是否已經在美軍沒有觀察到的情況下裝備了類似系統,那是另一個問題。

一方面,新款ALQ-184不能賣給台灣,另一方面,廉價的ALQ-211對於台軍來說根本沒有意義,其F-16V航電升級項目中包括加裝電子對抗系統,換言之,其內置電子對抗系統已經接近ALQ-211水平,再在外面弔掛一個吊艙毫無意義。而且隨著解放軍空軍遠海練兵的增加,不可避免的,中美對於對方的電子對抗水平都是比較摸底的, 向台灣出售ALQ-184最新型號也就等於向解放軍的電子情報搜集系統(ELINT)公布美軍手中的牌了。

所以,對台灣而言,ALQ-184(V)9固然理想,但美國不可能出售;ALQ-211性能太差,台軍不要,最後兩相權衡,才出現了現在這個用ALQ-184部分設備,加上美軍新型ALQ-131的外殼和新的軟體,構成的拼湊版ALQ-131A FMS,而這個拼湊版系統的研製,自然也要花費一筆經費,而這個經費,也就只能由台灣自己來承受了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軍工頻道 的精彩文章:

朱日和藍軍旅:我們和導演部是一夥兒的
每日軍情:服役期滿老兵不退伍求戰朱日和 朝鮮核試美國特朗普制裁貿易國
台軍購被逼「只買貴的」 台網友:任憑美國爸爸宰割
曾經的「坦克王國」俄羅斯 如今竟陷入換代之難

TAG:觀察者網軍工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