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祖母:人類進化的關鍵?簡版

祖母:人類進化的關鍵?簡版

我為什麼存在?這不是一句哲學的吶喊,而是一個進化方面的謎題。58歲的我早已過了更年期,但如果幸運的話,我還會再活很多年。當你認識到人類(以及虎鯨)是雌性在生育期過後繼續存活的唯一物種之後,這個謎題就顯得更加突出了。與我們血緣最近的靈長類親戚――比如黑猩猩――一般在還有生育能力的50多歲之前就死去了。

這不只是現代醫學創造的奇蹟。我們人類的平均壽命比過去長了很多――但這是因為早夭的兒童大大減少。人類學家考察過狩獵採集社會的人類壽命。這些社會跟我們最終進化形成的各種社會有相似之處。如果活到童年過後,那麼你就很有可能能夠活到60多歲或70多歲。

原來,我的存在實際上可能是人類本性的關鍵。這不是狂妄自大的吹牛,而是一套新的生物學理論:「祖母假說」(grandmother hypothesis)。20年前,猶他大學(University of Utah)的人類學家克里斯滕?霍克斯(Kristen Hawkes)去非洲研究狩獵採集族群「哈扎」(Hadza),以為她會揭開狩獵的起源。但去了之後她注意到很多身材精瘦的老婦人負責挖植物的根、做飯、照顧孩子(跟我很像,不過我挖植物根的技能僅限於掰鳶尾根)。原來這些老婆婆對於為集體提供營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亞於那些年輕強壯的狩獵者。另外,老婆婆們照管孫輩,提供了一種絕對重要的資源。

有關人類進化史上發生過哪些事情的爭議有很多,但沒有爭議的是,生物學家所說的「生命史」上曾經有過兩次重大變化:除了壽命在靈長類親戚基礎上大大延長以外,人類嬰兒依賴成年人的時間也大大延長了。

幼年黑猩猩到七歲左右時採集的食物已經足夠自己吃,人類兒童即便是在狩獵採集社會中,也要到十幾歲的時候才能自給自足。我們的孩子為什麼這麼長的時間無法自立?這一漫長的未成熟期幫助我們變成了如今這般的聰明,因為它給我們很長的受保護的時間來長成碩大的大腦,並用這些大腦去了解周圍的世界。人類可以學會適應各種各樣的環境,而這些學習以及文化技能是在生命的早年形成的。

但這種不成熟有其代價。它意味著生物學意義上的母親無法完全靠自己帶孩子:她們需要幫手。在狩獵採集社會,祖母不僅提供營養,也做了大量的育兒工作。華盛頓州立大學(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的巴利?休利特(Barry Hewlett)及其同事非常意外地發現,祖母甚至和母親共同哺乳。一些祖母僅僅是充當大奶嘴的作用,但有些祖母甚至在更年期過後都能「重新哺乳」(relactate),真的會分泌乳汁。(不過我想我自己會堅持採用21世紀的高科技方法,用電泵、冰箱和奶瓶來幫助餵養五個月大的孫女。)

霍克斯博士的「祖母假說」提出,祖母現象是跟我們的漫長幼年期是一起形成的。她認為,事實上正是祖母的進化使得我們的漫長幼年期以及與之伴隨的學習與文化得以出現。在數學模型中,你可以看到,如果最開始只有幾個婦女活過更年期,用這些時間來撫養孫輩(孫輩當然也帶有她們的基因),那麼會出現什麼情況。「祖母遺傳特性」可以迅速形成並擴散。祖母貢獻越大,未成熟期可能就越長。

所以在這個周日的母親節,在全國各地人們用無數的血腥瑪麗和班尼迪克蛋向母親們表達祝福之際,我們不妨也向默默奉獻的銀髮祖母們致以敬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科院心理所 的精彩文章:

TAG:中科院心理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