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一隱患困擾明朝兩百多年,清軍入關就消失了!

這一隱患困擾明朝兩百多年,清軍入關就消失了!

明朝,流民問題這一社會現象可謂非常的突出,大明王朝走向滅亡,流民這一力量的貢獻可謂是舉足輕重。

什麼是流民?就是大規模的失業群體,他們因天災人禍而失去土地,又沒有相應的社會保障使他們得以生存,離開家園想逃條活路的老百姓。

咱們中國的老百姓相當的勤勞,忍耐性極強,而且膽小怕事,雖然不時會流露出自私和狡猾,但是他們畏懼朝廷、畏懼反抗、畏懼暴力。能夠使他們拿起武器反抗的,那就是死路的威脅。

導致明朝流民現象的主要是土地的高度兼并和戶籍制度造成的。

明初,朝廷把戶口簿作為征派徭役和納稅的重要依據,同時頒布農民不得私自離鄉,便於管理。農民也有賴以生存的土地,倒也相安無事,人民安居樂業。

到了憲宗年間,皇帝派宦官管理皇莊。皇莊是皇室直接管轄的田莊,歷代皇室幾乎都有,但只有少數的皇莊。但是到了憲宗年間,由於宦官管理皇莊,才開始變成大規模的土地兼并。

憲宗這個昏君,在位期間,皇室的費用都是成倍成倍的增加。而且特別寵愛太監,光宦官就達到了一萬多人,造成了皇室出現財政危機,怎麼辦,就開始打起皇莊的主意了。

憲宗剛繼位時,查抄了太監曹吉祥的土地,建成皇室田莊,原本一千多畝的莊園,到嘉靖時期達到了七千五百畝。數十年增加了七倍多。還有孝宗時期官田不到兩千頃,後來發展到一萬二千八百餘頃,到武宗時期變成了三萬七千多頃,最後所有加一塊達到了五萬三千多頃。擴張速度令人咂舌。

同時太監和地方惡霸流氓勾結,搶佔土地為禍一方,「凡民間撐駕舟車,牧放牛馬,采捕魚蝦,靡不刮取」。王室貴族,文臣武將們也是紛紛效仿。

《明會要》記載,洪武二十六年,田地總數是八百五十多萬頃,到了弘治十五年,減至四百二十二萬多頃,這減少的一半,就是被皇室豪門兼并了。農民土地雖然減少了,可是賦稅卻絲毫沒有減少。也怪不得常說: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皇室和豪門的剝削欺壓,廣大農民失去土地,大規模的出現流民,農民棄農者達到十之六七,在一些嚴重的地方更是達到了十分之九,沒有土地,還不許外出乞討,封禁政策徹底把農民的活路堵死了,所以明代才會出現大規模的流民造反現象。

由於對流民採取強硬的措施,對不服從者進行屠殺,所以在明朝末期,李自成揭竿而起,一呼百應,農民起義軍順利打進了北京城,徹底結束了明朝的統治。

清軍入關後,免除了農民額外的賦稅,推行養民政策,一些無主荒地從新得到耕種,困擾明朝兩百多年的流民現象也就消失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汶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是明朝派出的使者建立的!
史上最憋屈皇帝:他10歲登基,政績輝煌,卻被罵了400年
明朝第一賢后,身為皇后卻沒一點架子,難能可貴!
明朝皇帝大多廢材,為何還能讓其江山霸業維持300年?
明朝的宦官集團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