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的宦官集團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明朝的宦官集團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朱元璋建國之初,吸取歷朝歷代的教訓,嚴禁宦官干政。只是天不遂願。朱元璋死後,四子朱棣成功搶奪了大侄子建文帝的皇位。而在奪權過程中,建文帝身邊的宦官出賣情報給朱棣,使得朱棣能夠直搗黃龍,宦官為朱棣的成功篡位立下汗馬功勞。

朱棣篡位後,出於維穩的需要,將身邊的這些的太監委以重任,有的被派往出使外國,如李興出使暹(xian)羅(今泰國)、馬彬出使爪哇(zhua,wa)諸國(今印度尼西亞一帶),更著名的則是鄭和下西洋的故事。更多的則是派遣宦官到各地去監察軍隊,因為篡位初期政局不穩,朱棣怕各地的軍隊起兵造反。於是,這群宦官漸漸的掌握了兵權。

到了朱棣的孫子朱瞻基的年代,皇帝早已經沒有祖先的那股拼搏勁,朱瞻基讓太監讀書識字,內閣的政權也漸漸的轉到了司禮監手上,而地方軍隊上的太監則成為地方最高長官。英宗朱祁鎮時,掌權宦官王振網羅部分官僚為黨羽,形成閹黨,開明代宦官專政先河。更是鼓吹朱祁鎮御駕親征,結果50萬軍隊在土木堡被也先幹掉,朱祁鎮淪為階下囚,明朝差點滅亡。

到了朱見深的成化年間,宦官勢力已成尾大不掉之勢,宦官任職機構急劇膨脹,除了十二監還有二十四衙門,各設專職掌印太監。西廠的建立,更是加大的宦官的權力範圍,從前只能抓人,現在能審人。之後幾乎每位皇帝都有太監干政,最著名的莫過於武宗時的劉瑾,熹宗時的魏忠賢,思宗時的曹化淳。舉凡軍事、外交、內政、司法一切國家大政,都有宦官把持著。

歷史完全朝著朱元璋設定的反方向運行著,到了晚明,大明王朝面臨的十面埋伏即使是神仙也難以挽救,滅亡,是一種必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汶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是明朝派出的使者建立的!
史上最憋屈皇帝:他10歲登基,政績輝煌,卻被罵了400年
明朝第一賢后,身為皇后卻沒一點架子,難能可貴!
明朝皇帝大多廢材,為何還能讓其江山霸業維持300年?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