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儒家的悌道:兄友弟恭 篤愛意誠

儒家的悌道:兄友弟恭 篤愛意誠

兄友弟恭:悌的本意

「孝悌」為中國人傳統倫理的基本構成,孝與悌,本就是相生相伴的情懷。

《論語》的第一篇就指出,「其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也就是說,孝順父母、敬愛兄長的人,很少會忤逆不道。

就此,一個人擁有孝和悌的品質,已被看作是為人為事的道德保障。

那麼,何為「悌」?

賈誼《道術》曰,「弟愛兄謂之悌」,悌的本意是敬重兄長。

而推演開來,「悌」所提倡的,就是兄友弟恭,就是兄弟姐妹之間的和睦相處。

如果說「孝」,是兩輩人之間理想的相處模式,那麼「悌」,就是同輩人之間理想的相處模式。

伯夷、叔齊就是最廣為流傳的兄友弟恭的典範。

商朝末年,孤竹國的國君偏愛第三個兒子叔齊,希望將君主之位傳於叔齊。

但當他去世後,叔齊卻不慕權勢,依照嫡長子繼承製的原則,希望遵長兄伯夷為新任君主。

可伯夷也不肯繼位國君,他認為應當順從父親遺願,由三弟叔齊繼位。

由於彼此謙讓,兩兄弟先後避走他鄉,寧流落異國也不願與自己的親兄弟爭搶國君之位。

相比後世里太多手足相殘、你死我活的兄弟鬩牆之事,比如鄭莊公對其弟「鄭伯克段於鄢」的狡詐陰險,比如曹丕對曹植「相煎何太急」的嫉恨迫害,伯夷、叔齊之間似乎略顯迂腐氣的謙恭友愛,實在已是太過彌足珍貴。

在伯夷、叔齊的心中,「悌」不是令人桎梏的禮教,不是虛以示人的偽裝,而是源於惜惜之情的,一份對彼此的愛護。

無堅不摧:悌的運用

由此來看,「悌」是什麼?

它不僅是社會提倡的規矩法則,它更是人人心底皆有的一寸仁義的土壤。

《論語》說:「孝弟(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擁有孝悌之心,是仁愛之本。

而《孟子》更是單刀直入地指出,「義之實,從兄是也」,也就是說,從兄即為「悌」,「悌」即為義。

而「有仁有義」,不就是對一個人的最高評價嗎?

原來,保有一片赤誠的孝敬之心,即是仁者,存有一份熱忱的手足之情,即是義士。

既然如此,「悌」還是教條嗎?

它不過是一種發現,發現了血濃於水的本性,發現了彼此認同的快樂,發現了互幫互助的益處,發現了團結一心的契合。

只要把這個發現應用於實際,「悌」之道,就在我們的家庭里、在我們的朋友間、在我們的同事中生根發芽了,生長出的擎天大樹可改換天地。

「桃園三結義」就是一棵樹漫植成一片森林的典型。

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從互不相識結為異姓兄弟,同心同德,開創進取,打造出構成三國鼎立之勢的西蜀政權。

他們之間的忘我相助、生死相交,三股力量彙集成了一棵足以撫近懷遠的蒼天巨木,然後三人的生命境界都如星火燎原般壯大,吸納賢良,良禽擇木,蜀地終於就此成就了赫赫一方的鼎立之勢。

這就是「悌」的力道,它用最柔軟、最深情的紐帶,捆系出了最無堅不摧、最牢不可破的一梁巨椽。

海內兄弟:悌的延展

桃園結義,為我們的文化留下了屬於血性男兒的一篇熱血神話,成為人們萍水相逢時根植心底的、對於知己的嚮往和情結。

這種異姓相交,它也給後世人指出了一個令人欣喜的方向——「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出自《論語·顏淵》)。

如果對「悌」的理解僅僅只是局限於血親之間,那麼就辜負了儒家對這份美好人性的期待和追求。

陶淵明說得好:「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這就明確將「兄弟」的意義從家族之內推廣到了大千世界的浩浩洪流中。

人生如塵,江湖四海,漂泊如絮,相依相伴,此時結交的「兄弟」之情,是跨越了家族血緣的,一份更深的情緣。

「悌」發展到此時,它的生命力才真正長久而強大。

相惜即為朋友,認可即為同志,交心即為兄弟,珍愛即為姐妹,在世界無限大又無限小的今天,我們每個人的「悌」道,更加可以放諸於四海,喜結同道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信任、珍惜、理解、互助,這就是悌道延展到當今的意義。

「悌」的良好屬意,不止家門一牆之內,更已泛乎四海之間,不僅恭敬禮儀事上,更是彼此惺惺惜存。

因此,對於當今眾多獨生子女的家庭,「悌」的意義不是減弱了,而是更加重要了。

獨生子女的手足至親不在咫尺身邊,而是要到更廣闊的天地中去找尋、去付出、去交換摯愛與誠懇、去體貼雖無血脈相連卻要坦而相伴的志同道合之友。

「悌」的光輝在此時,比圈束於一家之中時,更為光彩奪目,震撼人心。

悌是義氣,義正而情重;悌是體貼,親近而體己;悌是從心,篤愛而意誠;悌是和睦,友順而投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孟子》:人生在世 有性有命
水墨意境,美到不能呼吸!
人活一世 積好八德 非富即貴
善良可以是天生的 那孝順需要後天培養嗎?
讀《春秋》如斷案:春秋決獄 重誅首惡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