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間處處是坑,不要相信他人

人間處處是坑,不要相信他人

標題是否有些絕對,讀者是否覺得有些偏激?

也許是的,但理解一句話,不能僅僅只關心這一句話,還要關心話語背景。

想像一個下面的場景:

孩子:媽媽,我喜歡蘋果,可以給我買一個嗎?

媽媽:好啊,去錢包里自己拿錢吧。

孩子:媽媽,你的錢包里只有幾百塊錢呢?

媽媽:嗯,你拿一百,多買點回家。

孩子:媽媽,我可能需要六千元左右呢?

媽媽:啥?

為什麼上述場景中的媽媽會感到驚訝?

因為用詞兒雖然是一樣的,但是話語背景不同。

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符號體系,他的文化為符號注入獨特意義。

甚至所有人都有其個人的符號體系,他的個人文化為其注入意義。

我說:人間處處是坑,不要相信他人。

我也有我的話語背景。

且聽分解。

在【哲友會】內部,我們選定了三本經典,以群讀分享交流來共同生髮現代宇宙觀,至於這件事兒為什麼重要,那是另外一個話題,選定的三本經典分別是《物演通論》《物種起源》《人類簡史》,除此之外還有如《定位》《自私的基因》《歷史研究》《什麼是科學》《科學革命的結構》等佳作。

重點是:

《物演通論》

《物種起源》

《人類簡史》

為什麼我說:

人間處處是坑,不要相信他人呢?

在苗德歲翻譯版《物種起源》的譯者序中,作者開頭如是說:名著如同名人,對其評頭論足者多,而對其親閱親知者少。讀到這句話,猶如有一計重拳錘在胸口上,一口氣憋了好久才緩緩而出。

我們可以一道反思,這輩子你讀透過哪怕是一本經典著作嗎?

或者,回答另一個方向上的問題:這輩子你用心做過哪怕是一件事情嗎?

評頭論足者多,親閱親知者少。

蜻蜓點水者多,紮實沉潛者少。

再看下面兩段話:

在生存鬥爭中,最適者之所以勝出,是因為它們能夠最好地適應環境。

不是強大的最強大的物種得以生存,也不是最智慧的物種得以生存,而是最適應於變化的物種得以生存。

第一句話出現在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網頁上。

第二句話出現在加州科學院總部新大樓的石板地面上。

然而,達爾文可從來沒有說過這樣的話,這些都是研究機構或者某個人的杜撰。

更要命的是,他們堅定地認為達爾文就是這麼說的。

真是處處是坑,叫人不敢相信。

這些讓人啼笑皆非的怪誕現象,印證了下面這一說法:《物種起源》雖然被世人廣泛引用,但是卻鮮有人從頭至尾閱讀,更不用說讀通乃至讀透了。

同樣的遭遇,也發生在商界經典《定位》以及其定位理論上,國內評頭論足者多而親閱親知者少,評頭論足者包括大多數所謂的公眾意見領袖以及知名人物。如此一想,意見領袖的意見不足以信,那麼領袖的意義就消失殆盡。

此題如何破解?

你可以不去解,被所謂意見領袖糊弄到底。

或者你可以閉上雙眼,什麼也不信。

如果你還是想知道一點世界運作的道理,與大師對話,和有思想的人交談。

請一定要自行閱讀原著

且要反覆閱讀,直達真義方可。

切記:

不要斷章取義;

不要走馬觀花;

不要信口雌黃。

一句話:為了在不相信他人的基礎上,真的去知道點什麼?要下的功夫,可真的不少呢。尤其是讀《物演通論》這樣打通學科邊界,一貫到底的思想體系,不下些功夫不可能完全通曉。【哲友會】算是解決閱讀難題的一個腳手架。

如我們會以下面這種方式,來方便理解《物演通論》:

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比恐龍還要古老的物種,可直觀地理解《物演通論》的社會哲學篇第137章講的:

生物的社會化過程起初與生物的機體化過程沒有多少分別,因為,說到底,他們都不過是在變態地——或者說是在不同位相上「變位地」——執行著自然結構代償機制的同一規定罷了。

新發現的這種生物,出現於4.7億萬年前,由幾百個微生物組成,如果以微生物為個體,那麼這個大腦狀生物,就是社會結構,如果以這個大腦狀生物為個體,那麼微生物就是它的組成單元。

所以,生物的社會化過程,起初與生物的機體化過程同一。

在微生物組成腦狀生物之後,腦狀生物繼續弱化,迫使腦狀生物內部產生新組織、新器官,這叫體內社會化。

仔細觀察這種生物,然後玩味137章下面一段話,意思就比較清晰了:

在這裡,細胞的聚化反應使透視「生命機體「以及」社會實體「的角度也隨之聚化為同一焦點:從生物學的角度,它是體內細胞進行機體組織分化的起點;從社會學的角度,它又是體外個員進行社會組織分化的起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東嶽 的精彩文章:

TAG:王東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