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減肥沒減對,轉眼老十歲!越減越扎心!

減肥沒減對,轉眼老十歲!越減越扎心!

你,是不是在為自己太胖而發愁?社會上流傳著各式各樣的減肥方法,你覺得可信度有多少?

瘦身減重,一年四季都是熱門話題,但小編要告訴你:減肥減對了,確實能美體強身,若是用錯方法,別說減不了肥,還可能快速衰老,這可不是危言聳聽!

圖片來源:網路

你為什麼會這麼胖?很多人都會自覺地將原因歸結為吃得太多或是運動不足,但在飲食減肥和運動減肥中,大多數人會選擇「節食瘦身」,卻往往陷入「減肥陷阱」。

1、不吃主食

不吃主食是最為常見的減肥誤區,很多人無法做到減少魚類、禽類等肉食的攝入,但完全可以做到不吃碳水化合物,最常見的就是不吃米飯。殊不知這樣不僅起不到減肥效果,還可能誘發糖尿病。

圖片來源:網路

危 害

米飯等主食吃得少了,魚、肉、蛋等含有脂肪和蛋白質的食物就會吃得更多,而長期攝入高脂肪食物,機體會強制性的分泌胰島素。久而久之,就會逐漸失去調節血糖的功效,糖尿病也就出現了。

可以用土豆、番薯等易有飽腹感的食物代替部分主食,且多吃蒸煮燉拌,少吃煎炒烹炸,每天的油攝入量控制在15ml左右。

圖片來源:網路

2、不吃肉類

高脂肪、高熱量食物,容易導致肥胖,確實是事實,於是一大波減肥人群開始少吃甚至不吃肉,在短期內會有減肥效果,尤其是過於肥胖的群體。但很容易反彈。

危 害

肉類富含蛋白質,而蛋白質是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的核心,當人體蛋白喪失20%以上,就會面臨死亡。

減肥不在於吃葷吃素,而在於能量的平衡。國外也有研究發現吃素人群的發胖率也不低,因為素食可能比肉食的熱量更高,如:腐竹、油豆皮等。

圖片來源:網路

3、水果當飯

水果,相對來說,熱量比較低,膳食纖維、維生素等比較豐富,適宜減肥人群,但若是你將水果當飯吃,小心越吃越胖!

近日,一段養豬視頻在微博上火了,一般豬只有四五百斤重,但一位四川的八旬老人謝光均養了16頭豬,最重的有900多斤,翻了一番,差異就在於豬常年吃水果,而且一天能吃兩三百斤瓜。

圖片來源:網路

減肥不僅要在乎脂肪,也要關注糖分,碳水化合物也是人體脂肪的來源之一。即使碳水化合物食品中不含脂肪,攝入過多也會在體內轉化為脂肪。

危 害

水果中的糖分更易被機體吸收、堆積,夏秋季盡量不要捧著西瓜用勺子挖著吃。而且若將蔬果當飯,很可能造成肌肉分解,身材走形或是浮腫,新陳代謝功能大幅下降。也就意味著你流失的只是水分、肌肉,而非多餘的脂肪。

提示:

「零脂肪」≠沒脂肪,每百克食物中的脂肪含量如果不超過0.5克,就可標為「零脂肪」。

圖片來源:網路

4、「主食」當菜

很多營養師都會推薦「減肥期間,將部分主食以土豆替換」。但很多人把土豆當菜,夾上大把的酸辣土豆絲,胃口一開,飯量更大,兩者加在一起,明顯的主食攝入過多,增加肥胖風險。

建 議

土豆,飽腹感強,營養豐富,脂肪少,熱量也比同等米飯低;鉀元素高於香蕉,能輔助降壓;又有多酚類等抗氧化物,也可輔助提高新陳代謝,確實是不可多得的主食。

但減肥期間,別光把它當菜,而是食用它時,減少部分米飯等主食的攝入。

圖片來源:網路

5、連續幾天輕斷食

「5+2模式」的輕斷食減肥法早已風靡全球,也就是:5天正常飲食,2天分開的輕斷食,男性一天飲食控制在600千卡,女性一天飲食控制在550千卡。

但不少人為追求減肥速度,不僅連續2天進行輕斷食,甚至延長輕斷食的天數。

危 害

如果用輕斷食減肥法「連續餓上幾天」,最可能導致的就是營養不良,出現頭暈乏力、精神狀態差、貧血等癥狀。時間久了,不僅清理腸胃的功效減弱,還可能誘發代謝功能紊亂等癥狀。

圖片來源:網路

健康的減肥,是在保證機體正常運行的前提下,增加肌肉組織比例,降低脂肪比例,除了以運動增加日常消耗、維繫或增加肌肉,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

1明確蛋白量,均衡補充

在正常情況下,1kg的體重需要1g蛋白質,且三餐平衡攝入,才能達到肌肉所需要的蛋白質的量。而且高蛋白飲食法也是備受推崇的減肥方式。

選對肉,吃對肉

增加蛋白質的攝入,減肥群體要選對肉。在動物體內,不同部位的蛋白質含量不同,越瘦的肉蛋白質含量越高,越有助於減肥。一般裡脊、腱子兩處的蛋白質含量較高,但排骨、肉卷的脂肪含量其實都很高。

白肉和紅肉,雖然顏色不同,但蛋白質功效是一致的,且白肉中的脂肪含量相對較低,減肥時提倡以白肉為主的肉食,但是紅肉中富含鐵元素,不能完全偏廢紅肉,兩者需互相搭配食用,如:午餐2兩白肉,晚餐1兩紅肉。

如果是素食主義,平常可適當多吃雞蛋、大豆、牛奶等高蛋白食物。

圖片來源:網路

2適當多補充抗氧化物

減肥時不合理的節食,不僅會造成營養物質不足,還會降低機體抗氧化能力,加速皮膚等器官的衰老,更容易出現肌膚暗黃、生長皺紋等。

減肥期間,除了減少皮膚直接暴露在外,如:塗抹防晒霜等。還應適當多吃富含花青素、白藜蘆醇、維生素E等抗氧化物,如飲食上適當多吃深紫色物質,也可以食用相關保健產品,相對來說含量更高,針對性更強。

圖片來源:網路

(文章轉自:BTV我是大醫生官微)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CMTV私人醫生 的精彩文章:

頭暈眼花,別以為只是太累了,小心是得了這種病!

TAG:CCMTV私人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