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留神 走進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
位於雲南省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翁丁佤寨,有著近400年的建寨歷史,由於地處偏遠地區,解放前一直處於原始社會的刀耕火種階段,解放後一下就過渡到現代社會,留下了很多原始社會的印記:原始佤族民居建築風格、原始佤族風土人情……被國家地理雜誌稱為「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
佤族在古語中的意思為「住在山上的人」, 翁丁古寨是佤山群落中最獨特的地方。「翁」為水,「丁」為接,翁丁,意為連接之水。因為很多獨具特色的文化現象在這裡被奇蹟般地保留了下來,所以翁丁原始佤族部落2006年就被列入雲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中。
翁丁佤寨坐落在森林和群山的環抱中,是迄今為止保存最為完好的原始群居村落。寨子上部有一片神林,神林里供奉的是「梅依吉」神,寨子下部有鬼林,鬼林緊靠墓地,還保留有原始的人頭樁遺迹。
走進翁丁,你就會感受到佤族村寨的各種傳統元素,如寨門、寨樁、撒拉房、打歌場、祭祀房、木鼓房、人頭樁、牛頭樁、佤族圖騰等,都散發著濃郁的原始部落氣息,一切都在訴說著佤族的滄桑歷史和千年傳承。
佤族人的皮膚很黑,健康的黝黑,小孩子也不例外。上了歲數的老人,不分男女都愛叼著個用山上竹子做的煙斗,靜下來時抽上幾口,看著別有一番鄉村味道。
佤族的傳統建築是干欄式的,下部用來飼養牲畜和堆放雜物,上面才是居住的茅草屋,屋頂上會開有天窗,相伴的是房屋內外無數的牛頭。每當清晨和傍晚,整個村寨就會被裊裊炊煙所籠罩,非常原生態的自然生活場景。
隨著全國乃至全世界慕名而來的遊客逐漸多起來,翁丁也開始將傳統的佤族風俗文化傳遞、展示給外面世界的人們。佤族傳統部落的接待方式很是熱情,由木鼓伴奏的佤族迎賓歌唱給每一位來到這裡的客人。走進村民家,好客的主人會用聽不懂的方言和常喝的苦茶來招待你。
在翁丁你可以看到傳統的佤族民俗「拉木鼓」和「打歌」活動。「拉木鼓」是佤族木鼓文化的重要活動之一,在神林里祭祀後,全村寨的居民會拉著木鼓,唱著歌曲,將木鼓從山上拉到村寨的廣場上,場景盛大而隆重。而「打歌」是圍成圓圈邊演奏、邊跳舞,樂手們吹著民俗樂器,村民們邊跳邊唱,場景非常有感染力,常常會帶動訪客共同加入舞蹈之中。
(梧州遊記網綜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