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重磅!宣亞正式宣布收購映客:以28.9億元收購48.2%股權

重磅!宣亞正式宣布收購映客:以28.9億元收購48.2%股權






文章轉載自I黑馬,已獲授權







直播行業一個大的局勢又將到來。




9月4日消息,宣亞國際發布重大資產購買報告書,擬收購蜜萊塢約48.25%股權,標的資產交易價格近28.95億元,而蜜萊塢旗下運營的主要直播平台正是映客直播,映客的估值為49.32億元,溢價4.37倍。收購完成後,宣亞國際將成為映客的第一大股東。







據悉,此次交易完成後,宣亞國際將成為蜜萊塢(映客直播)的控股股東。報告書還顯示,蜜萊塢業績近兩年增長迅速,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43.38億元,凈利潤達到4.8億元;2017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0.35億元,凈利潤2.44億元。



宣亞國際表示,此次整合看重的是兩者之間的強強聯合和協同效應,收購完成後,上市公司將通過資源整合充分發揮兩者的協同效應,完善數字營銷的全產業鏈業務體系,並藉助映客直播平台,提升上市公司在整合營銷傳播領域的整體競爭力。




據介紹,宣亞國際通過與蜜萊塢的合作,重在整合挖掘映客「直播+」商業模式的潛在價值,向新興的「全民傳播」數字化營銷領域全面拓展,提升蜜萊塢的變現能力。未來,宣亞國際將實現以平台為中心的全民傳播,整合從認知到消費的過程,最大限度實現營銷傳播價值。



而成為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後,有望成為「A股直播行業第一股」的映客,是否會激起直播行業新一輪的戰爭?












盈利中的映客為何被收購?




其實早在映客創業的第一年,這就是一家盈利的公司。映客投資方崑崙萬維曾無意中披露,2015年映客收入超過3000萬,凈利167萬(未經審計數據)。




而在最新的公告中,映客在2016年的盈利數字已經飆升至4.8億之巨,翻了數百倍。2017年一季度,映客直播收入10.35億元,凈利潤2.44億元。這樣的盈利規模,已經超過了許多A股和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甚至比起微博等巨頭來說也並不遜色。




同期,200億美金市值的微博,2017年第一季度的利潤是4690萬美金,大約是3.1億人民幣。




從公告披露的數據來看,即便在2016年,直播行業經歷了慘烈的「千播大戰」,映客在各大巨頭、各路資本,攜帶著驚人的流量資源和資金優勢的競爭環境下,依然保持較高增長和盈利,卻在度過這一艱難的階段後選擇被收購,究竟是何原因?




或許可以從映客投資人的角度進行「解密」。




紫輝創投創始合伙人鄭剛曾表示,這次映客創始人團隊轉讓股權正是說明了映客已經在直播行業里率先走出了一條清晰和成功的發展路徑,直播產品被數千萬用戶所津津樂道和高重複率使用,短短兩年內映客商業模式得到驗證和認可,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曾參與映客A+輪投資的崑崙萬維創始人周亞輝表示:「這次交易並不意味著映客被賣掉,而是資本化的方式。重組合併是公司想要與資本市場掛鉤方式之一,映客選擇這種方式是團隊資本化的一種選擇。」






直播行業之「變」





資料來源:iiMedia Research




進入2017年以來,資本市場更多關注頭部直播平台的整合發展,中小直播已難以生存。隨著大批直播平台「團滅」,整個行業正式進入洗牌期。據《2017中國直播行業生態報告》,還剩下的直播平台數量或已低於100家。




看似冰火兩重天的直播行業,其實是進入了良性市場發展。CNNIC報告顯示,截止2016年底,我國網路直播用戶規模已達3.44億,佔網民總體的47.1%。隨著巨頭紛紛切入網路直播,以及資本的熱烈追逐,大量的優質直播內容被生產出來,進一步刺激中國網路直播市場持續上行。




預計2018年中國直播市場將達到410億左右,全球直播市場規模1000億人民幣左右。iiMedia Research數據也顯示,預計2017年用戶規模將接近4億,增長率將由2016年的60.6%下降至26.5%。可見,未來直播經濟的規模還會繼續增長,但逐漸進入到理性階段。




進入到「理性時代」的直播行業,供給者已經大幅減少,而需求還在不斷增長,這一局面將讓已經千播大戰中站穩腳跟的映客、YY Live、鬥魚等頭部直播平台收割更多的市場利益。




在易觀千帆數據中,移動直播平台月活用戶排名以千萬月活用戶劃分,呈現出兩大梯隊,其中鬥魚、虎牙直播、映客、YY LIve處在第一梯隊,花椒直播、火山直播、熊貓直播處在第二梯隊。按細分領域排名來看,目前鬥魚位於遊戲直播領域的月活用戶第一,而映客則是娛樂直播領域的月活用戶第一。




而據Trustdata數據,在剛剛過去的6月視頻直播應用MAU表現中,映客以接近於2000萬月活用戶量,領跑直播行業,也應證了頭部直播平台對用戶習慣的攫取能力。




根據今日網紅的數據,僅在2017年上半年,直播行業前五名玩家實現收入40多億,其中第一名映客的收入規模已經超過了其後2~5名的總和。從用戶量到收入規模,直播行業未來的想像空間,或許正是此次映客成功轉身的底氣。










直播行業第一股誕生


直播戰爭或將再次爆發





從千播大戰中生存下來的頭部直播平台,迎來新戰場的爭奪。在與宣亞交易完成後,映客有望成為「A股直播行業第一股」。




而對於將要曲線上市的映客,後續可藉助宣亞國際獲得股市低成本的資金支持拓展業務,對於其它直播平台而言,如何儘快與資本市場接軌,將成為當務之急。




事實上早在今年5月,直播行業就曾迎來一波資本熱,多家直播平台披露了自己的融資消息。




先是5月2日,獵豹旗下的live.me直播獲得A輪6000萬美元融資,由經緯中國,EMC基金,戈壁創投,IDG資本,Welight Capital和獵豹移動投資;接著5月16日,YY旗下虎牙直播獲得7500萬美元A輪融資,中國平安保險領投,高榕資本、亦聯資本、晨興創投等跟投;再有5月24日,王思聰的熊貓直播獲得10億元B輪融資,由興業證券興證資本領投,多家投資機構跟投;最後,360旗下的花椒直播5月23日宣布獲天鴿互動1億元A輪融資以及6月2日在宣布B輪融資,總融資額近10億元。




宏信證券研報對此觀點,直播是泛娛樂消費的重要一環,未來有廣闊的市場空間,高景氣度有望延續。同時,其分析原因有四點:




1、直播通過對遊戲、音樂等內容進行二次創作,能夠滿足泛娛樂時代下用戶的個性需求,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2、直播將人們的交流方式由文字、圖片、語音模式進一步升級為視頻模式,增加信息量的同時更加突出娛樂效果,有望成為用戶社交方式的又一選擇;




3、變現模式逐漸清晰,虛擬打賞疊加會員、廣告、電商、遊戲聯運等形成綜合變現矩陣,有望提升直播創收水平;




4、直播平台運營成本高企,帶寬成本、熱門主播、內容版權、營銷推廣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而資本的積極布局則有望提供資金支持,推動行業快速發展。




另一方面,對接公開市場,對映客而言不僅僅以為著與資本更緊密的聯合,上市公司更嚴密的公司治理和財務披露、監管要求,事實上將是對一家公司更重要的改造——特別是在這個比拼正規化、專業化的直播下半場,已經是擁有領先數個身位優勢的映客,將在更透明的治理和監管挑戰上,比其他同業選手繼續領先一個身位,並再次提升直播頭部平台的門檻。




已經來到「理性時代」的直播行業,頭部直播平台能否自我更新迭代或者藉助資本力量,在新一輪的競爭戰場中先拔頭籌,抓住機遇,贏得市場,獲得商業回報?在已經贏得了用戶和盈利之戰之後,阻止我們看見映客再次創造商業奇蹟的,也許只剩下我們的想像力了。




以下為網友評論:




@打材謀生:能在直播中殺出重圍,很不錯。




@RG小喬er:一個大的局勢又將到來。




@大木投資筆記:宣亞上市太晚,好資產都被人吃掉了,只能跨過主業去收購映客,可見傳播業也是資產慌。




@星星星:後續可藉助宣亞國際A股上市公司的身份,獲得低成本的資金支持。對於其它直播平台而言,如何儘快與資本市場接軌,也成為當務之急。




@砍柴謀生:奉佑生辭了「小公務員」僅用2年就搞出近70億,挺厲害。




@墊腳石:這一交易並不是映客被賣掉,而是資本化的方式。重組合併是公司想要與資本市場掛鉤方式之一,映客選擇這種方式是團隊資本化的一種選擇。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娛夢工廠 的精彩文章:

黑豹的保溫杯竟然讓大批90後路轉粉,透析阿里「保溫杯」事件營銷
打起圈層營銷的主意,《敦刻爾克》VS《銀魂》,誰會是最終贏家?
從《一條狗》到《戰狼2》,解密淘票票首次份額登頂背後的互聯網營銷︱專訪淘票票總裁李捷
透析《獵魂師》等10部漫改網路大電影:騰訊+愛奇藝+新片場組這盤局有什麼與眾不同?

TAG:數娛夢工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