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鴻章提拔重用了平庸無能的安徽籍將帥——海軍統帥丁汝昌

李鴻章提拔重用了平庸無能的安徽籍將帥——海軍統帥丁汝昌

甲午戰爭的失敗不能歸因於當時中國生產力的落後了,因為當時的清日兩國幾乎處在同一起跑線上,都是靠購買西方武器來打仗的,就財富和金錢而言,中國甚至要遠遠超過日本(9倍)。

雙方對抗取勝的關鍵是哪一方能更合理地「花錢」。

甲午戰前,日本當局對清國內部軍事、政治及民情等狀況之調查,已相當細緻,故此日本參謀部在甲午戰爭前提交了《征討清國策案》。

該《策案》對清國內部弊端之切中,今日讀來,猶使人冷汗涔涔。

對清廷的陸軍實力,《策案》如此評估:

「八旗兵大約三十萬人;綠營兵大約四十七萬人。此兩者之內,練軍約十萬人。蒙古兵大約十萬人。勇兵大約三十萬人。合計大約一百一十七萬人。」

雖然多聘請外國教練,但「可惜者,並非舉而全然委任於外國教師,而是採用半洋、半清式之戰術」,非但無益,徒生煩雜;「更為可憐者,乃是將校為文官,雖有武官,但也一概不知兵學為何物,皆是惟有利己之謀」;何況,「以此四十萬之兵員,佈於我十倍之土地面積,特別是道路粗糙惡劣,交通甚為不便,故而假令一方有事,也難以直接調遣鄰省之兵。」

至於餘下的七十七萬軍隊——朝廷之八旗,皆是「攜帶家眷之兵」,其薪餉本極有限,且「長發賊大亂以來,……又減少官兵俸祿錢糧」,「用於八旗、綠營者,恰如救助貧民」,僅算勉強養活,至於軍備訓練,完全無從談起。

由此可見,進一步佐證了關於戰爭條件同等的情況,雙方對抗取勝的關鍵是哪一方能更合理地「花錢」。

其次,北洋大臣李鴻章負有最直接的領導責任,其主要原因就在於李鴻章提拔重用了平庸無能的安徽籍將帥——海軍統帥丁汝昌。

雖說在北洋水師的硬體建設方面,李鴻章費盡口舌說服清廷不惜血本,但選人用人方面,他的安徽老鄉實在不給他爭口氣。

丁汝昌搞的是走形式、做樣子那一套,根本沒有實戰性。比如,北洋水師的射擊演練,軍艦在射擊的時候,靶船不動,結果軍艦量好了距離,當然是百發百中。但如此訓練在實際海戰需要相差甚遠,也致使如此迷戀火器到極致的清朝,全球都別無二家。

海戰的核心是日軍「第一游擊縱隊」4艦與北洋水師6艦的炮戰,儘管日軍「第一游擊縱隊」4艦與北洋水師6艦的總噸位之比是14784噸對14136噸,雙方的100毫米口徑以上主戰炮之比是38門對28門,數量比為1.4︰1,看上去似乎相差不大。

但經過詳細計算髮現,雙方在關鍵的一個小時里「掄圓了打」,理論上的發射數量之比卻是驚人的13990︰1248,射速比為11︰1。也就是說,日方的主戰炮火力11倍於清方火力!

丁汝昌的無為無能不僅毀了清朝海軍,而且也毀了他自己。在中日甲午海戰的最後時刻,丁汝昌雖然吞毒自殺,但仍無法掩蓋其無為無能的庸才本質。

不過,軍費不給力和統帥不給力並不是清朝最不給力的因素,致使失敗或者說是清朝的覆滅,則是來自於內部的貪腐。

明治維新以後,日本的礦山、企業,甚至鐵路都轉給了私人經營,而我們竟還有不允許私人開礦山、建工廠的荒唐規定,對民間企業還百般刁難,也不知道李鴻章之流在想什麼。如果非要說李鴻章賣國,這大概是他後來不得不賣國的經濟根源。

確實是體制原因造就了清朝的甲午戰敗。但是,絕不是中國傳統的中央集權體製造成,恰恰是日本加強了中央集權,清朝官僚派系破壞了中央集權,才造成了這個必然的結果!

官僚派系分權主導了經濟與軍隊,升職就會產生腐敗,靠賄賂加入官僚派系陣營獲得升遷。官僚派系與國家利益,多數情況下是不同的甚至相違背的。因為腐敗並不影響官僚派系的利益,僅僅影響國家整體利益,而國家並不是官僚派系的。

歷史上皇帝反腐敗那是必定認真的真心的,因為國家是他們家的,而官僚派系反腐則必定是派系爭鬥的,是派系利益為基礎的,是不可能真正反腐敗的!

腐敗的官僚們只知道下館子、逛窯子、娶姨太太,變著花樣壓榨貧苦百姓、手工業者,甚至小業主,不給他們留下任何發展空間,整個社會瀰漫著腐臭的不思進取的風氣。好像只有官僚的洋務工廠才是民族工業,私人的工廠就不是我們民族的工業發展似的。

又想起學生時代問歷史老師的一個問題:

「假使帝國主義或者說日本不侵略中國,以當時統治者的腐敗程度,能使中國的經濟健康發展嗎?」

老師只是說歷史就是歷史,它不存在「假使」。也正是因為歷史不允許我們重走,我們才應該更加慎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夏歷史札 的精彩文章:

日軍偷襲的珍珠港,居然沒有一艘航母,美國這坑挖的夠大
二戰開戰前,你很難想像法國的陸軍其實是世界第一
歷史上最猛的兩位高人,一位連斬三十四員大將,一位生死不明
德國兩位總理用驚世一跪來懺悔二戰?他的盟友為什麼不跪?
為何驍勇善戰的戰神,會敗給一個一介布衣的「劉邦小兒」

TAG:華夏歷史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