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篆刻愛好者∣漢磚一塊字三半 玄機暗藏數千年

篆刻愛好者∣漢磚一塊字三半 玄機暗藏數千年

人們常說「秦磚漢瓦」,其實,並不是說秦朝的磚和漢朝的瓦,這是古漢語的一種修辭手法叫「互文」,相當於「秦漢磚瓦」。上次,我們說了西安博物院的瓦當,領略了秦漢瓦當的精美,那麼這次,就來說說磚吧。

那天在博物館看到一塊漢磚,上面刻了幾個字「建武元(年)」,其中「年」字殘缺。只有三個半字的一塊磚,能看出個啥?其實,就這三個半字,就足以說明很多問題了。

(BAYWAY攝於西安博物院)

一、關於字體

首先,看這幾個字的內容:「建武元年」,建武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的年號,建武元年即公元25年。目前,我們能夠看到的流傳下來的這一時期的書寫文字,多是一些竹簡木簡或帛書之類,這一時期的簡帛字,字體介乎篆書隸書之間,書寫自由、直率,並往往在撇捺、豎筆等筆畫上拖長、加壓,變化多端,意趣盎然。

與這塊磚幾乎同時期的居延漢簡中,剛好也有「建武三年」,我們對照看一看。

在書寫的居延漢簡上,「建」字的一捺,更粗重,「武」字的斜鉤弧度更大。

從這幾個字隸書的造型上看,與同時期的居延漢簡文字相似,但還存在一定差別,從字形上看,這塊漢磚上的幾個字更接近稍晚時期的《甘谷漢簡》、《曹全碑》或是《乙瑛碑》中的隸書。

我們可以看到,《甘谷漢簡》中的「書」字的「聿」部分與這塊漢磚中「建」字中相應部分非常相似。

(曹全碑)(乙瑛碑)

出土於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的《甘谷漢簡》是松木簡,年代在永和六年(公元141年)左右,《乙瑛碑》立於漢桓帝永興元年(公元153年),而《曹全碑》立碑於東漢中平二年,即公元185年,都是隸書成熟期的作品,但我們在這塊建武元年(公元25年)的漢磚上看到的這三個半字,字體已經和一百年後的甘谷漢簡、曹全碑等非常接近,顯現出成熟隸書的特徵——字形扁平,橫畫波磔,蠶頭燕尾,尤其突出的是捺筆,修長秀美,如若彎刀。

我在《曹全碑》中挑選出「建」、「武」兩個字,與這塊漢磚上的字作對比,可以看出,二者相似度很高。

二、關於刀刻文字與書寫文字

晚清時期,隨著一些碑石的發現,碑學盛行,改變了帖學獨尊的局面,並引發了一場書法界臨碑還是臨帖的爭論。康有為「尊碑抑帖」的書學理論提出後,對漢碑、魏碑推廣起到很大作用。

不過,也有一些人認為,碑刻字體,並非原汁原味的毛筆書寫的本來樣貌,是有刻石匠人的演繹發揮的,也就是說,在我們臨碑的時候,應該注意區分,碑刻文字中有「三意」:筆意、刀意、石意。

要說清這「三意」,我們先要了解一下碑刻的過程,通常,一塊碑的誕生,都要經歷毛筆書寫底稿的過程,因為常用硃砂等紅色顏料書寫,所以,稱為「書丹」。

這是出土於新疆吐魯番地區的唐代《王闍桂墓表》的書丹,用毛筆蘸紅色硃砂書寫於磚上,我們可以看到其中筆意濃淡的變化,起筆、收筆、提按、轉折處的細微表現,以及筆畫與筆畫之間的連帶關係等等。

而這塊三個半字的漢磚上的文字,刀法嫻熟、純粹,應該是沒有書丹過程而由刀工直接刻制的。

其次是刀意,所謂「刀意」,是指石工在對書丹後的碑石進行雕鑿過程中,對筆墨的理解以及雕刻的精細程度,往往原本一些圓柔的筆跡,經過雕鑿後,會顯得稜角鮮明,原本彎曲、漸變的筆畫外沿,會變得方硬挺直,更有甚者,有些碑刻文字,有可能還加入了石工的個人發揮。

對於魏碑文字,有很多見稜見角的「筆畫」,細看,其實都應該是「刀畫」,是契刻的效果,而非書寫的效果。比如這塊北魏時期的《始平公造像》:

起筆、收筆等處都剛硬、尖利,是一般毛筆書寫很難達到的,對此,啟功先生曾有詩「學書別有觀碑法,透過刀鋒看筆鋒」,強調臨碑時對刀意與筆意的區分。趙之謙的書法受魏碑影響很大,對比著看,可以發現趙之謙的書法得了魏碑剛猛、硬朗的精髓,而在筆法上又沒有拘於魏碑刀法挺直的束縛。

說到刀鋒、刀意,就不得不說在晉碑中的一塊非常著名的碑刻——《爨寶子》碑,該碑點畫中方折鋒利的稜角、橫畫收筆處高挑的飛尖等,感覺都不是用毛筆寫出來的,而是刻石匠人發揮的成分,是在書丹筆跡基礎上強化的結果。

例如其中「之」、「將」、「爨」等字中的點畫,已經變化成三角形了,如果用毛筆去表現種效果或許會很難,但搞篆刻的人都知道,在刻印章邊款時,如果用刀尖在石頭上斜下用力一釘,便會出現這種三角形的點,顯然,《爨寶子》碑的刻手對刀刻字體是十分熟悉的。在這塊三個半字的漢磚上,我們可以看到「武」字的「止」中有兩個點,就是用刻刀「釘」出來的兩個三角形,與《爨寶子》碑中的三角形的點畫如出一轍:

再來看這塊漢磚上「武」字斜捺的起刀處,多了一刀,這應該是刻工的習慣性做法,或許是用以裝飾一個長筆畫的起刀點,或許是用刀法去模擬筆墨書寫時的頓筆或藏鋒等筆意,這種刻字法與《爨寶子》碑中很多筆畫的起筆、收筆處的刻法也是相似的,因此,我們也可以推測,《爨寶子》碑的字體,很有可能也是刻工加工出來的刀刻效果而非原始的書寫效果。

「三意」當中,還有一種意趣,也常常被人忽視,這就是「石意」,所謂「石意」,一是指刻刀在契刻過程中在石頭上產生的崩殘缺裂等效果,二是指碑石經歷千百年流傳、拓印,自然風化、剝落等,而出現的一些殘破古舊的滄桑感。例如《曹全碑》中這個「身」字,在一長撇與一橫間,有一處連通,顯然是碑石剝落造成的。

三、這塊漢磚文字的刀法與篆刻邊款刀法的關係

除了字體的演變、筆意與刀意的類比,從這塊三個半字的漢磚上,我們還可以直接學習到古人刻磚或刻石的刀法。對我們學習篆刻的人來說,揣摩一件篆刻作品的刀法與揣摩一個篆刻的印蛻或邊款拓片是同樣重要的。

這塊漢磚,從刀法上看,主要以單刀沖刻為主,但也在兩處混合使用了雙刀技法。

判斷單刀與雙刀,還是比較容易的,通常,我們通過觀察字跡邊沿就可以知道,刻刀與磚石接觸,刀尖划動一側,磚石會崩裂,仔細觀察,可以看出細碎的、鋸齒狀的崩口,而刀刃划過的一側,刀口是光滑的,如果字跡刀口兩側都是光滑的,且較粗,就說明是採用了對向雙刀的刻法完成的。

另外,通過觀察刀痕凹槽也可以看出單刀、雙刀的差別,並可以推斷運刀的方向。

這是一個刀痕剖面示意圖。單刀刀痕,刀尖偏在一側,刀口粗糙;刀刃在另一側,切口光滑,而雙刀的刀痕,通常刀痕雙側都較光滑,同時,刀尖位於刀槽的中間。

經過仔細觀察,我們可以看到這幾個字中,絕大部分是採用的單刀刀法,只有「建」字中間一豎,以及「元」字豎彎鉤的豎筆部分使用了雙刀。

一些資料記載,古時的刻石匠人,甚至更久遠的甲骨文時期的契刻者,為了提高契刻的效率,減少轉動磚石或骨片的次數,有時是把一批字的所有橫畫先刻完,轉動石料後再把所有豎畫刻完。觀察這塊磚上字的刀口收口形狀,感覺應該是順著書寫用筆方向運刀的,由此,我們可以推測,這塊漢磚的契刻順序如下:

通過控制刀口的傾斜程度與按壓刻刀的力度,則可以控制「筆畫」的粗細,這樣,即便是單刀,也可以可出有粗細變化的「筆畫」來了,這種刀法,在我們刻邊款時,都是可以學習借鑒的。

在很多篆刻大家的單刀邊款中,我們都可以看到來自漢磚、魏碑等石刻刀法的影子。

趙之謙的單刀邊款

說到這,大家應該明白這塊只有三個半字的漢磚不簡單了吧?最後以一首打油詩結束本次話題。

漢磚一塊字三半,玄機暗藏數千年。書印謀新須師古,刀鋒筆意可學兼。

歡迎關注「篆刻愛好者」,長按上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篆刻愛好者 的精彩文章:

TAG:篆刻愛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