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代思想史研究範式的流變

當代思想史研究範式的流變

當代思想史研究範式的流變

——《語境·概念·修辭》閱讀筆記

老羅/文

自2000年開始,學者們開始翻譯國外的思想史著作,這就使得新世紀以來,中國的思想史研究經歷了三種範式的嬗變。

第一種範式是以洛維喬伊和列奧·斯特勞斯為代表的思想史研究學派,以斯特勞斯的《政治哲學史》和洛維喬伊的《存在的巨鏈》等文本為代表性著作。這一學派認為,思想史研究應該聚焦於西方思想傳統中那些基本的、經久不變的「觀念的單元」,如自由、平等、正義等。因此,思想史研究應主要集中於對那些經典作家的經典文本的研讀上,考察那些經典作家在基本觀念形成中的作用及不足。

第二種範式就是興起於1960年代的「劍橋學派」的思想史研究,代表人物與波科克、斯金納等人。他們認為,思想史上並不存在永恆不變的問題,也不存在對這些問題作出解答的永恆的智慧,包括那些偉大的經典文本也不存在無時間限制的絕對真理,存在著的只是變化不斷的問題和對其變化不斷的答案。他們研究的重點不是經典作家的經典文本,而是產生他們作品的比較一般的社會和知識源泉,並強調修辭對理解文本意義的作用。這種思想史研究解答了思想史在現實觀念建構中的重要作用,用歷史語境打破了對既定觀念或概念的神聖永恆的崇拜,甚至用修辭回答了我們的現實世界並非如此,而只是被我們的語言所塑造。

第三種範式就是新社會文化史的研究視角。西方史學家開始關注民間層面的思想觀念,閱讀史成為人們考察精英思想與民眾觀念關係的重要領域。在研究民眾觀念時,特別注意精英思想與民眾觀念的互動,並充分挖掘民眾觀念的史料。

除此之外,還有概念史的研究範式。1950年代,以德國的考斯萊克為代表的思想史家,通過研究概念在時間和空間中的移動、接受、轉移和擴散來揭示概念是如何成為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核心的,討論影響和形成社會的概念的要素是什麼、概念的含義和這一含義的變化,以及新的概念如何取代舊的概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禹貢錘指 的精彩文章:

談談在高校工作的真實感想
解釋學視域下的「悲劇性」
近兩天閱讀筆記與心得
「哲學史」中要有「哲學」

TAG:禹貢錘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