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豐收皇帝高興,宰相卻說:我在險路騎馬沒事,一到平地就挨摔!

大豐收皇帝高興,宰相卻說:我在險路騎馬沒事,一到平地就挨摔!

五代十國時期,軍閥混戰,中原大地一片塗炭,皇帝像走馬燈一樣輪換,在我們的印象里,這一時期的皇帝好像沒幾個賢明君主,有的殘暴、有的荒淫,有的反覆無常。但是,這其中也有幾個比較英明的人物,後唐明宗李嗣源就是其中之一。

大豐收皇帝高興,宰相卻說:我在險路騎馬沒事,一到平地就挨摔!

李嗣源本是代北沙陀人,善於騎射,為人雖然沉厚寡言,但行事恭謹,十三歲便在沙陀族首領李國昌軍中效力,後被其子李克用收為養子。李嗣源非常能打,884年,李克用被宣武節度使朱溫圍困在汴州上源驛,身邊的親隨將領幾乎戰死殆盡。危急時刻,年僅十七歲的李嗣源拚死翼護李克用,在刀光血影之中將其救出。從此李嗣源備受重用,奉命統領親兵。

911年,李嗣源隨李存勖參加柏鄉之戰。李存勖見梁軍軍容強盛,便有意激李嗣源出戰以鼓舞士氣。他向李嗣源賜酒,並且說道:「梁軍陣容強大,真令人膽戰心驚。」李嗣源大笑,他飲掉杯中酒,挺身上馬,率部直衝梁軍,一舉生擒兩員騎校。晉軍士氣大振,皆奮勇向前,由辰時一直打到未時,終於擊潰梁軍,取得柏鄉大捷。

大豐收皇帝高興,宰相卻說:我在險路騎馬沒事,一到平地就挨摔!

李嗣源勇猛,但生性謙和,每有戰功,從不在眾人面前誇耀。有一次諸將聚會,諸將在一邊爭功,他從容地道:「你們都是用嘴來擊賊,而我是用手來擊賊的。」其他將領聽了都慚愧不已。

後唐庄宗李存勖荒淫無道,926年鄴都發生兵變,李嗣源奉命鎮壓,卻與變兵合流,率軍攻回洛陽,結束了李存勖的統治。李嗣源登基,卻成為一位難得的好皇帝,他吸取前代帝王的教訓,在位七年,他殺貪腐,褒廉吏,罷宮人、除伶宦,廢內庫,注意民間疾苦。原來朝廷在徵收夏秋兩季的賦稅時,每斗都要加征一升損耗,地方官吏也藉此巧立名目,徵收苛捐雜稅。李嗣源繼位後發布的第一批詔書便是免徵損耗、制定稅收名目、禁止濫征捐稅。

伶宦之禍在同光年間尤為突出。李嗣源即位後,嚴厲打擊弄權宦官,宮中僅留宦官三十人,年輕美貌的宮女全部放走,幾百名宦官逃竄山林,或削髮為僧,不少宦官被處死。

他讀書不多,但卻能納諫如流。他在位期間連年豐收,朝廷無事,他沾沾自喜。這時,政壇不倒翁馮道趁機進言說:「臣以前在太原時,曾奉命前往中山,路過地勢險要的井陘關,臣擔心馬匹失足,時刻謹慎的抓住韁繩,一道平安無事。但是等到了平坦大路上,我就不再小心,結果卻被馬匹顛倒在地。臣所說雖是小事,但也能說明大道理。陛下不要因為清閑豐收,便放縱享樂。」唐明宗深以為然,更加兢兢業業,小心謹慎。

大豐收皇帝高興,宰相卻說:我在險路騎馬沒事,一到平地就挨摔!

後來,唐明宗又問馮道:「如今天下豐收,百姓是否富足?」馮道答道:「穀貴餓農,穀賤傷農,這是常理。臣記得近代有個舉子做了一首《傷田家詩》說:『二月賣新絲,五月糶秋谷,醫得眼下瘡,剜卻心頭肉。我願君王心,化作光明燭,不照綺羅筵,遍照逃亡屋。』」唐明宗覺得此詩寫的非常好,便命侍臣將此詩錄下,經常誦讀以激勵自己。

總之李嗣源是五代時期一個少有的開明皇帝,在他統治下政治清明,人民休養生息,對歷史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他晚年也發生了嚴重的失誤,疑心過重,隨便殺戮大臣,使得君臣離心,父子猜忌,國家元氣大為凋傷,實在是可惜可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磨坊 的精彩文章:

大將開宴會,學者賦詩:又抱琵琶過別船!大將一家臉紅,羞愧難當
太尉才高德重兒子卻不成器:您為何不教誨?太尉:教育不是萬能的
皇帝發現一塊三尺木牌上寫五個字,大驚:快給駙馬換官!江山易主
將軍請求出家遭宰相嘲笑:剃的好!結果宰相被殺,將軍免禍陞官
兵力相差太懸殊怎麼辦?大將:殺俘虜時悄悄放走幾個!大獲全勝

TAG:歷史磨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