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些年遭遇過的產房暴力

那些年遭遇過的產房暴力

今天熱搜的話題是「產婦跳樓」。劇情一波三折,一會兒是醫院表示因為家屬拒絕接受剖宮產,堅持要產婦順產所致,與醫院無關;一會兒家屬跳出來說醫院堅持要求產婦試產所致,醫院必須承擔責任。不管怎樣,最後的結局是,產婦一躍而下,絕塵而去。看著窗台上留下的凌亂的手腳印,很想穿越過去,抱住她。更想在她懷孕的時候就認識她,讓她和她的家人了解分娩多一些......

大拿姐曾經發過一篇《把產房變成了歡樂的海洋,啥時侯想起來都嘴角上揚》,看了大拿姐分娩的小電影,很多人唏噓不已,紛紛表示,自己生娃別說歡樂的海洋了,簡直堪比人間煉獄,還嘴角上揚?啥時候想起來都噤若寒蟬。我相信這是真的,因為每次跟媽媽們聊起產房經歷,很多人的感受確實不那麼好。有的人說,生孩子還有什麼尊嚴、美感、幸福,那不是扯淡么,事實上,那些不美好的感受一定是你經歷了什麼鬼,好吧,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那些年,你經歷過的「產房暴力」!

絕大多數醫院已經不再進行常規會陰側切,只有在必要情況下才會動用那一切。越來越多的助產士會在第二產程寶寶娩出時幫你保護會陰,況且輕微的撕裂其實比不由分說地一切更容易恢復。

有的媽媽控訴,宮口開全,可是寶寶一時push不出來,突然彪悍的醫生或助產士以全身的重量和力氣去壓肚子(子宮底部),或者大力地掰產婦的腿,生完以後居然渾身青紫的淤斑,甚至是被壓斷的肋骨......可是有的媽媽卻說,我生不出來,幸虧醫生幫我「壓肚子」寶寶就出來了!好吧,不管怎樣,外力壓宮底這個動作是很危險的,是真正的產房暴力,你們任何時候都可以Sayno。

事實上,如果自然分娩,是完全可以在產前吃香喝辣的。但是剖宮產要求術前禁食禁水,這是為了避免麻醉後嘔吐造成誤吸和排便污染。也許你的「表現」讓醫護人員沒有信心自然分娩,但是如果好好的不讓吃喝,除了因為忙顧不上以外,那就是不講道理,看你不順眼嘍!

確實助產士一忙起來,顧不上伺候小主拉撒了,你想,是幫你接屎重要還是幫隔壁大姐接娃重要?所以,晚點入院,晚點去待產,妥妥地指揮你家裡人,那才是真正的小主作派!要不然,你就選擇可以帶老公,帶導樂陪產服務的醫院,或者選擇一對一,多對一的高級產房。

任何演出、談判、婚禮、面試都需要練習和綵排,而你為生娃又做了多少準備?產前多多學習和練習,能夠提高你的生娃「表現力」。臨門一腳的時候,力氣使在刀刃上,穩准狠!其實醫生護士真得跟你沒仇,頂多是恨鐵不成鋼。不過,生娃是我們自己的事情,他們愛吆喝吆喝去,按照自己的節奏,遵循自己的內心,想吼就吼,沒必要愧疚,好多奧運冠軍衝刺的時候不也喊么!

我給大家講個真實的故事,我陪一個朋友生娃,除了我,陪產團還有她媽、她老公、她婆婆、她嫂子、她大姨。宮縮時必然是痛的,這些親人也許出於心疼,也許出於焦急,輪番去找不同的助產士「拜託再幫她檢查檢查開幾指了?到底啥時候能生」,然後,她在2個小時內被內檢5、6回,會陰都腫了。所以,有些內檢是可以避免的,只需要一點點耐心和忍痛。當然,對於一些助產士的沒有必要的頻繁內檢,作為產婦,你可以sayno.。

這個其實你真得可以自己做到,但是依然要批評態度生硬的助產士,這些事情,是職責所在。

破水後如果頭盆銜接很好,依然可以自由行動的。如果不被允許自由走動,那麼我們在產房裡除了躺著,其實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可以做,比如跳舞,比如坐球,比如按摩,比如冥想,比如聽音樂,比如換各種各樣的體位。

沒有醫學循證的剖宮產,要麼就是你樂意,要麼就是耍流氓。很多媽媽有一些錯誤的觀念,比如「剖腹產不是最安全么?」「剖腹產不痛」,「剖腹產可以選擇時間和控制進度」。「剖腹產假期長」,當然,這是它的好處,但是你知不知道同時還伴隨風險,比如「增加感染的幾率」「增加器官粘連的風險」「更多的失血」「麻醉的風險」「增加再次懷孕和分娩的難度」「增加寶寶呼吸併發症的出現」「增加母乳餵養的苦難」「產後恢復更加困難」種種!所以,充分了解分娩知識,就不會臨陣一臉懵逼,對自己「施暴」。

陌生的環境,陌生的醫生,陌生的助產士,陌生的待產和分娩過程,分娩過程和結局的不確定性,這一切讓多數的孕產婦特別忐忑不安,沒有安全感,容易心理上受傷害。

「語言暴力」:語言方面的傷害包括並不僅僅局限於威脅、訓斥、喊叫、貶低、撒謊、操縱、嘲笑等。

「心理暴力」:有時候,醫務人員根本不需要說話,就會對產婦帶來心理上的傷害。例如置之不理,居高臨下的態度和表情,蔑視的眼光,不耐煩的樣子等。

「身體暴力」:除了「語言暴力」和「心理暴力」以外,還有不少的產科干預和行為被視為是「身體暴力」,例如沒有知情同意的醫療行為,沒有循證醫學證據的產科手術、產科操作和產科用藥,違反患者的意願進行治療,有指征時不給予合適的鎮痛措施等。(摘自段爺文章)

其實還有一些人,遇到了這些天使。

我曾在群里做過分娩體驗調研,截圖給大家看看吧!

我們從漫畫中、截圖中、生活中的分享中可以看出,當你被當作一個獨立而獨特的人得到尊重鼓勵陪伴的時候,分娩體驗是好的,而你被當作生產流水線上一個產品接受程序化的操作的時候,分免體驗就是差的。如果醫生護士能稍微多花一些時間和我們溝通,一些必要的干預也就不會對我們造成心理上的負擔和傷害。然而,那些沒有指征,沒有循證醫學證據的手段本質上還是一種「暴力」。

回到今天的熱點「產婦跳樓」,在真相和因果不明時,我們都別急著站隊。我看了網上醫院提供的證據里有一張知情同意書的圖片「要求靜脈滴注縮宮素」,我相信,在做這個要求前,產婦及其家屬都不知道啥是「縮宮素」。追求良好的分娩感受,孕期的學習和了解是最直接的途徑。也是在昨天,我溫柔分娩課堂上的同學,實現了剖後順,整個過程溫柔而美好,她當時從珠海跑到廣州來上課,並且很早就開始像策劃婚禮一樣精心策劃自己的分娩,產程啟動時不忘給自己買了一束怒放的紅玫瑰。

衷心希望,孕婦、家屬、醫生、護士、助產士,還有我們生育教育者共同努力,讓產房不再暴力,讓分娩變的溫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何大拿 的精彩文章:

TAG:何大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