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農曆七月海南放天燈習俗

農曆七月海南放天燈習俗

收集:百阿君

農曆七月海南省瓊海、萬寧、陵水、儋州、東方等地有放天燈的習俗。天燈,又叫文燈、孔明燈。《宣統樂會縣誌》記載:中元節放天燈,用彩紙朗紙剪金銀為楮帛,具馨香以祀祖,曰燒冥衣;作盂蘭會,施食以賑孤魂。《民國感恩縣誌》記載:十五夕,屋前插香化紙,謂之施孤。節前夜放天燈,陸續不絕。

傳說諸葛亮在每次大戰後,命人燃放天燈,祭奠陣亡的三軍將士,在寄託哀思的同時,為陣亡的三軍將士照亮通往天堂的路。因天燈像諸葛亮的帽子,天燈又叫孔明燈。又傳說清道光年間,漢人由中國福建惠安、安溪等地平溪墾荒,不時遭受到盜匪侵擾,居民往往躲入山區避難,等到平靜後,留守村中的壯丁以天燈為信號,通知村民返鄉。後來相沿成俗。海南放天燈的時間和內地不同,是在農曆七月。七月是傳說中的鬼月,鬼月鬼門大開,人鬼相聚。七月海南習俗除了祭祀祖先燒袍衣,中元節施孤祭奠孤魂野鬼,還有就是放天燈了。放天燈就是為了緬懷先人。後把願望寫在燈上,就是告訴祖先知道,祈求保佑實現願望。放文燈習俗表達了人們的美好心愿。

放天燈

(完)

因源文化.歷史傳承.軍坡文化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坡文化節 的精彩文章:

北天傳奇誌異

TAG:軍坡文化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