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令外國人著迷的中國道教

令外國人著迷的中國道教

福生無量天尊

作者: 未知 | 首發:雲南道教網

雲南道教網,堅持原創!歡迎來稿,轉載請註明!

頭戴高冠、身披道袍,如果不是發色、面相不同,他們與人們在道觀里所見的中國道士沒啥兩樣。正在湖南衡陽舉行的國際道教論壇上,一群追隨老子夢想漂洋過海來中國學道的「洋道士」們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來自西班牙阿斯圖里亞斯的瑪蒂爾達就是其中的一位。記者在會場外見到她時,這位皮膚白皙、頭髮灰白的女士正在讓道友幫其重新束髮。雖已學習中國道教五年,但「道士髻」這樣的禮儀她還是不太適應,「自已弄不太好」。

瑪蒂爾達2006年師從西班牙道教學會會長田誠陽道長,並有一個中文名字——田信天。當發現道教能令自已在快節奏的生活中釋放壓力時,對中國知之甚少、也不會中文的瑪蒂爾達,就迷上了它。

「這些弟子和普通人沒什麼區別。」田誠陽道長告訴記者,他所收的洋弟子平時也有自已的工作,每逢周末、節假等空閑時間,才聚在道觀里學經、打坐。

田誠陽道長是山東人,自幼學習中醫和道學、易學等傳統文化。1999年,學習了三年西班牙語的他赴西班牙講學傳道,此後便常駐巴薩羅納,並在那裡建了一所道觀清靜宮。

「道教在西班牙有幾百信眾。」田誠陽說,道教的哲學思想是非常實用的,它的教義、養生學能讓人釋放壓力、平衡人的身心。為此,他還在蘇州穹窿山建了一所道教養生院,專門推廣養生學。

「我也會帶弟子來國內參加道教活動,參訪名山大川,加深他們對道學的認識。」田誠陽說,這次他帶來了三名西班牙弟子,與世界各地的高道大德和道友一起交流學習。

像瑪蒂爾達一樣皈依道教的「洋教徒」如今已有不少。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林舟舉例稱,2007年在江西龍虎山天師府舉辦的海外正一派道士授籙活動中,就有來自多個國家的華人和外國道教界人士作為籙生參加。此次國際道教論壇也吸引了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道教界人士。

作為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緣何會如此令外國人著迷?

在世界宗教與環境保護基金會秘書長、英國漢學家彭馬田看來,道教的迷人之處在於它用有趣的故事講述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齊同慈愛」等深刻思想。這位將《道德經》等道家經典譯成英文的學者說,自已在翻譯它們時,常常為其中幽默的故事笑出眼淚來。

葡萄牙道教協會會長景祥則認為,道家哲理解答了她長期對人生意義的困惑,「我找到了自已的精神家園」。

在進一步傳播道教文化,使其成為國際性宗教的議題上,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表示,道教界應對經典著作做出符合當今時代的闡釋,並用中華民族的思維方法、模式和工具研究道教原典,在21世紀逐步建立起道教的哲學體系。

「講經佈道時,也要讓信徒多多學習中國文化。」新加坡道教協會會長李至旺說,他在印尼給華裔講經時,就常常教他們中文,「一課講完,那些中文字也學會了,這樣他們也能更好地認識、理解道教。」

鎮宅辟邪,用善得福牌!聯繫龍泉道人!

編輯‖龍泉道人‖公眾號:雲南道教網 | yntaoism

站法律顧問:范小瑜律師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間道教 的精彩文章:

齋醮科儀的涵義
連載:我夢蝴蝶還是蝴蝶夢我?
道教史略:秦皇漢武求仙的故事
道教詞的起源
隱秘於古老哈尼族人中科學無法解釋的神奇故事

TAG:人間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