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清門抬進紫禁城的五個皇后,這是慈禧太后畢生的遺憾
要說慈禧太后,一生榮華富貴,又執掌大清江山幾十年,算是登上了封建王朝女人的頂端,但是慈禧畢生有一個遺憾,那就是沒有從大清門入宮,這也成為日後婆媳關係的主要矛盾。
《道咸以來朝野雜記》記載,慈禧不喜歡同治帝皇后阿魯特氏,欲廢掉她,便召敦親王來說這事。敦親王不買賬,對慈禧說:「欲廢后,非由大清門入者不能廢大清門入之人,奴才不敢奉命。」
大清門是北京皇城的正南門,明代稱大明門,清代稱大清門,民國改名為中華門,在北京中軸線上,原址在正陽門北側,是明清兩朝的國門象徵,所以一般日子並不開啟。
歷來走大清門的只有皇帝一人,除此之外,皇帝娶皇后也能走大清門,而那些當上皇帝後將自己嫡福晉冊封為皇后的,也是不可以走大清門的。
清朝從大清門進來的皇后一共五位,分別為:
一、順治帝的廢后博爾濟吉特氏
博爾濟吉特氏是順治母親孝庄太后的侄女,是多爾袞根據滿蒙聯姻舊製為順治選的。但是順治對婚事很不情願,一拖再拖,但是還是娶了自己的表妹。此次大婚時大清入關建朝後第一次舉行的冊後典禮,故而分外隆重。當年耶穌會士曾記載了完婚的「壯麗排場」:皇后是「在全部軍隊和無數騎兵的陪同下來到」北京的。他驚嘆道:「世上竟確實有如此無邊無際的騎兵隊伍!
順治因厭惡多爾袞與太后的曖昧關係,所以也對皇后心存芥蒂,加上皇后好鋪張奢華,性又善妒,所以,僅過了兩年,皇后便被降為靜妃,改住別宮。
二、順治帝的孝惠章皇后博爾濟吉特氏
靜妃的侄女、蒙古科而沁貝勒綽爾濟的女兒再次成為繼後,後世稱孝惠皇后。董鄂妃進宮,順治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董鄂妃身上,所以這個皇后依然不為順治所中意。順治有意立董鄂妃為後,但是博爾濟吉特皇后行事謹慎,並無大錯,所以順治找不到廢后的理由,就這樣,她一直活到了康熙五十六年,時年77歲。
三、康熙帝的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
康熙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康熙四年,11歲的康熙娶了11歲的輔政大臣索尼孫女,索額圖侄女赫舍里氏。
康熙八年生嫡子承祜,後夭折,康熙十三年誕育太子胤礽時因難產崩逝,是年僅有21歲。
赫舍里氏與康熙帝感情深厚,伉儷情深,上謚號為"仁孝皇后",並且停靈乾清宮,而不是坤寧宮。
四、同治帝的孝哲毅皇后阿魯特氏
孝哲毅皇后阿魯特氏,幼時淑靜端慧,容德甚茂,一時滿洲、蒙古各族,皆知選婚時必正位中宮。她寫的一手好字,尤其是能用左手寫大字,備受時人稱讚。《清宮詞》里有一首讚美孝哲皇后的詩:蕙質蘭心秀並如,花鈿回憶定情初。珣瑜顏色能傾國,負卻宮中左手書。
她的外祖父是"辛酉政變"中被賜死的鄭親王端華,所以阿魯特氏也不被慈禧喜愛。之所以能當皇后,完全是慈安太后所中意,慈禧被迫封她為後。她與慈禧水火不容,互為寇讎,同治死後不滿百日,她憤然自殺於儲秀宮。
五,光緒帝的孝定景皇后葉赫那拉氏
葉赫那拉·靜芬,是慈禧的侄女,父親是慈禧之弟副都統葉赫那拉·桂祥。光緒十四年被慈禧太后欽點成婚。
婚後,光緒帝只寵幸珍妃,和隆裕之間感情很不好。加上她姿色不出眾,性格又柔懦,身為皇后既不得寵,也得不到慈禧太后的歡心,平日與諸命婦王妃見面時也不太有威信。
宣統二年,辛亥革命爆發。垂簾聽政的隆裕太后,下了退位詔書,大清覆滅。下詔遜位後,她心中難以釋懷,鬱鬱寡歡,1913年在長春宮薨逝,享年46歲。時任民國總統的袁世凱下令全國下半旗致哀三日,文武官員穿孝二十七日。孫中山評價:「孝定景皇后讓出政權,以免生民糜爛,實為女中堯舜」。黎洪元評價:」德至功高,女中堯舜。「閻錫山評價:「盛德隆恩,道高千古。」
點擊展開全文


※年羹堯是納蘭性德女婿,秦檜是李清照姐夫,這5對歷史名人是親戚
※康熙皇帝最寵愛的安嬪娘娘,為何在歷史上消失了
※明朝最慘皇妃,懷胎13月沒分娩,以欺君之罪廢黜並餓死
※中國曆朝皇宮復原圖:秦漢大氣、隋唐輝煌,明清華麗
※月球三眼女外星人真容揭曉,為何長得像中國人?
TAG:九門侃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