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錢要趁早,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
對於理財投資,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錯誤觀念:
理財是成年人的事,孩子的主要任務就是努力學習,過早地和孩子談論金錢,只會讓他們變得物資又市儈,反而失去了小孩的童真和快樂。
......
事實上,並不是這樣子的!!
劍橋大學研究表明,孩子在7歲左右就應該確立個人的金錢觀念。
這樣的現象,不知道你有沒有經歷過。
現象一:
帶著孩子去逛商場,路過堆滿玩具的貨架時,小孩兩眼放光,死活要買。不管是小汽車、遙控飛機、還是芭比娃娃、毛絨玩具,反正今天不帶走一個,就不會善罷甘休。
你一看價格,貴得離譜,加之想到了家裡成堆的玩具,便直接拒絕了。但你家孩子不同意呀,直接扒拉著貨架,哭得鼻涕眼淚一大堆,就是不肯離開。你能怎麼樣?
現象二:
因為工作太忙,可能會對孩子疏於照顧,總覺得虧欠了他。因此為了彌補遺憾,你對孩子幾乎有求必應,在零花錢上毫不吝嗇。
時間一長,你卻發現,孩子花錢越來越大手大腳,頗有些紈絝子弟揮金如土的感覺。他的信念就是,沒錢就要,不給就鬧。你對此真的是一籌莫展,教育他?說深了,肯定和你鬧脾氣;說淺了,沒有絲毫效果。無奈!
現象三:
都說女人和孩子的錢是最好掙,現在的孩子們穿各種名牌,吃高級餐廳,玩各類時尚。甚至還會一擲千金地打賞主播,買各種各樣的遊戲皮膚和裝備。他會告訴你,身邊的同學都這樣,自己可不能落後。你會怎麼樣?妥協?還是嚴肅的教育一番?
其實,這些現象暴露出來得問題,就是孩子理財能力的缺失。因此,家長真的需要趁早培養孩子的理財習慣!
理財教育
一些父母會覺得對孩子談錢很俗氣,如果讓他們過早的接觸到金錢的概念,會將本該天真夢幻的童年就此打斷,提前把孩子拉入到世俗的生活中。
這樣的想法是完全錯誤的!
理財能力是人的一種生存能力,而且正確的理財觀是去正確地看待金錢、從而合理消費,培養積極的人生態度。
世界第一經商民族——猶太人對孩子的理財教育就堪稱全世界的範本。
猶太人始終認為「財商得從娃娃抓起」,因此他們會讓孩子從小接觸到錢,甚至會設置一些遊戲,例如「大富豪」這種,在進行遊戲的過程中,將簡單的投資理財知識告訴給小朋友。
就像這樣子的小遊戲~
愛心卡的意義在於,告訴了孩子,金錢不僅僅能夠買到東西,還能做慈善,幫助他人。這樣的遊戲可以讓孩子慢慢意識到金錢的能力,樹立一個正確的金錢觀念,踏出理財的第一步。
同時,父母還要告訴孩子,只有付出勞動,才能換到錢財去購買自己想要的東西。
做多少活,給多少錢,只要通過勞動和努力,就不會缺少零花錢。父母得讓孩子從小明白錢的意義、勞動的意義,知道任何東西都來之不易,要懂得節約,懂得合理消費。
據說這是猶太家庭的啟蒙理財課,不管是真是假,都值得我們學習和思考。
3歲
辨認錢幣,認識幣值、紙幣和硬幣;
4歲
知道沒辦法把商品都買光,必須學會做出選擇;
5歲
明白錢是勞動所得,並能正確進行錢貨交換活動;
6歲
能數較大數目的錢,開始學習攢錢,培養理財意識;
7歲
會商品價格,並和自己的錢比較,確認有無購買能力;
8歲
懂得在銀行開戶存錢,並想辦法自己掙零花錢;
9歲
會制定用錢計劃,能和商店討價還價,學會買賣交易;
10歲
懂得節約,以便自己有較大的開銷使用,如溜冰鞋等;
11歲
學習辨別商業廣告,並有打折、優惠的概念;
12歲
懂得珍惜錢,知道來之不易,有節約觀念;
如何培養
1、不要賄賂孩子
很多父母會去賄賂孩子,比如告訴他們,期末考了xx分,或者考了班級前x名,就會得到獎勵。
小編在此嚴肅地提醒大家,千萬不要將學習和金錢聯繫到一塊。你要讓孩子明白學習不是為了獲得利益,而是為了自己,不管能不能得到獎勵,都應該好好學習。
GIF/26K
2、不要花自己沒有的錢
零花錢最好能定時定量,將時間和金額都固定起來,不要隨意更改。
當他們想要購買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卻因為錢不夠,買不了時,你可以先和孩子討論東西的成本,再去教他們如何通過勞動賺錢(即開源);如何通過規劃零用錢來達到存錢的目的(即節流)。
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孩子們就能體會到理財的樂趣。
3、通過勞動取得報酬
就像前文說的,父母要告訴孩子,付出勞動就能換取報酬。如果覺得零花錢不夠用,就可以通過「打工」來換取。可以幫助父母,幫助鄰居做事來獲得零用錢。
但是每次給的數額,一定不能太多,這樣賺到的錢才更有意義。
最後,小編為大家總結了幾句話,看一看你有沒有中槍。
GIF/126K
千萬不要說:
1
"這個東西很貴,我們家買不起。"
2
"家裡沒錢,你要好好上學,爸爸媽媽以後靠你養呢。"
3
"你只要管好自己的學習就行了,其他什麼都不要操心。"
你應該說:
1
"我們每個月都有預算,現在預算已經超過了,所以只能下次再買。你最好存一點零花錢,這樣我們可以早點買到哦。"
2
"這個玩具很複雜,是哥哥姐姐玩的,只要等你長大一些,我們就可以買呢。"
3
"勞逸結合,才能支持長久的學習。"
點擊展開全文


TAG:投資解讀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