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成功來自精準的勤奮,而不是平庸忙碌!不會總結提煉,你干多少活都沒用

成功來自精準的勤奮,而不是平庸忙碌!不會總結提煉,你干多少活都沒用

「不期待成功,但願通過努力不留遺憾。」是劣質勤奮者普遍的心態。而這背後,本質是,為逃避真正的思考,願意做任何事情。而最終,因為缺乏合理、系統的思考,缺乏對整個人生的全局審判,越忙越窮。

1

為何你那麼忙,還那麼窮?

我曾經讀過很多同類的文章,但因為此問題過於龐雜,暫時沒看到系統的解決方式。而今天的文,恰恰是希望有條理地解碼這個問題。

說到窮與忙的關係,或許更本質的是:勤奮與能力的關係。

畢竟:

窮的本質是技能提升速度過慢,而技能不足,直接制約能力變現;

至於忙,在於你看起來的忙碌與勤奮,是真勤奮?還是只是看起來很忙的假勤奮。

對窮忙族而言,往往有一個普遍認識:

為什麼我這麼努力,但生活還是如此費力?

為什麼我這麼勤奮,卻依然和社會上絕大多數同類相差不大?

最終,導致窮忙族越忙越累,越累越焦慮,越焦慮越忙。

由此,進入了一個死循環。

而在這認知背後,其實是高維人群所不曾告訴低維人士的真相:

一個勤奮學習各種碎片式知識理論的人,未必能成功。

勤奮就能成功一向以來都是我們的認知誤區,於是,太多人把短暫而珍貴的一生,演繹成碌碌無為的一生。這一點,和諾基亞CEO約瑪·奧利拉說的,同樣悲傷。在諾基亞陷入困境時,CEO約瑪·奧利拉曾感慨地說:

我們並沒有做錯什麼,但不知為什麼,我們輸了。

而此文,正是要將勤奮與能力之間的問題,清晰化。

2

為什麼很多人會越忙越平庸?

這點,恰恰來自物種的同頻性。簡單說,我們很難不成為絕大多數。

人天生就離平庸很近,離出色很遠。

從生物天性而言,遷徙的鳥、群體性生物,包括人,一切動物行為都有同頻性的。這裡的同頻性是指:

群體中的個體,往往會與群體中大多數保持相同的行動軌跡,而個體卻從來不思考,這樣的行動軌跡,是對是錯,是否會產生系統性風險。

這話很拗口,從精神分析和社會傳播角度來說,又稱為「集體無意識」,簡單說就是,人們更擅長於做和別人一模一樣的動作和生活選擇,以此確保自己是足夠「安全的」。

關於這點,我們不去從生物性的群體保護、個體融入群體以獲得庇佑、為了通過群體行動力而武裝個體去展開了。

在過去,這樣的天性(別人做什麼,我做什麼的思路),讓不同物種得以存活,而在今天,一個鼓勵多元化、碎片化、移動互聯化的時代里,則適得其反。

人越隨大流,越平庸。

這也就是人越忙越窮的開始,同頻化的步調,讓人們的勤奮毫無價值。因為,社會上成功的是絕少數,你模仿大眾,你註定黯然無光。

用最簡單的一句話擊穿勤奮者的玻璃心,那就是:

你看起來很努力,努力到拋進人群中沒人認出你。

3

劣質勤奮者

什麼叫劣質勤奮者?

說的就是,你的努力毫無個性可言,也毫無價值可言。

你只是和社會上那些看起來很努力很忙的人一樣,每天堅持著工作,但你碌碌無為的一生,壓根沒為自己和社會創造出任何價值,你只是為了更快地度過時間,只是為了對抗個體懦弱無能的現實壓力,然後,用盡一生力量,為自己營造出一個自我感覺良好的幻覺。

你試圖說服自己:「人生也曾努力過,也曾付出過,也曾刻苦過」。但你只是沉溺於假象的自我催眠者。

低質量的勤奮其實是偽裝起來的懶惰。

劣質勤奮者以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可言的瞎忙,來自我暗示,彌補看到別人成功後產生的心裡不平衡。對劣質勤奮者而言,他們的內心活動,幼稚、可憐、並可笑。

「不期待成功,但願通過努力不留遺憾。」是劣質勤奮者普遍的心態。而這背後,本質是,為逃避真正的思考,願意做任何事情。

而最終,因為缺乏合理、系統的思考,缺乏對整個人生的全局審判,越忙越窮。

對劣質勤奮者而言,不僅收入少,還是去了最珍貴的東西。因為,最寶貴的時間,在這看上去很努力的自我催眠中,悄然逝去,一分一秒最終都變得一文不值。

GIF/812K

4

如何避免成為一個劣質勤奮者?

1

無需全天學習和勤奮,只需要抓住兩個時

1990年,三位心理學家為了對小提琴名家進行研究專門前往西柏林中心的藝術大學。他們試圖通過大量數據,解答一個基礎問題:是什麼因素讓精英演奏家比中等演奏者更加優秀?

他們將研究對象分成兩組,一組是有可能成為大師的精英演奏者,一種是普通的演奏愛好者。通過研究,他們發現:

普通演奏者通常將工作分散到一天完成。一份將平均工作時間和每日活動小時對比的圖表顯示,普通演奏者圖表上的曲線是平滑的,工作時間與活動時間相近。

而精英演奏者則不同,他們將工作集中在兩個明顯時段完成。如果將他們工作時間與每日活動時間相對比的表格描繪出來,會發現兩個顯著峰值:一個早上,一個下午。

越是頂尖演奏者,峰值越明顯。而同樣,越頂尖的,在時間峰值之外,他們休息和放鬆的時間也要比所有人都多。

由此,最後結論是:

一整天持續的勤奮,並不能決定成功,有節奏的努力,才能成功。

2

費力工作不等於刻苦工作

上面的演奏家對比研究,反映了一個事實:懂得把控時間的人,技能更好,也更輕鬆。這理論也被稱為:

輕鬆的羅德獎學者悖論。

此理論倡導的核心是:刻苦工作和費力工作是不同的。

刻苦工作是一種經過深思熟慮的訓練,在你刻苦訓練時,會感到痛苦,但你每天並不需花太多時間去進行這項訓練,刻苦訓練給你的技能帶來可衡量的增長,它能為你帶來強烈的滿足感和動力。

因此,儘管艱苦訓練是艱難的,它並不會耗盡你所有的能量,而且它能和放鬆的日子相完美搭配。

而費力工作則恰恰相反,它令人耗盡所有能量的。你所度過的每一天都處於不正確的忙碌狀態,就像柏林學院的普通演奏者,感到疲勞且富有壓力。

而這種忙碌並不能為你帶來真正的成長,並且,你反倒會越來越焦慮。

而疲憊與焦慮,是成功路上的敵人。所以,你既要避免無意義的忙碌,又要避免耗費精力的疲憊感,因此,輕鬆的羅德獎學者悖論直指一個本質:

少做事,要麼不做,要做就報以絕對專註。

既要確保效果,又要保存體能,避免疲憊。

3

不是每一種變化都叫「量子躍遷」

想要在有效時間和精力中,抓住成功的鑰匙,就要持續不斷保持標準動作,直到引發裂變。

說到標準動作,一如健身房裡的胖子與瘦子,胖子經常邊運動邊聊天,而身材好的訓練者,從不閑聊,除了鍛煉,就是安靜休息,每個動作都不晃悠,做到最標準。

一切沒把動作做到足夠標準的努力,都是不及格的努力,因為,只有標準動作可以量化,只有通過重複大量的標準動作,才能讓你所從屬的系統,發生改變。

而說到關於改變,又有兩個維度。

第一序改變:發生在某一系統之內的改變,系統本身維持不變。只改變了系統里的元素;以夢為例,你夢見任何,任何夢中情節改變,都屬於第一序改變。

而第二序改變是指:發生在系統之外的改變,控制系統整體的前提改變,使系統轉換到完全不同的狀態,也即改變之改變,簡直就像量子躍遷。例如,從夢中醒來。

只有完成第二序改變,才是質的改變,從而帶來根本上的躍遷。而只有一次次躍遷的,才能讓你靠近成功。

4

在輸入端努力不如在輸出端努力

不帶著問題去努力,就是瞎忙。

人們看起來勞勞碌碌,但他們壓根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說到這,有一個詞,叫:

「用以致學」。

「用以致學」是歐美企業領導力倡導的高維心智管理學,在Joseph.A.Raelin的《WORK:BASED LEARNING》和弗雷德蒙德·馬利克的《管理成就生活》均有說明。

「用以致學」是指明確任務後的學習,是「行動學習」、「實踐社區」和「實踐與反思」等具體學習的基礎。

在「用以致學」思維中,用「任務模型」取代「能力模型」是避免成為劣質勤奮者的主要思考準則。

「用以致學」揭示了一個真相:

絕大多數人的勤奮是沒有方向和目的的;

絕大多數人都只在輸入端用力,而沒在輸出端使勁;

很多人的能力差,並不差在輸入的能力和知識儲備,而在於輸出能力太弱。解決方案就是:強化輸出端,形成 「輸入 ——輸出 —— 結果」 的良性閉環,其關鍵在於:用以致學,而非學以致用。

成功需要基於項目、任務、問題的學習,而非,基於能力提升、知識儲備的學習。

《窮忙》一書的作者,美國作家戴維·希普勒就曾明確地指出:

失去自我時間控制的人會陷入真正貧窮,因為,這會引發更恐慌的心理暗示,自暴自棄。而在當今美國,越是忙碌的人反而越窮,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有一種自暴自棄的傾向。

最後,想說的是,成功來自「精準的勤奮」,而不是「平庸的忙碌」。

兩個天賦差不多、努力程度差不多的人,都能夠持續的堅持學習和思考,都有適合的實踐機會。但他們經過十年二十年後,仍然可能也會有巨大的差異,一個人已經成為了行業的專家和高手,而另一個人雖然活乾的不少,卻沒有成為專家,甚至在高手眼裡還是新手或者入門級?

我們在前面提到過,對於職場工作的成年人而言,其學習和能力提升的核心不在於多看或者少看了幾本書、多聽或者少聽了幾節課,而在於他是否有實踐的機會,並是否能夠在幹完活、解決問題後能夠實現長進和提升。

這個長進和提升來自於對於所學、所做和所思考內容的總結,在實踐後會發現所學是否適合新的環境、所思是否符合客觀現實,所做的結果是否與自己的預期吻合。這個過程其實是一種對自己親身經歷(學習、思考和實踐)的檢驗、對照和發現,是需要提煉、概括、判斷的抽象、深入反思的過程。

你可以發現那些真正的專家和高手做的事情可能並不是最多的,但他一定是長進最快的:因為它不僅僅是幹完活、完成任務,而是在這個基礎上又進行了反思總結,能夠比大部分人往前走了一步:抽取、抽象任務和項目的規律性,不僅會做還知道為什麼要做、為什麼要這樣做、還可以如何做、這些做事的方法可以提煉成模板、模型、框架,甚至可以做成相應的工具和產品。

前面也提到過,隨著人工智慧能力的增強,未來許多做重複性工作的崗位會被替代,這就對個體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總攬全局、抽象思考、更深入的理解用戶需求等方面的能力成為有競爭優勢的人的核心能力。但不幸的是,在我們的教育下培養出來的人們,大部分不擅長處理抽象的事物,不擅長形而上的推理與思辨。

總結提煉的能力是每個知識工作者必須訓練的基本能力,這種能力的獲得也沒什麼捷徑:

首先是意識,要有完成任務才是學習和個人長進開始的認識,不要認為事情做完了就結束了;

其次是不斷的去嘗試,剛開始試圖去總結提煉時甚至不知道做什麼或者不會去做,即便提煉出來的東西也是浮於表面,無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質,不要著急這都沒關係,可以跟其他人的總結提煉去比對,分析自己差在哪裡:是問題界定、是概念能力還是思維的全面性?找到問題再去改正問題即可。

隨著總結能力的提升,總結的結果就會成為你下次做類似事情的指導,也會成為你帶團隊、教會別人的原料,你的個人能力也隨著提升!不幹活不成,但僅會幹活的人會淪落為「機器」,沒有人會認為一個機器需要升職和漲工資。所以,要幹活,更要通過總結提煉超越幹活!

問題時,我們要總結提煉時該總結什麼、提煉什麼,得到什麼樣的結果才算真正有效的反思並能夠真正提升呢?

基於我們的研究和實踐看,每個人在實踐後需要總結的無外乎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人的方面;

在老子的《道德經》第三十三章中說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相傳刻在古希臘德爾斐的阿波羅神廟的三句箴言之一,也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句就是「認識你自己」。在古老文明中,無論是歐洲還是中國,都認為了解、認識自己是個人修行的核心。

認識自己的方法有很多種,甚至許多宗教裡面都提供了很多方法。但本質上對於現代人而言,對自我的認識、了解不能僅僅來自於個人的反思和冥想,一定是來自於實踐的驗證:你認為的自己跟在實踐中驗證過的自己是否是一致的,你對世界的認知、見解和判斷是否正確一定需要實踐來檢驗,這也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觀點。

德魯克在自己的著作裡面曾經介紹過歐洲的兩個宗教組織受天主教統治的南歐的耶穌會和受耶穌教統治的北歐的加爾文會都會採用一個很好的方法:「每當耶穌會的神甫或加爾文會的牧師要做任何重要的事時,譬如說進行一項關鍵的決策,他們被要求把預期的結果以書面形式記錄下來。9個月以後,他們必須按照預期結果對實際結果進行反饋分析。這樣,他們很快就能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很好,自己的優勢在哪裡, 並且也能知道自己必須在哪些方面抓緊學習以及必須改變哪些習慣。最後,他們還能知道哪些方面自己缺乏天賦並無法勝任。我自己採用這種方法至今已有50年了。這種方法能夠揭示一個人的長處(一個人能夠了解自我, 這可是最重要的事),並且指出哪些方面需要改進,需要哪種性質的改進,以及沒有能力做的事和甚至不應嘗試的事。一個人能了解自己的長處,知道如何發揮自己的長處和自己無法勝任的事,這可謂是繼續學習的關鍵。」

除了對於自我進行反思分析外,現代人的大部分任務都需要跟人合作才能完成,所以對於人的方面的總結還涉及到對於他人(同事、外部的協作者等)進行分析。對於管理者,對於管理對象的深刻理解也是提升個人領導力的基礎手段,只有深刻的理解同事的優劣勢、性格甚至包括思維方式,才能夠進行有效的分工、授權和合作,便於充分發揮每個人的優劣勢,最終實現目標。

第二個方面:事的方面;

完成任務、負責或參與項目都是解決具體的問題,在這種實踐中除了人的因素外,是否掌握了完成事情的方法、是否注意了客觀環境的差異性、是否能夠隨著要求、需求的變化而變化都是影響事情完成的核心因素。

對於個體而言,總結和提煉首先要去分析事情的結果是否符合預期目標,大致分幾種情況:符合目標、比目標做的還好、比目標做的差、任務或者項目發生了變化沒有執行完畢。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都有可以總結和提煉的地方,也有可以提升的地方:

符合目標:如果完成了目標可以考慮是否能夠提升、是否可以把完成任務過程裡面的認知、方法和工具標準化、結構化,做成模板、框架、模型,便於下次重用和復用。如果不去做這些總結提煉,下次再做類似事情的時候仍然是憑運氣,很難保證每次都達到目標。

比目標做的好:需要去分析是否目標定的合理(有許多故意將目標定的很低,這樣每次都能超額完成)、超額完成目標的經驗(認識上的、決策上的、方法上的還是因為外部因素),然後優勢的、創新的地方(流程、方法等)爭取能夠做到套路化,便於下次重用復用。認識和決策上的經驗能夠記錄、內化,下次可以重複。

比目標做的差:分析是否目標有問題,如果有問題定這樣目標後面的原因是什麼(個人認識問題、外部問題等);執行過程存在的問題(認識、決策、方法、外部因素等),需要汲取的教訓是什麼,未來如何規避。即便是沒有完成目標的任務和項目,也可能獲得經驗,這些經驗亦需要總結提煉出來。

任務或者項目發生變化:這其實也是經常存在的問題,隨著形式的變化當時的任務或者項目已經沒有必要了被取消、屬於其他的任務或者項目被合併、資源短缺被終止等等,都有可能。對於這樣的任務或項目,通常不是操作者能夠決定的,但參與的過程仍然有價值,在這個過程中的思考、嘗試和資源也應該被總結提煉,便於未來可用。

你的能力提升和展現都需要在完成任務和項目中進行,所以總結提煉最核心的部分在於能夠有機會做更多有價值的事情,並能夠在做的過程中和結束後每次都能夠讓自己躍升一步。

第三個方面:機制的方面。

每個知識工作者其實都是在既定的環境中生存和發展,所以對你身邊的環境的認識和適應是個人能力的重要方面。我們每個人都是「帶著鐐銬跳舞」,對於我們有能力去改變的地方我們可以勇敢的去做,但對於時機不成熟或者不可能改變的我們只能去認識、理解和利用它。

在實踐後的反思和提煉環節,除了人的方面、事的方面,還需要包括你所在環境下機制的方面:對這個機制進行分析,找到可以利用的地方,規避它們的缺點和問題。譬如在一種環境裡面可能會支撐你做一個偉大的研究,允許你三年什麼成果也沒有,期待你最後能夠一鳴驚人。但在大部分環境下,如果你想要做一個偉大的產品和服務時,除了心裡要有這個偉大的目標外,你還要在這個過程中去產出讓你的領導們能看到並認可的成果,否則你可能連半年也沒有走到項目就被終止了。在實踐中你要去總結提煉你所在環境的優劣勢,為你自己爭取發揮才能的更大空間。

人的長進需要讀書和思考,更需要的是幹活和完成任務、解決問題創造價值。在幹活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除了驗證你所學所思的正確度和客觀度,也會促進你學習到更多情景知識、了解實踐的多樣性和複雜性,從而真正提升你的能力。但這個過程並不是自發完成的,總結和提煉是其中極為重要的一環:

這個過程並不容易,因為真正的總結和提煉要求你能夠客觀的評價個人、他人、項目和任務,能夠真正對自己進行剖析、深挖自己的認識、發現自我的優劣勢,這其實對於個人來說並不舒服。但正是這樣的不舒服,才能夠讓你去實現提升。

---------END---------

匯說FTsay泛金融革命發起與引領者!

普及金融常識,掃除金融文盲!讓每個人更平等的參與金融市場是我們的使命!即使你生於貧困,也絕不能死於貧困!

我們堅信勵精修行,方可得道:投資是生活的藝術,交易是一生的修行!願與你以投資交易為生,共同奔向財富自由之路!

歡迎關注公號:匯說FTsay 加我微信:huishuoftsay 拉你入伙 找到組織!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匯說FTsay 的精彩文章:

正因為金融市場反人性,所以成功的交易大師都是精神病人!巴菲特都不例外
讓你的敵人都相信你:李嘉誠永遠賺錢的金科玉律!
中國式」明碼標價「的愛情和婚姻!在中國談戀愛,是一堆人在跟你談!
真正賺錢的人,沒有你想像的辛苦!但必須要突破賺錢的認知、思維和格局!
社會真正悲哀的是社會底層無聲的沉默?還是正在淪陷的中產階級?

TAG:匯說FTs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