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七國叛亂時,此虎將為報父仇,做驚人舉,發跡後因有此嗜好而丟官

七國叛亂時,此虎將為報父仇,做驚人舉,發跡後因有此嗜好而丟官

中國人有個傳統,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後三十年看子敬父。說的是前三十年因為父親優秀和成功,他的兒子也沾光受人尊崇。後三十年因為兒子有出息,有建樹,他的父親也跟著受人敬重。

而在兩千多年前的漢朝,灌夫就是「看父敬子」和「看子敬父」的典範。

提起灌夫,先得提一下漢朝的開國名將灌嬰。灌嬰最早只不過是漢高祖劉邦手下的一個門客,但在楚漢爭霸中立下了汗馬功勞。特別是項羽兵敗垓下,率八百騎兵突圍時,灌嬰作為主將,率五千騎兵進行了「千里大追蹤」,最終迫使項羽在烏江邊自刎。後來在誅滅呂氏一族時,灌嬰又立下了大功。

而灌夫並非灌嬰的兒子。灌夫的父親灌孟是灌嬰手下的一名門客。灌孟原本不姓灌,而姓張。張孟人如其名,因為勇猛,很得灌嬰器重,提拔提拔再提拔,重用重用再重用後,灌嬰眼看靠加官晉爵已經無法表示對張孟的喜愛了,於是做出一個大膽之舉:讓張孟改灌姓。從此,張孟變成了灌孟,名聲大震。灌夫也因「看父敬子」而被人另眼相看。

事實證明,灌夫不是一個在溫室里長大的「官二代」。他長大後,不但繼承了「看父敬子」的家風,還贏得了「看子敬父」的美譽。

七國叛亂時,灌孟不顧年逾五旬,帶著兒子灌夫一起出戰,最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灌孟死後,他的兒子灌夫面臨兩個選擇。一是盡孝,護送父親的屍體回鄉安葬。漢朝法律規定,父子同在軍中,一方死了,另一方可以護送死者回鄉安葬。二是盡忠,他可以繼續留在前線,堅持平叛到底。

對此,灌夫出人意料地選擇了繼續留在軍中,並且發誓要掃平吳王劉濞等叛軍來為父親報仇雪恨。

為了盡忠,灌夫很快擦乾眼角的淚水,帶了十幾個勇士直殺到敵營中心。此舉雖然打了敵軍一個出其不意,但在敵人的鐵桶陣中,跟隨他的十幾個勇士全部戰死,他自己也身中十多處傷僥倖逃回營來。因為醫治及時,灌夫從鬼門關上又撿回了一命。

但是,傷勢剛好,他又要帶著幾十名敢死隊員去闖吳營,幸好這次行動被先知先覺的主帥周亞夫察覺並及時阻止了。灌夫的第二次闖營計劃雖然沒有成功,但他不怕死的名聲從此為天下人所知。

很快,七國叛亂被平定了,灌夫的英雄事迹得到了漢景帝的讚賞,被封為中郎將。至此,灌夫以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實現了「看子敬父」的夢想。

然而,就在別人認為灌夫會在仕途上平步青雲時,他卻鬧出了「看子笑父」的醜劇。

不到一年,灌夫就被撤了職,理由是違法。至於違了什麼法,史書中沒有詳細記載。《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里只有簡單的一句話:「上以夫為中郎將,數月,坐法去。」

漢武帝即位後,賦閑在家的灌夫時來運轉,被任命為淮陽太守。一年後,灌夫由地方調到了中央,成了太僕(九卿之一)。

太僕官職雖然不大,但因為總是跟在皇帝身邊,受到提拔的機會就多。漢景帝時衛綰最開始也是當太僕,後來成了一國之相。按理說漢武帝一上台就把灌夫提拔為太僕,是對他極為器重的。然而,事實證明,灌夫卻是個「扶不起的阿斗」,因為喝酒誤事,他很快又在陰溝裡翻船了。

灌夫是個不折不扣的酒鬼。他有酒量,也有酒膽,更有酒癮,一天沒酒喝人就沒神,一餐沒酒喝心就不爽。他不僅喜歡喝酒,而且還喜歡拼酒,要麼不喝,要喝就要喝到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境界中去,而且還動不動就耍酒瘋,胡言亂語,撒潑耍渾。

酒仙高尚,酒鬼齷齪;酒仙成事,酒鬼誤事;這就是酒鬼與酒仙的差別,這也是灌夫與名士的差別。

建元二年,灌夫在一次宮宴上和太皇太后寢宮的衛尉竇甫比酒量。如果說灌夫是酒鬼,那麼竇甫只能算酒徒。酒徒自然達不到酒鬼那樣的境界,所以不勝酒力的竇甫不太配合灌夫,做出了「敬酒不吃吃罰酒」的舉動。灌夫的火暴脾氣一上來,借著酒力就給了竇甫一記耳光。

這一巴掌下去,竇甫臉上火辣辣地痛,心裡酸溜溜地疼。他二話不說,趕緊向他主子太皇太后稟告了這件事。

這一巴掌下去,灌夫手上隱生生地疼,心裡直愣愣地爽。等他回過神,已被調到燕國去當國相了。

其實,漢武帝之所以要把他調離中央,是為了保護他不被太皇太后的「摧花佛手」所害,不得已而為之。按理說灌夫應該明白漢武帝的苦衷,從中吸取教訓,改過自新,重新做人。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灌夫在燕國國相的位置上沒幹多久,就再次因為酒後犯法而被免了職。

從此,漢武帝對灌夫徹底失望了;從此,灌夫便只能在家等待再就業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朝 的精彩文章:

亦非觀史:都說北宋武力孱弱,你可知他的對手遼國有五六十萬兵力
最特殊的宦官 親生女是皇后 外孫是皇帝
漢朝長壽老人延年益壽的秘訣竟然是喝人奶!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