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鳴彩藝術:廣東省造光緒元寶庫平重一兩

鳴彩藝術:廣東省造光緒元寶庫平重一兩

論起在古錢幣收藏市場知名度最高的清代錢幣非「光緒元寶」莫屬,2008年以來,國內外對於清朝龍洋、龍郵的熱捧不斷升級,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權勢、高貴、尊榮的象徵,在收藏品中,龍是出名的,關於龍的藏品極為豐富,也有著很高的收藏價值。「光緒元寶」作為清代龍紋幣的代表作之一,自然備受關注。

廣東省局是首個鑄造光緒元寶的造幣廠,由兩廣總督張之洞率先引進英國鑄幣機器鑄造,之後各省才紛紛仿鑄,作為先驅者,廣東省造光緒元寶在精美程度上也是各省版別中最好的,同時,收藏價值也比其他省局的光緒元寶都要高。

近期,鳴彩藝術徵集到了一枚廣東省光緒元寶:

直徑:41.6mm/重:37.2g

此幣正面以珠圈為界,可分為內外兩個部分:珠圈以外,上端為「廣東省造」四字,下方為「庫平重一兩」五字,左右兩側各鑄一蝙蝠圖案,珠圈以內,鑄有滿、漢文「光緒元寶」四字,背面也以珠圈為界:珠圈外面,鑄有雙龍圖案,珠圈裡面,鑄有一圓形「壽」字。錢幣文字圖案刻畫入骨,品相精緻。

廣東雙壽幣這種錢幣與眾不同之處,就是在幣面兩側各有一蝙蝠圖案,當時把它的圖像鑄在銀幣之上,是因為,蝙蝠的「蝠」字與幸福的「福」字讀音相同,而把蝙蝠圖案鑄在幣面上,系取「蝠」、「福」兩字諧音。並且,如將它與背面的「壽」字相對應,便構成「福壽雙全」之意。

壽字幣不同於簡單的市場交易貨幣,而是在清朝年間為皇族國親祝壽才生產的一種錢幣,此幣鑄於光緒年間,目前收藏界有觀點認為其為紀念慈禧太后壽辰而鑄。這種銀幣的存世量非常稀少,相傳當時只鑄造了3萬枚,其中庫平重一兩5千枚,庫平七錢二2萬5千枚,所以真品是難得一見。不管是哪一個版別,在世界各地的藝術品市場,這些雙龍壽字幣都身價不凡。

此枚廣東省光緒元寶現藏於廣州鳴彩藝術傳媒,歡迎廣大藏友蒞臨鑒賞,感興趣的收藏家們可通過鳴彩藝術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MC-yscm)聯繫我們,深入了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鳴彩傳媒 的精彩文章:

鳴彩藝術:民國銀元,中華民國三年袁大頭
鳴彩:備受關注的近代銀元,袁大頭十年版一組
鳴彩藝術:宣統三年大清銀幣曲須龍版一組
鳴彩藝術:雜項小器,白銅鑲銀元雙龍盤

TAG:鳴彩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