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未來智慧城市離我們還有多遠?

未來智慧城市離我們還有多遠?

過去10年,除了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生活並沒有太多改變。近幾年上帝似乎突然撥快了時鐘:雲技術奠基萬物互聯、移動出行無縫鏈接、智能音箱初現崢嶸、O2O打通線上線下、普惠金融開啟手機支付、無人車顛覆未來工業……

遠方的未來似乎為人類的生存環境揭開了一個新的視角,智慧城市離我們似乎並不遙遠。

作者|矽谷加先生

編輯|小魚

微信公眾號ID|Xtecher

2008年11月,美國正疲於應對席捲全球的次貸危機:滙豐銀行宣布北美住房貸款按揭虧損108億美元相關資產;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公司新世紀金融(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宣布申請破產保護並裁員過半;雷曼兄弟破產美林證券賣身,美國投資銀行五去其三;2008年第四季度,美國GDP下降6.1%, 失業率在次年達到50年來最高。

不論美國還是世界,都在呼喚一個英雄,一個能夠整合基礎製造業和新興科技,將經濟拖出泥潭的英雄。

在這樣的背景下,IBM時任總裁彭明盛的演講《智慧的地球:下一代領導人議程》中首次提出的智慧星球的概念,也就顯得格外合情合理了。他說,智能化所代表的先進生產力建立在科技進步和全球化兩大浪潮之下將勢不可擋,「現在計算模式可以掌控日益激增的最終用戶設備、感測器和傳動結構,並將它們與後端系統連接。通過與高級的分析學相結合,那些超型計算機可以將成堆的數據轉換成可以指導行動的智能,使我們的系統、流程和基礎結構更高效、更多產,反應更快——一言以蔽之,更加智能。」

結合IBM藍色巨人代表先進生產力的背景和時任美國政府對科技的支持,「智慧星球」的概念在2個月內迅速獲得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公開認可,「智慧城市」概念也隨之在全球爆發。截止到2011年,全球提出建設和試點建設智慧城市的數目超過了200座,韓國提出UCITY智慧城市大綱,日本提出IJAPAN城市計劃,荷蘭、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在籌劃關於智慧城市的建設。

「智慧城市」引爆全球的背後,是全球人類生存環境改變以及科技飛速發展所帶來的社會、工業、以及個性化生活方式變革。城市作為人類生活的最大生態系統,必須要跟上以上變革所帶來的各種配套需求與兼容。而當時,交通擁堵、能源匱乏、人口爆炸等困擾人類多年的問題,似乎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硬體工業的完備、雲端儲存的進步和大數據的應用,產生了完美統一的解決方案。

這一解決方案就是智慧城市。

中國智慧城市遭遇偽智能化困局

有著美國總統的背書和科技的籌碼,概念的首創者IBM自然不會忽略蓬勃興起的中國市場。2009年8月,IBM又發布了《智慧地球贏在中國》計劃書,為此前籌劃已久的 IBM「智慧地球」中國戰略打下基石。

書中提到,「基於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對智慧城市基本特徵的界定是:全面物聯、充分整合、激勵創新、協同運作等四方面。即智能感測設備將城市公共設施物聯成網,物聯網與互聯網系統完全對接融合,政府、企業在智慧基礎設施之上進行科技和業務的創新應用,城市的各個關鍵系統和參與者進行和諧高效地協作。」

在過去的一年裡,IBM在中國召開了22場智慧城市的討論會,與超過100名城市政府領導進行了交流和探討,並與20多個城市和部分部委簽訂了合作意向。時任IBM大中華區董事長錢大群曾公開表示,未來IBM將與中國各城市政府領導交流智慧城市落地方案,合作的重點將包括公共安全、食品藥品安全、電力、醫療衛生、水資源管理、交通、服務型政府等方面。

現在看來,IBM當時通過智慧城市打造下一個中國十年的野心,存在戰略上的失誤。

回顧一下智慧地球概念,在中國落地有種種實際問題:在2009年的工業化2.0都不到位的基礎上,如何進行數據的收集和後續的分析?以2009年面臨次貸危機的中國,雖然有4萬億元的加持,怎樣進行批量的大規模投資?沒有統一的頂層設計和協調,怎樣構建清晰的標準化流程和架構?

事實上,智慧城市的最大價值,是在相應系統收集的大數據基礎上進行大數據開發。但當時的智慧城市系統的大數據,基本上還停留在相關智慧城市系統管理的政府領導們的電腦里。由此導致了一個最大的悖論:在智慧城市的概念號召下,安裝了相應的智慧設備,卻干著傳統設備的活,因為核心的大數據並未得到充分的市場化開發,最終陷入了「偽智慧化」困局之中。

因此,工業和信息化部軟體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在2009年9月撰文《IBM「智慧地球」的認識和思考》,總結了諸多該戰略的不足:我國的工業經濟復甦的基礎不足,企業發展和勞動就業等問題還需要國家政策和資金的支持;實現智慧地球願景的關鍵技術不足,感測器網路、雲計算、超級計算、軟體服務化、數據整合與挖掘等技術發展還不充分;階段生態系統布局不足;醫療、交通、電力、銀行等在內的所有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也有安全性的不足。

IBM押注的智慧城市在2009年於中國市場遭遇滑鐵盧

這讓概念的提出者陷入尷尬。2015年,時代周報的發文盤點IBM戰略的標題就是「IBM在中國兩大懸念:為何不談智慧城市押注認知計算」。

「人工智慧」揭開發展迷霧

儘管「智慧城市」在中國落地一度存在困難,但全球的發展卻是瑕不掩瑜。巴西的里約熱內盧通過IBM在軟體硬體的「調教」,成為「舊城改造項目」的典範,亦是第一個嘗試「用IT主導決策」而非「用IT輔助決策」的項目;同樣,被譽為歐洲智慧城市的典範的巴塞羅那則在思科和谷歌的合作下以物聯網為核心,構建智能感應垃圾回收點、智能感應設施的停車庫與停車位管理、智能灌溉系統等基礎服務建設;早在2006年就開始布局智能城市的新加坡,2014年公布了「智慧國家2025」的10年計劃,旨在構建「智慧國平台」,建設覆蓋全島數據收集、連接和分析的基礎設施與操作系統。

在逐步完成基礎建設、掌握關鍵技術、打造生態系統、完善領域安全後,中國近年來對智慧城市的投入程度盡顯雷霆手段:自2013年1月公布首批90個智慧城市試點開始,目前為止,我國已經先後發布了三批、近300個智慧城市試點。

時光步入2017年,上帝似乎突然撥快了時鐘,站浪潮之巔的人們回首一望,過去幾年來的發展如驚鴻一瞥:雲技術奠基萬物互聯、移動出行無縫鏈接、智能音箱初現崢嶸、O2O打通線上線下、普惠金融開啟手機支付、無人車顛覆未來工業……

生活似乎越來越智能,城市也在慢慢變得智能,這與近年來中國獨有的市場環境不無關係。以2016年4月與思科簽署合作框架協議的廣州番禺區為例,廣州市番禺區陳區長在矽谷的「禺見矽谷」思科(廣州)智慧城項目矽谷展示交流會上接受Xtecher採訪時表示,中國的智慧城市落地展現出了無與倫比的速度。他透露,番禺區與思科中國正在廣州打造年產值規模超1000億人民幣的世界一流的園區,這亦是全球第一個平地而起的智慧城市項目。

而思科全球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董事長陳仕煒則說,現在的科技世界,每六個月就有新的技術更新換代。因此思科的立場就是在美國、歐洲、中國等世界各地特地篩選最好的技術,並開放最大的市場。

在陳仕煒的構想中,智慧城市將成為人工智慧的最佳應用生態平台。「At end of day, it`s all about collecting data. If a smart city can achieve that,那麼這些數據所體現的趨勢會成為人工智慧應用的樣板。」

據悉,智慧城市的首期工程將在3年半內悉數交付,這亦是世界上第一個從無到有的智慧城市。

「禺見矽谷」思科(廣州)智慧城項目矽谷展示交流會現場

思科智慧城只是推動智慧城市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截止至2017年3月,中國95%的副省級城市、83%的地級城市,總計超過500個城市,在政府工作計劃中提出建設智慧城市。根據國家相關部委推進部署,今年內中國建成和在建智慧城市數量將有望超過500個。目前,已有290個城市入選國家智慧城市試點,並有超過300個城市和信息技術公司簽署了智慧城市建設協議。

此外,智慧城市的發展壯大與人工智慧在2017的蓬勃發展不無關係。活動的12個路演項目,全部都與人工智慧有關:來自韓國的N3N旨在打造動態變化的城市管理系統,由丹華資本投資的AutoX致力於打造無人車的智能交互系統,X-Matik展現了將普通汽車轉化為L3等級無人車的黑科技,Bluefox.io則從智慧城的角度實時整合建築流量……

這不僅是政府、跨國科技公司和創業者的思考,民營巨頭和機構投資人也紛紛參與其中。

目前,騰訊微信的「城市服務」已在廣州等五個城市上線,覆蓋6000萬人,累計服務用戶超過1100萬人次,政府通過微信的處理覆蓋能力讓市民便捷地辦理醫療、交通、交管、社保、公積金、出入境、公安戶政、教育等業務;螞蟻金服、阿里和新浪微博共同啟動「互聯網+城市服務」戰略,聯合為各地政府提供「智慧城市」的解決方案,上海等首批12個城市上線「城市服務」;雲端構建上,全國已有海南等14個省市引入了阿里雲計算,目前運行在阿里雲平台上的政務應用超過1500個,涉及網上審批、交通、醫療、社保、城管、旅遊、社區服務等領域。

豐元創投(Amino Capital )的General Partner徐霄羽早早看好智慧城市的各種應用,她以豐元創投投資的Sesame開鎖管家機器人生成的居家生態為例。Sesame的核心功能可以遠程為孩子、清潔阿姨等開關門。此外,服務範圍做了延伸,Sesame的APP就變成了高使用率的平台,可以提供家庭生活所需要的各種服務。如, Sesame的感測器可以知道一個家庭的運營情況,自動調整打掃時間、各種IoT硬體的開關時間。如果一些主人有短租的需求,也可以通過Sesame來管理出租房子周邊的智慧出租。

「美國這邊,傳統物聯網企業如Cisco、IBM、ARM和FLAG都在布局,」徐霄羽告訴Xtecher,「具體應用案例包括Alexa、Google Home、Apple Siri、Facebook Messenger……人工智慧的加入將顛覆性的變化。一個千億規模的市場即將產生。」

市場豈止千億。《2016~2021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十二五」期間,我國智慧城市建設市場規模超過了7000億元,「十三五」期間,我國智慧城市建設市場規模可達4萬億元。

眼看紛紛入局的科技巨頭、地產大亨、金融大鱷、創業公司、政府機構,這盛世可謂饕餮盛宴。

未來觸手可及

從2008年智慧城市的最早提出,到海外市場的炙手可熱與國內市場的戛然而止,以至於中國智慧城市奮起直追,這極具未來感的理念早已家喻戶曉深入人心。誠然,很多智慧城市上的應用還存在於上層架構和基礎建設,但人工智慧所帶來的各種變化已經開始潛移默化地影響人們的生活。

在Xtecher採訪的數位專家中,大家對智慧城市的構想各有側重,但對未來的看好不約而同。

徐霄羽對智慧城市的暢想更多是從技術角度出發:所有政府和銀行全部在區塊鏈上運營,沒有紙和複雜的人工審批;無人駕駛讓城市更高效更安全;每一個屋頂都已太陽能板來生產清潔能源;所有地產材料都由3D印表機產出。

前日立美國研發部門首席研究架構師蔣志予博士則說,未來的城市應該更智能,成為有可見度、可描述、可預測、實時優化的有機體,更方便舒適,並能按需、按計劃調整。

樂心醫療高級副總裁潘農菲從智慧健康的角度反觀智慧城市。他說,智慧健康的未來在於智能化和服務化的結合。智能化,是以物聯網技術為核心的產品智能化;服務化,是以由人為服務主體輔之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的整合式服務。「二者的相互結合才能真正將智慧發揮到極致。」

「沒有人能否認人工智慧的崛起對智慧城市帶來的作用,」 日前,「禺見矽谷」思科(廣州)智慧城項目矽谷展示交流會後,Plug & Play中國區合伙人Jeff Chien告訴Xtecher, 「更智慧的城市,更智能的人工,未來觸手可及。」

━━━━━

封面設計:楊帥先 排版:陳光 校對:陳光

━━━━━

如果您有國內外科技行業新鮮資訊或獨到見解,歡迎與Xtecher聯繫

Xtecher官網平台現開通認證作者,

(添加好友請註明公司、職位、事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Xtecher 的精彩文章:

圖靈機器人:用語義分析為機器人鍛鍊出超級大腦,讓它更聰明更有趣
區塊鏈技術將用於食品供應鏈管理
藍海數幣資本:老鷹站台 ICO投行業務落地
「安卓之父」:人工智慧將成下一個主流操作系統
聯想智慧醫療:將智慧帶入醫院

TAG:Xtech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