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龍慶青白二龍的神話故事

龍慶青白二龍的神話故事

昆明沙朗民間傳說故事一百篇

龍慶青白二龍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龍慶的水很少,只有人喝的,牲畜飲的。糧食主要是以包穀、小麥為主,至於水稻根本沒有水種植。龍慶的人們多麼希望有水呀!於是,人們只好寄希望於「龍」了,把那一條狹長的地帶稱為青龍聚集的山箐,即龍慶(箐)了。

有一年,龍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旱,連包穀都快乾死了。村中的老人們就聚在一塊兒,爭議求神庇護,下一點甘露來解救正在生長的莊稼。於是,每一戶人家盡自己所能,拿出了一些麵粉、包穀,為了表示對神的無限敬意,又拿了一些麵粉、包穀到集市上換了一點點兒米來,熬粥貢奉神靈。

正當人們成片地下跪祈禱的時候,來了一位顫顫巍巍的老叫化子。他頭髮打成一個髻,用一條舊布帶系著,插一木頭簪子,身穿破爛不堪的布衣,上面滿是補釘,手中捏一根普普通通的木頭拐杖。他來到了祭桌前,向幾位尊長說:「行行好,給一點充饑的東西吧!我實在太餓了,已經三天沒進一點東西了。」其中有幾個人說:「哎,我們已是餓的沒法了啊,天天就喝野菜粥,今天碰上我們求雨,就給你一塊包穀粑粑吧!」這位老叫花子說:「好,好,只要有充饑的就行。」有一個人就從供桌上拿了僅有的幾小塊粑粑中的一塊給了他。他接過來幾口就吞下了肚,他又看著桌子上的東西說:「再給一點吧!」尊長們看到他年歲已高,且又餓的太久了,如不吃飽,不到太陽落下,他就可能會倒下的。於是,就把粑粑連著白米粥全給了他。他吃完了東西。咂咂嘴說:「你們心地太好了,既然你們求雨,我就給你們兩條龍,讓你們這兒永遠有水。」人們都不相信他。他又說:「你們快回去吧,這兒馬上就要下大雨了。」人們互相看看,現在還是烈日當空,哪有一絲兒雲呀,根本就不會下雨。可這位老叫化子說得誠懇,又不象騙人,他們幾位尊長問道:「請向貴人是從哪兒來?」老叫花子說:「我從武當山來,我叫張三丰。」人們一聽,立即給這位老道跪下了。可這老道一會兒就不見了。人們聽從了他的勸告回家了。

過了約一袋煙的功夫,就聽見晴空霹靂一聲,大雨嘩嘩的直瀉下來。一個時辰後,雨住了,人們看見有兩股水嘩嘩的從龍慶的上游直衝出來。右邊的這一股水是白嘩嘩的,左邊的一股水是青悠悠的。

原來,神道張三丰突然不見了以後,他來到了龍慶上面沙朗天生橋,看到這兒地勢較好,就把拐杖折為兩截,拋向了空中,電閃雷鳴以後,拐杖就化為兩條龍,插向了谷底。

人們根據這兩股水的顏色,給右邊的一股水命名為「青龍」,左邊的一股命名為「白龍」。

從此以後,龍慶有了水,人們高高興興地種起了水稻,不再以包穀為主要的食物了。

流傳地區:西翥龍慶

(張國啟 收集整理 流傳地區:昆明沙朗、廠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衣族人 的精彩文章:

終於得知西翥沙朗山中的「無底洞」名叫沙朗「碗花洞」

TAG:白衣族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