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寶寶半夜總哭鬧,放任不管的後果竟是……

寶寶半夜總哭鬧,放任不管的後果竟是……

新生兒夜半的哭鬧聲常常讓全家人整晚都不能入睡。為什麼嬰兒總是在夜間醒來呢?

其實,不管是成年人還是嗷嗷待哺的嬰兒,在睡眠中都會經歷五個不同的階段。在第五個階段(即快速眼動期(REM)),人們很容易被驚醒,而新生嬰兒近50%的睡眠時間都處於快速眼動期。這使得新生兒的睡眠更淺,即便沒有生理需求,也經常在半夜醒來。

新晉的爸爸、媽媽可能在一些育嬰手冊中看到過這樣的育兒方式:在生理需求得到滿足的前提下,若嬰兒還出現夜半啼哭,應當選擇忽略而非安撫。

但是,這種訓練方式對於寶寶而言可謂百害而無一益。過早將哭泣的新生兒放任不管,不僅無法使其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更會對其生理、心理狀況造成極大傷害,包括:

1.影響大腦發育

4周大的嬰兒平均每分鐘合成250000個新的神經元,這個時期對於嬰兒的大腦發育至關重要。

長時間的應激狀態,如超出十分鐘的哭泣,會使大腦分泌大量的皮質醇,這種狀態並不利於嬰兒神經元的發育。

這就意味著讓寶寶獨自一人哭泣可能會阻礙寶寶的大腦發育,如果嬰兒的大腦發育受到損害,可能很多年後才會被表現出來,這種傷害是難以彌補的。

除了腦部發育外,緊張狀態還可能造成寶寶的應激系統失調,從而引發一些病症,如腸道應激綜合征等。

2.影響心理發展

心理學家埃里克森認為,人生之初的經歷對於一個人建立自己的信任系統非常重要。

此外,嬰兒的依戀類型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到後天因素的影響,而幼年期的依戀類型可能對其未來的個人發展以及人際關係造成較大的影響。

如果家長對寶寶投入了很多的精力,這個嬰兒會更容易信任這個世界,形成安全型的依戀類型。

如果需求總被成人忽略,嬰兒則可能認為自己是無價值的,不值得被愛的,嬰兒可能會形成不良的依戀類型,即迴避型或焦慮-矛盾型依戀。

所以,當寶寶半夜啼哭時,即便找不到哭泣的原因,也應該抱起來安撫嬰兒,而不應讓他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中。

幫助嬰兒培養健康的睡眠狀態,還有以下幾點小建議:

1.睡前不要與寶寶對視

嬰兒對社交行為非常敏感。6周大的嬰兒就能夠分辨物體與人之間的區別了。如果在睡前與寶寶對視,您可能暗示著他現在是遊戲時間,使他們心情激動而不願睡去。專家建議,如果要在嬰兒的睡眠時間與其進行接觸,家長應盡量看向其他的方向並用平緩的語調讓寶寶知道現在是時候睡覺了。

2.讓寶寶習慣「自我催眠」

掌握這樣的方法能讓寶寶學會自我催眠:試著觀察寶寶,當他漸漸沉靜下來時將他放到床上,讓他自己入睡,而非把嬰兒哄睡著之後才把他放到床上。對於6~8周的新生兒,這樣的方法能讓他調整狀態,習慣自己入睡。

3.培養寶寶的晝夜節律

如果您的寶寶總是在晚上睡,白天玩,或許是因為他還沒有養成健康的晝夜節律。可以在白天多帶著寶寶出門晒晒太陽,或者讓其在明亮的地方玩耍,而到了夜間盡量調暗嬰兒房的燈光,通過對比讓他們知道夜晚才是睡覺的時間。

4.給寶寶聆聽一些白噪音

在子宮中,寶寶們已經習慣了聆聽母親的心跳聲。相比完全安靜的環境,有規律的心跳能讓他們記起在子宮中的安全感。

當寶寶非常吵鬧不願入睡時,可以給他們聆聽一些音調平穩、有規律的聲音,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白噪音。一項研究證明,通過聆聽白雜訊,近80%的寶寶能在五分鐘後進入夢鄉。

小睡眠APP就是一個能夠聆聽白噪音的小軟體,其中有【寶寶安撫】音頻,通過模擬母親的心跳聲讓寶寶更有安全感,還有【嬰兒酣眠】、【搖籃小區】等助眠輕音樂可以選擇。

當然,需要注意的是,給寶寶聆聽輕音樂的最佳音量應保持在50分貝以內。您可以將手機與嬰兒床保持2米左右的距離,並在寶寶睡著後及時停止播放。

精彩推薦

心理測試:你在對方心中的分量有多重?

心理測試:你的心理年齡有幾歲?比實際大還是小?

心理測試:你的心理承受力有多強?

心潮減壓APP,宇宙最酷炫的心理健康應用,分享科學減壓知識,傳授身心放鬆技巧!

七月半鬼門開,中元節真的有鬼魂出沒嗎?
滿心期待到學校就後悔?大學生如何快速適應大學生活?
高空墜落?鬼壓床?心理學家:一招讓你擺脫噩夢困擾!
心理測試:一圖揭秘你心理疲勞度有多高!
「想接近你,卻擔心你是否喜歡我!」焦慮型依戀的人如何擁有自己的愛情?

TAG:心潮減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