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副劍齒虎化石研究取得新進展

副劍齒虎化石研究取得新進展

貓科動物是食肉類中最為特化的一類,其典型特徵是可伸縮的爪、短鈍的吻部、發達的犬齒及裂齒、裂齒後的牙齒退化等。根據目前的化石記錄,最早的貓科動物為出現於歐亞大陸漸新世末-早中新世初期的原貓Proailurus,隨後,貓科動物經歷了快速的輻射演化,到中新世末,擴散到除澳大利亞、南極、南美以外的其他大陸地區,在上新世巴拿馬地峽形成後,迅速侵入南美。如今,現生的貓科類群約有14屬37個種。

傳統上,貓科動物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錐齒貓類,包括所有的現生及相關的化石物種;另一類是已經絕滅的劍齒虎類,比如我們熟知的短劍劍齒虎(Machairodus)、鋸齒虎(Homotherium)、巨頦虎(Megantereon)以及冰河世紀里的明星物種刃齒虎(Smilodon)等。典型的劍齒虎類具有長而側扁、呈匕首狀或彎刀狀的上犬齒,以及可將上、下頜張開很大角度的特殊關節結構。但是在早期演化過程中,在歐亞大陸廣泛出現一些上犬齒中等發達及側扁、上下頜關節結構不特化,和現生貓類接近的中間類型。副劍齒虎(Paramachaerodus)及原巨頦虎(Promegantereon)即屬於此種類型。這兩屬化石主要發現於歐亞大陸晚中新世的地層中,是晚中新世動物群的指示性化石,對它們的研究對於動物群的年代斷定和跨地區對比以及貓科劍齒虎的起源都具有重要意義。長期以來,相當一部分學者認為這兩屬差異並不明顯,可能為同一屬。而另一些學者則持相反的觀點,支持兩屬的有效性。這種持續多年的爭議為這一系列類群的順利研究帶來影響。

最近,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邱占祥研究員指導的博士研究生李雨與保加利亞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館長教授 Nikolai Spassov 對產自中國甘肅臨夏盆地石磊地點及保加利亞西南部 Hadjidimovo-1 地點晚中新世地層中發現的幾件貓科化石材料進行了合作研究。對比研究顯示,兩個地點的新材料形態特徵非常接近,對伴生的哺乳動物化石群研究顯示,新材料的地層時代相近,應代表貓科副劍齒虎屬一新種,該種在東亞(中國)及歐洲東南部(保加利亞)的出現顯示了該種廣泛的地理分布範圍,能夠適應多種生境,因此將其命名為 Paramachaerodus transasiaticus sp. nov.。詳細的形態學對比及系統發育分析研究表明,新種同時具有副劍齒虎屬及原巨頦虎屬的混合特徵,處於演化的中間位置,進一步證明了這兩個類群特徵分布的連續性,歸為同一個屬較為妥當,而副劍齒虎這個屬名具有優先權。至此副劍齒虎屬包括了時代連續的4個有效種:P. ogygia,P. orientalis,P. transasiaticus以及P. maximiliani。新材料的發現進一步豐富了副劍齒虎的化石記錄,也是該屬化石在中國臨夏盆地及保加利亞的首次發現。

該成果近期在線發表在Pal?ontologische Zeitschrift期刊上。本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及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的支持。

甘肅臨夏盆地石磊地點副劍齒虎頭骨化石(李雨供圖)

甘肅臨夏盆地石磊地點副劍齒虎下頜化石(李雨供圖)

保加利亞Hadjidimovo-1地點的副劍齒虎上犬齒及下頜化石(李雨供圖)

Paramachaerodus transasiaticus sp. nov.復原圖(Velizar Simeonovski繪)

來源: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科院之聲 的精彩文章:

血腦屏障發育分子調控網路研究獲新進展
研究發現太平洋年代際振蕩位相變化主導中國東部降水變化
「死海」裡面的活植物,看梭梭和沙拐棗的「極限挑戰」
新型功能化微米結構材料實現對鉻的高效去除
七夕話鴛鴦之「前世今生」

TAG:中科院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