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家全球最大商業地產公司如何一步步消失的?老闆首富地位被超越

這家全球最大商業地產公司如何一步步消失的?老闆首富地位被超越

最近,王健林有點躊躇滿志,有點意氣風發,即使內心有說不出的苦痛,依然表現出積極向上的姿態。越是外界謠言四起,王健林越是高調行事,每一個行程都要披露出來。足見,王健林是想要表達什麼。

這些表現均源於不久前王健林拋售萬達物業。7月10日萬達以註冊資本金的91%即295.75億元,將十三個文旅項目的91%股權轉讓給融創中國,此外,融創還以335.95億元收購了萬達的76個酒店,合計交易金額達到631.7億元。後來,富力也加入收購行列中。

按理說,一個公司收購另個一公司的股權是再普通不過的市場行為,然而此時此人此景不得不讓外界人過度解讀。無論是孫宏斌還是王健林都是行業大佬級人物,況且王健林還是首富,所以他們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行業敏感的神經,特別是在房地產市場黃金時間結束,正在迎來大調整的當口,此舉不得不讓人產生過多的聯想。

有人大膽解讀,難道說王健林要跑路了?畢竟王健林因為賣資產、而不是買資產上頭條,這種事的確有點罕見。

從王健林的口中也可以得知,萬達出售部分酒店和文旅項目,實際上這種「去地產化」行為是為了大幅降低萬達的負債率,而且從上市角度而言,或許輕資產化比起傳統房地產為主業更容易上市。

這也是我們唯一能解釋得通的理由。不過,他跟賈躍亭的出局相比,王健林的行為幾乎毫無徵兆,似乎有點讓人難以摸得著頭腦,這也是此事件引起巨大關注的原因。就在此前,萬達還信誓旦旦地調侃,定一個小目標,先賺他一個億。而且之前他還揚言要超越迪士尼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旅遊企業,三個月前還表示重心不會轉移。

可是時間不久,一切都變了,變得太突然了,大家是懵的,相信連王健林本人也是懵的,突然來一個地產大拋售不得不讓人費思量。

近日,萬達集團在其公眾號上發文,稱萬達徹底告別了房地產,從此走向「輕資產」之路。徹底告別房地產?「高出不勝寒」——在中國房地產打拚了近30年的王健林應該深有體會。

王健林打拚近30年的房地產公司就這樣消失了?

曾經輝煌曾經不可一世的萬達就這樣告別了房地產?想想當年多麼風光多麼威風?看到王思聰就應該知道萬達的力量。遙想當年2015年,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以381億美元的身家,取代李嘉誠,成為新的華人首富兼亞洲首富。這主要得益於近期王健林旗下上市公司萬達商業地產、萬達院線的股價快速上漲。在商業地產這一塊,萬達商業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商業地產企業。

從全球最大的商業地產企業到如今的告別房地產,背後透露出房地產大周期的調整,也深感時代的滄桑巨變。

今年4月,福布斯發布的2017華人富豪顯示,王健林以凈資產規模313億美元位居華人富豪榜榜首,財富較2015年增長29.34%,穩居亞洲首富。而香港首富李嘉誠則以1億美元的劣勢排名第二。7月17日,《福布斯》財富榜單顯示,馬雲以354億美元身家,取代王健林成為華人首富。8月21日,王健林地產行業首富的地位再次被許家印趕超。

雖然王健林公開表示,「首富不首富什麼的對我來說根本不重要,不是我的目標,我的目標是實現自我價值,把萬達帶入世界前100強。」雖然這話安家融媒相信是王健林的心裡話,不過在這個時候說出來總是覺得有點言不由衷,甚至感覺酸溜溜的。

其實,看似王健林徹底告別房地產有點突兀,但王健林這樣做還是有跡可循的,房地產投資最大的機會是在十幾年前,國家把房地產作為支柱型產業,房地產飛速發展了十幾年。王健林的萬達也在這列飛速行駛的列車上享受了10幾年。

回顧歷史,你會發現王健林如今的表現不管多麼讓外界質疑,他都是有心理準備和前瞻性預判的。

早在2013年,王健林就表示,中國房地產高速成長的時期也就是10年了。「估計從現在算起,15到20年後全國75%人口變成市民,農民大概只有20%左右,這時城市化進程基本完成,工業化也基本完成。房地產市場規模一定就下來了。地產從業人員從現在的全國幾千萬會只到幾百萬人,甚至再少,房地產企業從7萬多家到幾百家就夠了。地產行業不是個萬歲行業。」

房地產行業永遠無法回到「買到就是賺到」的局面了,「躺著都掙錢」的局面過去了。行業發生了變化,我們對長期趨勢做出判斷,我們覺得不能再走銷售賺現金流的路子,果斷從2004年進行調整。

2015年,王健林再次表示,當前房地產行業的趨勢出現了變化,這個行業已經出現了拐的一個點,這個不是V型,而是L型,供求平衡需要的時間相當長,十年八年之內房地產都很難。

2016年,王健林發出最後警告:萬達大撤退!房地產遭遇史上最大泡泡,不轉型必死無疑!曾經,他認為住宅不是一個萬歲的行業,把商業地產做到相當的高度後,他又認為,商業地產還是跑不掉地產兩個字,依然不能萬古長青。

2017年年初,王健林再次發聲,當房地產城市化率到80%,自有住房率超過80%,這個行業就基本萎縮了,萬達2020年就不是房地產公司了,房產比重會降到50%。

由此可見,王健林退出房地產是遲早的事,只是沒想到來得這麼突然,而且比預想的更徹底。如今萬達已經不能叫真正意義上的房地產公司了,萬達此前的賤賣資產被解讀為負債太高,是不得已而為之,不過現在想來,恐怕也沒那麼簡單,因為萬達早就做好了準備,早就有「預謀」,只是某種導火索瞬間激發了王健林快閃的神經。

最近一連串的地產大佬瘋了似的賣樓行為不得不讓人產生聯想。比如李嘉誠從幾年前到現在就一直在拋售內地房產,甚至他還說,2017年依然會出售價值數百億物業,明年也一樣。另外一個就是不得不說潘石屹,最近潘石屹也是動作頻頻。

如果站在行業的角度,從房地產發展周期來看,似乎很容易理解王健林等的行為。安家融媒認為,無論是王健林還是誰,這樣的動作實際上是暴露了行業的一個新階段即將到來,市場大洗牌的日子已經開始。現在房地產進入過飽和時代,房地產是一個需要去泡化、去庫存化的領域,已經不代表未來經濟趨勢,因此都在轉移陣地。

有關專家指出,萬達退出中國房地產,其實早就進入第二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減少開發量,第二個階段就是現在出售資產。萬達原來的發展方向已經到頭了,開始將一些過時過剩的業務進行剝離。

這也向我們釋放了一個信號,那就是,房地產已經迎來新的階段,快速發展時期已經過去。這個時間段是地產大佬不斷退出的階段,也是炒房者拋售的階段,還是真正剛需購房者利好逐漸增多的階段,同時貸款買房壓力越來越大的階段,你會說,剛需為什麼還要增加房貸壓力呢?您說呢?這是市場導向,您自己把握吧。

如今房價幾乎到了珠穆朗瑪峰頂,當然誰也不知道真正的頂在哪裡。有人說,開發商都退出了,房子不更加緊缺嗎?這樣房價不應該更上漲嗎?我只能呵呵了!真會自欺欺人!當然,安家融媒不否認,所謂的市場衰退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短時間內還沒有什麼行業能完全代替房地產,這也意味著房地產還會持續好一陣時間,但不過度依賴房地產的日子是必然的。

另外,也不是說,轉型就一定活。在一個陌生的領域,況且像萬達這樣的公司做輕資產也並非你也能做好,所以幹什麼都不要跟風,包括買房。

與作者劉光宇交流互動liuguangyu1982

感謝瀏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宇吐樓市 的精彩文章:

TAG:光宇吐樓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