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際指南助力「減糖」

國際指南助力「減糖」

摘要

2017年我國健康生活方式宣傳周推出10條「減糖」核心信息,與世界衛生組織的《成人和兒童糖攝入量指南》交相呼應;世衛指南強烈建議全球成年人和兒童應將其每天的遊離糖(或稱添加糖)攝入量降至其總能量攝入的10%以下。

為實現《預防控制非傳染性疾病全球行動計劃(2013-2020)》既定目標,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各國政府積極採取措施,以減少成人和兒童糖攝入量,並於 2015年發布了《成人和兒童糖攝入量指南》。該指南提出兩項強烈建議和一項有條件建議。

指南指出成年人和兒童應將其每天的遊離糖攝入量降至其總能量攝入的10%以下,可降低超重、肥胖和蛀牙發生的危險。進一步降低到5%以下或者每天大約25克(6茶匙)會帶來更多健康益處。

遊離糖是指由廠商、廚師或消費者添加到食品和飲料中的單糖(如葡萄糖、果糖)和雙糖(如蔗糖或砂糖)以及天然存在於蜂蜜、糖漿、果汁和濃縮果汁中的糖。

現今人們消耗的大量糖都「藏」在通常認為不屬於甜品的加工食品中。例如,1湯匙調味番茄醬包含約4克(約1茶匙)遊離糖,1罐加糖蘇打水所含的遊離糖高達40克(約10茶匙)。

世界上對遊離糖的攝入因年齡、環境和國家而異。在歐洲,像是匈牙利和挪威這類國家的成人攝入量佔總能量攝入的7-8%左右,像是西班牙和英國這類國家則為16-17%。兒童攝入量比之高出許多,從丹麥、斯洛維尼亞和瑞典等國的約12%,到葡萄牙的近25%不等。農村/城市之間也存有差異。南非農村社區的攝入量為7.5%,而在城市人口中則為10.3%。

指南提出兩項強烈建議和一項有條件建議:

在整個生命歷程中減少遊離糖攝入量(強烈建議,即該項建議適合作為政策予以實施)。

將成人和兒童遊離糖攝入量降至攝入總能量的10%以下(強烈建議,同上)。

將遊離糖攝入量降至攝入總能量的5%以下(條件性建議,為制定政策,需與利益相關方進一步討論和協商)。

指南提出的建議為各國制定措施、採取公共衛生干預行動,以減少遊離糖的攝入提供了科學依據。世界各國已經實施的干預和措施包括加貼食品和營養標籤,開展消費者健康教育,監管遊離糖含量較高食品和非酒精飲料的銷售,以及針對遊離糖含量較高食品和飲料實行財政政策。

我國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減糖」核心信息中明確指出: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成年人每人每天添加糖攝入量不超過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糖攝入量控制在總能量攝入的10%以下。而對兒童青少年來說,含糖飲料是他們攝入糖的主要來源,建議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

摘譯自世衛網站

編輯/排版 劉雲麗

原創作品,轉載須授權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慢病管理網 的精彩文章:

警惕藏鹽「高手」——烹飪醬料
冒著生命危險去晨練,這幾個常識卻不知道!
看機器人如何在醫療界大展身手

TAG:慢病管理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