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區玩大了,街道上竟然要拿它先「開刀」
為徹底解決城市環境髒亂差、亂搭亂建等問題,自今年「創城」工作開展以來,聖城街道對所負責老舊小區的突出問題開展綜合整治行動,集中消滅老舊小區「雜、亂、破」問題,幾個月的時間,昔日的「垃圾院」、「廢品院」搖身一變成為居民們的「宜居院」。
一、把路修到居民心坎里
位於幸福路與廣場街交叉路口附近的商業新村南院,於1993年建成入住,是一個20多年的老舊小區,道路坑窪不平、小廣告遍布、私搭亂建成風、各類垃圾隨處可見,種種問題困擾居民。我市「創城」集結號吹響後,聖城街道先拿老舊小區「開刀」,6月份幾十名社工「入駐」小區,進行徹底清理,兩周的時間,128處違建全部「清零」,小區面貌煥然一新。
GIF/1K
近期,根據群眾反映較為強烈的「道路坑窪」問題,在街道協調之下,由我市住建部門出資進行維修,8月23號,記者來到該小區時,工作人員正在對路面進行切割、平整,七千多平方米的路面維修工程已經接近尾聲,看到記者到來,幾位居民也湊了過來,大家紛紛表示「這路真是修到了老百姓的心坎里」。
商業新村南區業主 張明峰:以前下了雨,裡邊就是灣,連窩帶坑,一下了雨就沒法走,現在你看修的很光亮了,很整齊了,走路也好走了,現在又整齊,又乾淨,很好了,感謝政府幫助我們把院修的這麼好了。
業主尹浩慶告訴記者,20多年前剛剛入住的時候,覺得在這裡居住是一件特別有面兒的事兒,但是多年來物業管理不健全,導致小區環境環境越來越差。
GIF/1K
商業新村南區業主 尹浩慶:190多戶,100多個小房子,亂搭亂建簡直不像話,剛開始要拆的時候,我說第一個先給我拆,雖然咱也有,但是拆了,因為影響市容,外邊來個人一看,說在這個小區里住很丟人,坑坑窪窪,樓後這些小方磚,下雨以後一踩,從縫裡噴出水來,就噴一褲,現在朋友們來玩兒,都說確實好了,這麼些車位,很好。
「改造」是這些年來居民們的急切盼望,在今年的大力度、大投入下,小區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確實讓居民「點贊」。9月1號記者再次來到小區內,路面已經修整完畢,車輛行駛順暢、居民出行方便。近期,聖城街道也積極協調了相關部門,對小區內的公共停車位進行劃線,小區環境面貌再次得到提升。
二、老舊小區「整容」 「顏值」提升獲點贊
與商業新村南區有著同樣變化的還有永泰小區,這是我市建設較早家屬院之一,也是老舊小區「三不管」的典型代表,經過原榨油廠廠區搬遷、房產轉讓等變遷,多年來院內私搭亂建、綠化帶種菜現象嚴重。在此次「創城」工作中,聖城街道「臨危受命」接手該小區的清理工作。
GIF/1K
聖城街道溫泉社區黨委書記 杜文蓮:那個時候就是包括溫泉、古槐、 晨鳴、倉聖四個社區的社工利用兩周的時間,把樓道上,一共是9個樓道,樓道里的亂堆亂放、小廣告,包括院里的違章建設、小菜園,都清理了,光垃圾就拉了44車。
街道機關幹部晚上加班忙、周末不停歇,動員協助拆除違建40多處,清理小菜園3千多平方米,隨著44車垃圾、雜物的運出,小區徹底「脫胎換骨」。隨後,硬化、美化工作持續發力,再過幾天硬化的路面也將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永泰小區業主 李志文:都是本院的,一戶一戶的,你搭他也搭,他放他也放,也不好管,現在集中處理,全部清理,拆了以後,也瞅著也亮堂了,也好了。
眼下,儘管我市創建文明城市尚處於衝刺階段,但在創建過程中,城市環境、市民文明素質、幹部作風已然經歷了一場大考,完成了一次蛻變。在聖城鐵軍「想事、幹事、干成事」的硬作風下,今年上半年,聖城街道各項工作突飛猛進,勢如破竹。短短100天就完成了12項城市建設的拆遷「尾巴」;創新推出安全檢查和稅收「網格化」管理;社區管理下沉到小區、樓道、家門口,一個充滿現代化城市魅力、群眾滿意度更高的聖城正撲面而來!
編輯:田夢
責編:李瑞
監製:張學軍 宋成軍


※突發!斷樹殘牆 鐵皮鋼筋 到處是一片廢墟 高鐵發生了什麼
※13三歲的她為了爸爸而犧牲……
TAG:新鮮壽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