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海上記憶:慘!在上海,6千多名外僑曾被關進日軍集中營

海上記憶:慘!在上海,6千多名外僑曾被關進日軍集中營

作者:沈軼倫

1945年8月11日星期六的清晨,在上海,一個人騎著一輛插有一面白旗的自行車,飛馳而過中山路。過借居大夏大學的集中營時,他大聲用英語喊「和平!和平!」就用這種方式,他將喜訊帶給營中他的友人。3天後,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被關押在集中營里的,是當時居住在上海的外僑。這是外國人在上海生活中的特殊一頁——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日軍佔領上海租界,設了9個集中營,分別為浦東集中營、龍華集中營、閘北集中營、滬西第一集中營、滬西第二集中營、滬西第三集中營、滬西第四集中營、教會人員集中營和義大利人集中營,將當時作為敵對國的6000多名英、美、荷等國僑民關進去。當和平的喜訊傳來,被關兩年七個月的僑民無不悲欣交集。

【從6個月到88歲的外僑,一夕之間全失去自由】

1936年在上海居住的外僑,總數為72940人,其中,日本人最多,20679人,英國人次之,9243人,再其次為法國人、德國人。1941年12月8日,日軍佔領上海租界後,宣布英國、美國、荷蘭、比利時、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巴拿馬、古巴、南非、海地、哥斯達黎家、宏都拉斯、瓜地馬拉、尼加拉瓜、多米尼加等16個國家和地區的僑民為敵性國僑民。

1942年1月20日,日軍宣布對上海英美等國僑民進行人口登記。其時,上海有英國人5865名,美國人1369名,荷蘭人152名。9月20日,日本佔領當局規定,從10月1日起,敵國僑民凡滿13歲者均須佩戴紅色臂章,臂章寬10厘米,上以一個英文字母代表國籍,美國為A,英國為B,荷蘭為N,其餘小國為X,日本留用的工部局英美人員也不例外。日軍同時規定,凡佩戴這類臂章者,不得進入戲院、電影院、舞廳、夜總會、回力球場、跑馬廳等公共娛樂場所。

1943年1月24日,日本駐滬領事館制訂《在滬敵國人集團生活所實施要綱》,1月29日,集中營正式啟用。1943年10月中旬,上海集中營收容人員為5706人,1943年11月底為6155人,1944年9月底增加到6200人。這些人來自英國、美國、加拿大、荷蘭、比利時、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蘇聯、葡萄牙、挪威等國。被關押者,年齡最小的為6個月,最大的為88歲。被關押者的職業,有商人、工人、警察、教師、傳教士、工程師、建築師、設計師、會計師、速記員、話務員、引水員、海關職員、海員、銀行職員、醫生、出版商、記者、售貨員、油漆工、學生、家庭婦女、無業人員等,應有盡有。(《上海外僑與世界反法西斯鬥爭》熊月之,東方早報)

【僑民瘦到骨瘦如柴】

如今日傳出朗朗讀書聲的靜安區市西中學,1943年就被日本總領事館以「上總秘第一一號函」向工部局強征為集中營。當時兩所僑童學校所在的愚園路404號、地豐路(烏魯木齊北路)8A號、10號的區域設為滬西第一集中營,用鐵絲網與外部隔絕,門口設有崗亭,關押英美僑民。至1945年8月日軍投降,滬西第一集中營期間共關押877人。教室被改成囚室,每間教室被分隔為二間或三間,每一間由一家使用。單身者除了若干例外,全部在原女子學校的禮堂、食堂、教室三處合住。對於僑民在集中營的生活,日本軍事當局制訂了詳細的規則,對僑民的用餐、看病、寄信、處罰等有多達四條十八項的具體規定。

在上海赫赫有名的嘉道理家族,當時在滬成員被悉數被關入集中營。被稱為大理石宮的嘉道理公館則為日軍沒收。由於家族中主事的埃利·嘉道理年事已高,因此被日軍特許返回大理石宮在原傭人房中實行軟禁,1944年,埃利·嘉道理在公館去世。1945年抗戰勝利消息傳來,重獲自由的嘉道理兄弟回到公館打開了所有的電燈,慶賀戰爭的結束。這幢嘉道理公館就是如今位於華山路的中福會少年宮。

失去自由、缺醫少葯,致使許多僑民在集中營得病喪生。在閘北集中營,兩年多的時間裡共關押一千數十人,分住兩間屋子。由於缺乏飲食,一位英國太太瘦了七十磅。男人們因為被迫做工和食不果腹也普遍瘦骨嶙峋。

集中營中的西方僑民,圖片來自上海社科院歷史研究所

但或許是因為環境過於壓抑可怖,反而也滋生出對生存的無限渴望。在閘北集中營,就有兩對天主教情人在其中結婚,還有不少的新教徒情侶在艱苦環境中墜入愛河,希望出營後結婚。

【集中營外,愛人隔牆唱著歌曲傳遞消息】

1945年,文匯報記者報道,一些人的妻子或者愛人恰好是日本敵對國國民,因此被捉進集中營。他們痴情的愛人不能傳遞消息,就每晚站在營外引吭高歌,唱俄國的歌曲,日人亦不禁止。有時,出現特別新聞,他們就把歌詞改了,把新聞唱出來,彼此心照不宣。

也有一個中立國人和營中友人約定,有特別的好消息時,「即乘自行車插白旗飛奔而過。這樣,到日人覺察時,早已走的老遠了。言語既不能通,旗所代表的好消息是甚麼,營中人只好自己推測了」。

隨著戰事進入尾聲,高空掠過的飛機令集中營里的人膽戰心驚。在閘北集中營,人們在草地的正中,掘去草皮,露出泥地成一個大十字,預備鋪上白粉,好讓美機在高空看出白十字,知道這裡住的是自己人。「但還沒將白粉鋪滿,連十字形亦只掘成南北東三個方向,就已宣告和平了。」

隨著日本投降的消息漸漸得到確認,許多營中的僑民笑著哭了。一夕之間,集中營里的日本旗降下,各國的國旗升起。原來許多僑民預先都把各自國家的國旗帶進來。也有未帶國旗的,就把衣服裁剪了,當場縫製。在閘北集中營,管理集中營的日本主任臨走時還來營發表一篇簡短演講,說曾儘力使他們儘可能的感覺舒適云云。「次日,只見中國旗又普遍地在上海各處懸掛了,就有人到附近店,買了該店所自用之中國旗,回來懸上。這統全了,六國國旗高高在上,臨風招展,似對營中人與來賓作勝利的微笑。」

【有人送去溫暖,有人趁火打劫】

一旦解禁,中國人去各個集中營慰問的不少。文匯報記者在中山路閘北集中營看到,曾有某將軍贈每人十萬元。8月23日下午,又有某團體贈每人五十萬元。不過,有感人的瞬間也有令人不齒的行為。次年11月2日《文匯報》登《惡房東今受審》一文顯示:義大利僑民A·樂和太太,戰爭期間寓本市閘西路四十八號,開設藝術學校,因房屋糾葛,被二房東楊亨利(華人,業商)二度押送日本集中營,備受非刑。「戰爭結束,樂和太太向上海地方法院提出訟訴,今展十時在刑八庭開審,查楊亨利在敵偽佔領期間,態度不明,庭諭九日繼續偵訊。」

隨著集中營解散,許多僑民回到自己原先的居所。但由於許多僑民的住所已被日軍徵用,或者改作他用,他們一時無法出營,所以仍舊滯留營內。直到1945年11月,各集中營被收容僑民才基本走清。如1946年9月11日報上登出《民治社訊》顯示:「前英僑所居之屋勝利後經他人佔住者,其例甚多,原居戶英人由英返滬,或自集中營釋出後,依例要求重返故居,此類糾紛亦有獲得解決,亦有經英領署出面交涉,仍未能解決者。英大使施蒂文爵士到滬後,接受若干英僑之呈訴,業已著手調查,並向我當局提出意見。」

如今這段歷史已經不太為人所知。但那些見證過這些外國人悲慘經歷的建築,有的還繼續作為教學樓使用。當和平年代的學生們坐在裡面學習時,還能想到曾有這樣的往事嗎?

根據專家研究,這些集中營的地址如下:

(一) 浦東集中營,原為英美煙草倉庫,舊房已拆,地址在今東方明珠北面的江邊。

(二) 龍華集中營,今上海中學;

(三) 閘北集中營,在北中山路2566號,原大夏大學,今華東師範大學老文史樓。

(四) 滬西第一集中營,在愚園路404號,地豐路8A號、10號(今烏魯木齊北路),原為工部局西童學校,今為市西中學。

(五) 滬西第二集中營,在大西路63號、65號,今延安西路,原為軍營,後一度為延安中學所在地。

(六) 滬西第三集中營,哥侖比亞鄉村俱樂部,今上海動物園。

(七) 滬西第四集中營,在大西路301 號,今延安西路,原為隔離病房。

(八) 教會人員集中營,分6處。其中,霞飛路聖心營,今淮海中路622弄7號,上海社會科學院大樓。

圖片除註明外,均為描述外僑在滬集中營遭遇的電影《太陽帝國》劇照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觀察 的精彩文章:

央行把ICO管起來了,像他這樣炒幣大賺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細思極恐!上海一斷頭路盡頭出現假城門洞,連老司機都被它晃了眼
上海最長的河是哪條?噓,別說,打開看看你猜對了嗎?
「單身汪」們看過來,哪裡找對象最靠譜?
印軍撤了!有數據有真相,印度人這樣看中國,撤軍毫不奇怪

TAG:上海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