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想要追求的,美國給不了

我想要追求的,美國給不了

王藝瑋——我是一個追求真實的女建築師。

——Archibucks訪談

keywords

UCLA 建築碩士 建築設計 留美從業

王藝瑋,山東姑娘,2012年青島理工大學建築學本科畢業,2014年UCLA加州理工大學洛杉磯分校建築學碩士畢業。王工畢業後留美工作三年2017年7月回到國內發展。我們很高興能夠幫王工找尋國內的事務所工作機會,同時我們也很好奇她在UCLA讀書和留美工作的經歷,所以我們給她做了以下的採訪,讓她講述她在美國求學和工作的故事。

-全文共2217個字,閱讀時間大約5~10分鐘-

1

2012年本科畢業後怎麼會想到去美國讀碩士的?為何選擇了UCLA修讀建築學碩士學位?

當時我的想法比較簡單,就是要去研究生這更高的平台為以後的事業打基礎。國內的研究生院校選擇少且錄取率低,加之那時的我心氣浮躁,所以也打消了考研的念頭。選擇去美國主要是因為畢業之後較歐洲更容易留下工作,而且中國的現代建築學也是來源於美國現代建築學,這樣讀完國內本科再去美國建築學體系找找差別也算是花時間去反思。

選擇UCLA純屬個人意見,沒有什麼道理。當時是在UCLA、Upenn和AA三所學校之間糾結,最後選擇了Frank Gehry、加州和公立學校。

2

申請UCLA有什麼訣竅和技巧可以分享的嗎?

UCLA是一個「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學校。M.Arch1學製為三年,主要是接收沒有建築學背景的學生,而這些學生的申請作品就是用自己的經歷來表達對建築與藝術的理解,作品集的形式與內容也是五花八門。M.Arch2學製為一年,是為有五年建築學本科背景的學生開設的,並分設了由不同建築大師指導的studio,投申請資料的時候也應當更有針對性。

在Gehry Partners與Craig Webb對話

在studio聽課

3

在美國學習建築設計,和國內大學的建築設計學習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我沒有在美國讀過本科,對於美國院校建築學的基礎課程並不了解。但就我自己的理解來講,中國現代建築學本就是由美國現代建築學的一個分支發展而來,在核心課程設置上應該差別不大。所以兩種建築學教育環境的不同應該與兩國師生的觀念與技術水平的不同有關。國內的建築學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而從我接觸的美國西岸的建築圈子來看,學校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嘗試新材料、實踐新做法,用行動帶動思考與創新,同時也更重視對新技術的探究與開發。

用CNC製作模型

用Kuka機器人製作模型

個人方案彙報

小組方案彙報

4

UCLA在你看來是一個什麼樣子的學校?其建築系教授給你的讓你感覺最有用的是什麼?有哪個導師讓你印象深刻嗎?為什麼?

UCLA給我的感覺很能代表加州的氣質:自由民主、熱心公益、思想開放、注重創新與實踐。其建築系不乏建築界的大人物,比如Thom Mayne, Greg Lynn, Neil Denari,每個大師也都有自己的理論主張與人格魅力,兼聽則明,但最終百家之言不如一己之悟。

Frank Gehry、Greg Lynn與學生討論方案(左Frank Gehry 右Craig Webb(Gehry Partner),沐浴在陽光里的是Greg Lynn)

5

對希望去國外攻讀建築系碩士學位的建築師你有何建議?

如果你在國內讀了本科,在申請國外院校研究生之前最好先了解一下國內外建築市場的運營模式和發展趨勢,了解自己期望發展的方向。與建築學本科不同,建築學研究生的項目分支繁多,院校的特色、導師的風格以及研究項目的方向都應該慎重選擇。明確自己留學的目的很重要,國外的教學是開放的,要做什麼,做到什麼程度都是你自己的事情,導師的角色只不過是引導和點評,於是明確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的學生會如魚得水。

6

美國碩士畢業後為何選擇留美髮展?當時是如何申請到美國本地的建築師職位的?

選擇留美髮展,是因為學制只有一年,不足以積累行業見聞,還想在美國的建築業繼續學習和實踐。就業的機會在畢業後第一年還是比較多的,因為學生F1簽證在畢業後有一年的實習期,一年之後就要通過公司申請工作簽證,也增加了就業的困難程度。我比較幸運地由朋友介紹去了洛杉磯一家小型建築公司,並在第二年成功申請到工作簽證。之後又跳槽到了另一家公司。在此過程中參加了不少面試,也感受到了非移民在美國就業上的弱勢地位。很多公司在招聘條例里寫明不會Sponsor非美國籍員工,也就是不接收H1B工作簽證的員工,因為工作簽證是跟著公司走的,換公司需要重新辦理工作簽證的轉移手續,與申請簽證一樣的步驟。公司需要繳納員工辦理工作簽證的手續費,在交稅上也有差別,主要是身份不穩定公司不太好投入資源培養員工。

7

在美國三年的從業經歷讓你學到了什麼?美國建築設計師與中國建築設計師有何不同之處嗎?

三年的從業經歷當然收穫很多,一方面是參與過了建築設計的每個階段,在專業技能與經驗上都有很大提升;另一方面是養成了一個專業的職場態度,想問題、做事情有邏輯,盡量從老闆的角度出發。

美國的項目沒有中國那麼多,所以美國建築師也沒有中國建築師那麼忙;美國建築師與學術圈的聯繫更緊密,各大學教授一般都有自己的事務所;另外美國建築業對BIM軟體應用廣泛,尤其是Revit軟體。

在私宅項目上1

在私宅項目上2

8

你從業經歷中遇到過最困難的設計問題是什麼?是如何解決的?

最困難的是設計一個非常理想化的私人辦公室,方案是將一個方盒子架設在兩棟二層樓房的屋頂上,只有一部電梯直達,有一個疏散口通向屋頂。但是依據當地規範這個建築需要兩個疏散口,且電梯不能用來疏散。

為了保護原始方案,團隊嘗試將報批的建築類型改動,但還是於事無補。最終只得在方案上做退讓,增設了另一個通向屋頂的疏散口和兩部通向地面的疏散樓梯。

理想化私人辦公室1

理想化私人辦公室2

9

為何放著美國高收入好環境的職位不做想要返回國內發展?有什麼建議給到80、90年代出生的建築師嗎?你會考慮轉行嗎?

美國的建築市場不如中國,項目不多,收入長遠來看也沒有在中國發展可觀。決定回國也是為了在一個更有活力的建築市場發展,能夠做到更優秀的項目。

對80、90年代的建築師,我只是有點體會要講:建築師的角色要求我們具有敏銳的感知力和自由的思想力,建築行業始終都在瞬息萬變的大環境中摸索前行,我們已掌握的教科書內容也需要我們自己根據時局去質疑和反思,不盲目跟風大師,建築業如何適應眼前的未來需要我們更多的思考。

我會考慮轉行,畢竟各行各業都有相通的地方。

番外

你為什麼喜歡做一個建築師?

因為回頭已晚(哈哈哈哈......)

再之熱愛設計。

文章來源:Achibucks

投稿QQ:

旗下QQ群

(匿名交流)建築設計公司點評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80建築 的精彩文章:

那些美輪美奐的建築第五立面
便利店擠走了我的童年,但我不怪它
野火在燃燒,詩人在奔跑!
就著一本《紅樓夢》,他精細地畫出了怡紅院。發現它還是「流動空間」的代表!
襄陽梯子口碼頭集裝架倉庫改造三益設計

TAG:80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