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講道理,音樂只會越來越不值錢

講道理,音樂只會越來越不值錢

OG:「黑天鵝」要飛了,中國嘻哈還會繼續火爆下去嗎?

觀察員 | 陳賢江

新音樂產業觀察創辦人

不要只看到標題就罵人,我也沒搞標題黨,請耐心讀完我的觀點。

音樂市場越來越好,這是國內外公認的趨勢。高盛預測到2030年,全球音樂市場的收入將達到340億美元。比2016年的157億美元翻一翻。

但這並不值得音樂人們盲目樂觀,因為我認為音樂內容越來越不值錢也是一個趨勢,如果你看不明白這個趨勢,你未來很可能會吃虧。

在互聯網時代,什麼樣的內容比較值錢?

1.越能吸引用戶注意力的內容越值錢。

2.越難複製的內容越值錢

在這樣一個標準下,我們基本上可以判斷:

1.長內容比短內容值錢。

2.視覺內容比聽覺內容值錢。

理由是:

1.長內容和視覺內容所吸引的注意力要遠遠超過短內容和聽覺內容

2.長內容和視覺內容的稀缺性要比短內容和聽覺內容高,可複製性比短內容和聽覺內容低

這是為什麼影視市場價值遠高於音樂市場。2016年全球電影票房是386億美元,已經超過了高盛預測的2030年的音樂市場收入。

而且互聯網時代以來,音樂內容的生產趨勢是越來越不稀缺的。

傳統唱片業時代,就算是在音樂普及率極高的歐美,音樂作品也是相對稀缺的,畢竟製作和發行的門檻在那。

隨著音樂生產工具的不斷進步和傳播方式的不斷變化,音樂內容生產和傳播的門檻越來越低,音樂進入了全民創作的時代。

到今天,音樂創作、傳播和分銷已經沒有太多門檻了,任何人只要想,就可以獨立完成內容的生產、傳播和銷售。(質量另說)

這個趨勢只會繼續強化,我甚至認為音樂內容大爆炸的時代還未來臨,音樂內容生產和銷售的門檻最終抹平,應該是AI時代之後。

理論上,任何人只要輸入變數就可以讓電腦創作出具有一定質量的歌曲,然後電腦直接把內容分發到最合適的平台,這還有什麼門檻可言?

所以,我認為音樂在內容端只會越來越不值錢。(不只是音樂,短視頻也會越來越不值錢,理由是一樣的,門檻太低了)

那麼音樂的價值何在?我認為是在人和服務。

當內容生產和傳播的門檻被磨平的情況,一個音樂人只有通過強運營,為自己的內容注入足夠鮮明和豐富的人格魅力,才有可能從未來市場中脫穎而出。

我們可以注意到,歌手商業價值的量化標準正在發生變化。在傳統唱片業時代,決定歌手商業價值的是唱片銷量和排行榜,如今取而代之的「粉絲量」和「流量」。

「粉絲量」和「流量」更多的代表受眾對於一個人的人格魅力的認可,而不是內容質量的高低。

對於傳統唱片業時代的過來人而言,這可能會讓他們有點沮喪。不管怎麼樣,在傳統唱片業時代,唱片銷量和排行榜成績始終直接與內容品質掛鉤。再怎麼偶像,內容通常都不會低於行業標準。

在流量時代,受眾關注一個人,在乎的不是他輸出的內容質量高低,而是他輸出的情緒和人格魅力是否吸引人。這種「魅力」往往不一定符合社會精英的內容價值觀。

所以,當我們以傳統唱片業的內容標準來看到網紅時代,可能會有點傷感。

但我個人並不悲觀,畢竟整體而言,內容生產工具要比以前先進,像鹿晗、吳亦凡這樣的流量明星,內容質量並不低,只不過,他們的人格魅力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而已。

也許你們不愛聽,但現實是,如果你想要靠音樂吃飯,你就得把自己朝「網紅」的方向經營。如果說當下「網紅」還有一定的特殊性,很快,在AI時代,只有「網紅」才有商業價值。

在此,我希望大家不要把「網紅」簡單粗暴的等同於整容臉或小鮮肉,對我來說,「網紅」就是藉助互聯網工具建構人格魅力成功吸引到大量粉絲的個體,這些人中,也有靠內容取勝的。

而對於音樂平台來說,為這些人創造條件、提供工具和服務,比直接投資內容更重要更有商業價值。

雖然音樂領域的版權大戰終究會像視頻一樣,導向「網生」、「自製」,但由於音樂單體價值太低,所以,對於平台來說,更優的選擇是投資人和為人提供的服務而不是投資內容。

就「人」而言,值得投資的始終只是「頭部」(包括細分市場的頭部)。

但音樂又是非常明顯的「長尾市場」,頭部非常明顯,中部和尾部細長,這部分人有著巨大的自我經營的服務需求,所以,對於這一塊,平台應該多考慮投資開發更好的服務產品,讓更多音樂人有條件和工具生產更好的內容同時完成自我營銷。

我不希望有人認為我是在鼓吹「粉絲經濟」,我只是認為,對於音樂來說,「內容為王」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在我們不斷抱怨聽不到好歌的時候,是因為平台還沒有開發出能幫助用戶生產好歌的工具。

-END-

本文為觀察員陳賢江原創,新音樂產業觀察獨家發布,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音樂產業觀察 的精彩文章:

為了給中國原創音樂更好地「鋪路」,網易雲音樂辦了個沙龍
亞洲新歌榜不但要孵化中國比伯,還要做中國音樂的「賦能後台」

TAG:新音樂產業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