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沉寂巴黎的繪畫大師常玉作品賞析

沉寂巴黎的繪畫大師常玉作品賞析

常玉,本名常有書,男,1900年生於四川順慶(南充市)的富商家庭,1910年即與趙熙習畫,長於書法的他,1917年入上海美術學校就讀,1919年常玉與徐悲鴻、林鳳眠以留法勤工儉學的方式前往巴黎,並於1919年赴日時在東京展出其書法作品,而獲當地雜誌刊載推薦。他自20歲赴法勤工儉學到巴黎,1921年與徐悲鴻、張道藩等留法學生組織「天狗會」,至67歲辭世,大致都住在巴黎。1938年他曾短期回中國,接著轉往紐約,在該地生活了兩年。1948年返回法國,直至1966年因煤氣泄漏而逝世於巴黎。

常玉是早期知名海外畫家之一,亦是近代中國畫壇的一個異數,因為他擅長畫畫,卻是以頑童心理、遊戲心情在作畫。他畫畫不講究書法、畫理,而是隨性所之、隨興所至,畫他的好惡、畫他的心情。繪畫對常玉而言是一種情感的自然發泄。他從最熟悉的中國藝術投入另一個嶄新的西洋藝術領域,以中國繪畫的基礎不斷地摸索追求,巴黎藝術派別林立,藝術家各領風騷,終於成就常玉簡練流暢的特殊繪畫風格。

常玉在巴黎一邊艱難地維持著生計,一邊堅持不懈的繼續從事繪畫創作。從他的繪畫風格來看,始終沒有改變個人的創作理念。常玉的早期繪畫作品多重於裸體創作,表現形式有油畫,有水彩,有水墨,也有炭筆,總體以白色和粉色為主調。他的繪畫筆調洒脫,行筆暢逸,使人能感覺到常玉在遵循中國傳統技法的同時,又在努力試圖突破傳統格局的束縛而傾力探索。

常玉的女人體作品一反常人裸體畫的表現角度,以裸女的整個身體輪廓表現他心內的風景。他筆下的纖細裸女不多,大都是豐滿肥碩的女子,即便是亭亭玉立、玉體冰肌的女人體也都是脂潤肌滿,風韻張揚。他繪畫中的背式女人體特點獨具,畫中的女人有的獨眼視人,若有所思,有的欲言又止,眉宇間還夾雜著冷眼相觀、不屑一顧的神情。有的作品女人體的青絲髮髻最為招眼,體態含羞帶怨,頗有作者「不可向人語,獨自暗神傷」的自憐情態。

常玉的風景動物作品,創意和意境也很特別:畫中多表現蒼茫大地,古道綿綿,或黃沙漫道,渺無人煙的蒼涼情境。畫中在無邊的空曠遼遠的蒼穹中,只有那小小如滄海一粟孤單的動物,動物有時急行、有時緩步,或深思、或徘徊。使觀者無不感到這位異鄉遊子晚年的孤獨和凄楚。

他的靜物作品是他內心世界的一面鏡子,畫中的花朵大都孤單無力,殘花敗韻、強撐姿色,像失去母親的孩子般孤單寥寂,無依無靠,直叫人有「殘月伴秋寒,冷冷清清」的凄涼感。

如今,常玉這個名字,雖然在普通國人中尚不普及,但西方已經公認其為世界級的繪畫大家。在吳冠中眼中,他的作品吐露出高傲、孤僻、落寞,那些孤獨的鳥與獸,那些出人意外的線的伸縮,那比例對照的巨大反差,使人立即想到了八大山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21世紀文藝視界 的精彩文章:

TAG:21世紀文藝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