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越來越多人關注乳腺癌篩查,什麼時候做最合適?

越來越多人關注乳腺癌篩查,什麼時候做最合適?

指導專家:廣東省人民醫院乳腺科主任、乳腺科學科帶頭人 廖寧

乳腺癌可以進行「免疫治療」嗎?

目前尚沒有標準可依

去年,22歲青年魏則西患滑膜肉瘤去世備受關注,其生前求醫過程中接受了花費不菲的「免疫療法」的治療。

對此,廖寧教授表示:「這種療法,至少目前在乳腺癌治療領域還不是最佳治療。」她進一步指出:「在乳腺癌這種已經有標準化治療的病種里,仍有很多患者被忽悠,一些病人之前都在做『免疫治療』,發現沒有效果才來就診,這是不正常的。在乳腺癌治療領域,所有指南中均沒有關於免疫治療的標準,臨床醫生要敢於批評反對不正常的診療現象。」

在批判錯誤的現象、方法時,廖寧教授坦言,醫生應該去做的重要事情包括:一是對醫生自身的教育,教育三甲醫院乳腺科醫生熟悉並按照指南操作,進行患者診療;二是幫助病人及家屬清醒過來,不是靠網路搜索,而是通過指南看醫生是否給到了最佳治療,保證患者知情權,進而幫助病人了解病情、對抗疾病。

30歲就可以做鉬靶篩查乳腺癌?

起碼要到40歲

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新確診乳腺癌病例佔全球12.2%,新發病率增長速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而北上廣等大城市更是乳腺癌的重災區。針對進行乳腺癌鉬靶篩查,美國預防服務專家組建議50歲以上女性可以進行篩查,美國癌症學會建議篩查年齡為40歲以上。

對此,廖寧教授指出:「現在社會上有一些不負責任的宣傳,稱女性30歲就應開始做鉬靶篩查。而亞洲女性乳房很薄,脂肪含量相對較少,鉬靶射線會被肺和乳腺吸收,過早進行篩查反而會累積增加罹患乳腺癌的風險。在尚無中國人群篩查數據時,建議至少應到40歲以上再接受鉬靶篩查。」

此外,廖寧教授補充說道:「對於亞洲年輕人來講,最好的乳房檢查方法是B超,但由於臨床醫生操作技術不一致,B超檢查不能作為篩查項目;而紅外線不透光也不可行,核磁共振雖是最好的方法,但目前檢查費用太高」。

乳腺癌是否可以治癒?

可達到臨床治癒

廖寧教授說,對於早期乳腺癌患者而言,治療目標是最大可能達到臨床治癒。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患者實現10年無病生存定義為臨床治癒。而與早期乳腺癌患者不同,對於晚期乳腺癌患者而言,治療目標主要為緩解癥狀,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

中國6%-10%患者診斷時即為晚期乳腺癌,接受輔助治療的早期患者中30%-40%會發展為晚期乳腺癌,晚期患者自確診後的中位生存期為2-3年,僅5%-10%患者生存率超過5年。

基於晚期乳腺癌「慢性病」和「維持化療」的理念,臨床上提出與「慢性病」治療目標更為一致的治療模式,即「晚期乳腺癌全程管理治療模式」,對於適合化療的患者,晚期乳腺癌一線化療6-8周期治療有效達到疾病控制後,採取有效維持治療,延緩複發,取代原有「停止化療,等待複發」的治療模式,使用「細水長流」的治療策略,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治療目的。

最後,廖寧教授指出:「提升乳腺癌規範化診療水平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除了希望提升醫療服務的整體水平外,加強醫患有效溝通也很重要,同時她也建議廣大女性更應該提高乳腺癌防範意識。

每年進行一次乳腺體檢,日常如果發現乳頭出血、或者乳頭中有棕色或者黑色液體流出、洗澡的時候發現乳房出現不對稱凹陷等情況,就要及時看乳腺專科醫生排查是否患上乳腺癌,早發現早治癒,因為一期乳腺癌患者五年的生存率可達9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生說 的精彩文章:

老人吃東西必須注意這件事,很多子女都不知道
孩子上火的癥狀有哪些?應該如何用藥呢?
這七種表現提示脊柱有問題,除了失眠頭暈還有什麼?

TAG:醫生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