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最大免費「盜版」音樂網站被關停,我卻一點兒都不難過

最大免費「盜版」音樂網站被關停,我卻一點兒都不難過

前段時間,網易雲音樂有1%量級的歌曲被下架,網友紛紛猜測是因為版權問題。果不其然,隨後網易雲發表聲明證實了網友的猜測——還沒有和騰訊音樂促成版權轉授的達成,因此不得不下架。

版權問題真是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了,打擦邊球、盜版的音樂越來越難過活。國內如此,國外更是如此。小編甚至看到網友發出了這樣一句大徹大悟的神評:「免費的東西已經害了我們太久了,免費音樂的苦果正在出現,大眾承擔!」

但這次,苦果苦的不是大眾,而是免費音樂自己。

據CNET報道,有「最大免費盜版音樂網站」之稱的YouTube-MP3.org網站,由於允許訪問者將YouTube視頻轉製成MP3文件,很多用戶都把歌曲視頻翻錄成MP3以供隨時聆聽,於是這裡成了盜版音樂的滋生地。這種「流媒體翻錄」行為與音樂版權背道而馳,最終被取締了——YouTube-MP3關閉已板上釘釘,接下來盜版和不正規的版權行為將會持續受到打擊。

最大免費「盜版」音樂網站被關停,我卻一點兒都不難過

部分網友對此新聞負面情緒很重,發表評論稱:

—我特么就是不交錢,有本事你別唱了。

—現在這麼玩下去,只能說聽音樂的人越來越少了……

—資源只是打散了,不是沒有了,在互聯網這個世界裡,沒有誰可以徹底消滅盜版,大不了回歸電驢時代相互分享資源也就是了。

但有更多的人站出來支持音樂維權。如果你是一位音樂發燒友,想必一定知道What.cd——這家曾經稱第二,就沒人敢稱第一的免費音樂平台,在與法國當局對抗了近十年之後,最終於去年11月18日宣布關站,所有數據全部清空。雖然不少網友對What.cd的關停表示惋惜,但同時也表明了自己願意支持音樂維權的態度。What.cd目前依然可以打開,只有簡單幾行介紹的文字,解釋了網站的關閉和不再恢復的決定。

最大免費「盜版」音樂網站被關停,我卻一點兒都不難過

《經濟學人》曾發表文章稱,在中國,內容付費已不可同日而語,音樂付費也逐漸成為主流。在過去,中國的消費者寧願聽盜版歌曲也不願為內容付費,隨著版權保護意識的增強,中國已成為音樂和內容創造的沃土。一系列調查也為這一點佐證:

根據新觀的《2016音樂消費報告》顯示,在娛樂消費方式選擇上,76%的受訪者選擇了「付費聽歌」,僅次於去電影院看電影。在音樂消費方式的選擇上,儘管選擇流媒體包月的用戶比例仍然不高只有22%,但按需付費下載模式數字專輯和數字單曲消費佔據了前兩位,比例分別是80%和73%。值得注意的是,學生族受訪者中選擇「付費聽歌」的比例高達81%,遠高於上班族和行業從業者,成為了新生代的力量。

最大免費「盜版」音樂網站被關停,我卻一點兒都不難過

既然版權問題一直都是音樂軟體無法逃避的難題,作為消費者我們也應當堅決支持音樂維權。我們願意為好音樂付費,這無可厚非。正是頻出的版權問題推動了用戶音樂消費意識的達成,讓音樂作品的價值逐漸回歸。因此我們願意相信:哀鴻遍野的時代已經過去,音樂的春天已真正到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氪星情報局 的精彩文章:

瘋狂的MySQL創始人:寫代碼爽過打遊戲!
蘋果、FB該放血了!視頻市場這塊大蛋糕,要價100億美元!
騰訊上線「查小號」功能,為防沉迷做到這份兒上,家長還不領情?

TAG:氪星情報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