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書法,最常見的六種偽造方法大揭秘!
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文字美的藝術表現形式。它是平凡中的美,乍看就像一杯白開水,實則像水、空氣、陽光一樣,滋養靈魂。
《治平帖》卷,北宋,蘇軾書,紙本,行書,縱29.2cm,橫45.2cm(故宮博物院藏)
然而,在人們追求書法之美的路途中,作偽者為牟取暴利,各種手段層出不窮。下面為大家盤點一下古代書畫最常見的六種偽造方法,希望廣大藏友可以擦亮眼睛。
根據著錄或記載虛造
古代的許多書法作品,因為時代久遠,早已流失,但仍見於著錄或記載。這就給作偽者留下了一個做假的空間。
作偽者根據著錄,推測原作的內容、題跋、款識等進行造假,再將紙或絹做舊。若收藏者眼光不高,很容易跌進陷阱。
偽品
補題、添款或換款
有些古書畫並無款識,作偽者,根據書法作品的時代氣息和風格,像誰就添上誰的款識;
或者,將小名家、無名書家的款識換成大名家的款識,或將同一書家晚期作品改為早期作品等。
這些都可根據墨色,進行甄別。後來做了手腳,在形式和墨色上肯定會露出馬腳。
偽品
將原作與題跋分開
由於題跋常常作為鑒定書法的重要幫手,作偽者也在題跋上動起了腦筋。
將題跋與原作分開,移植到其他書法作品中,或將其他題跋附著到原作中。這種情況常常見於冊頁或手卷中,往往亦真亦假,讓鑒定者以真蓋假。
偽品
新書作染舊
作偽者根據各朝代紙或絹的色彩和特點,將近代書家的作品,進行做舊,再拋入市場,以求暴利。一般而言,作偽者會將宣紙作鼠灰、絹本作麥黃,收藏者留意。
偽品
代筆
一些稍有名氣的書畫家,常會尋求一些代筆者,故意而為之的書畫作假。
董其昌也曾找趙文度、僧珂雪等人代筆。代筆的鑒別十分複雜,需要收藏者從多個維度綜合評定。
偽品
臨摹
分為當朝臨摹和後代臨摹兩種。
例如《蘭亭序》,當朝人就有臨摹,之後歷朝歷代都有臨摹。
因此,一張書法作品真偽的鑒別,往往需要梳理臨摹過此作的歷代書家,根據各自的書法風格,推測其是臨摹品還是原作。
晉 王羲之行草書雨後帖頁(宋摹本) 故宮博物院藏
此外,還有一些拙劣的做法,如根據書家風格,憑空臆造偽作以及利用電腦高科技,以高仿冒充原作,或用電腦投影,手工照原樣作畫作假等。收藏時應該尤為注意。


※原礦紫砂壺鑒別方法大揭秘!
※明代官窯各個時期瓷器特徵大集結!
※匠人精神:仇英的藝術人生!
※古銅鏡最常用的裝飾工藝大全!
※國家標準:38種玉石鑒別圖文詳解!
TAG:中國藝術品鑒定網 |